分享

5年后重游厦门,感叹文创之路漫漫

 资源分享大叔 2017-01-25


  

2011年11月的时候我请年假去了趟厦门,看到那边的文创产品做得特别棒,2个月后我就开始创业了,自己做明信片,然后到了今天。当时小熊还开我玩笑,“你说你咋不早去厦门呢?你早去的话你不是早发财了吗?”呵呵呵,早去有什么用,早去了厦门也一样没有明信片啊。再说了,我也没发财啊。

今年夏天我又去了一次厦门,鼓浪屿还是那个鼓浪屿,龙头路还是那个龙头路,只是感叹啊,大浪淘沙啊,80%的店铺我都不认识了啊,才短短5年。5年,仅仅是我们自己觉得短,而对厦门的旅游业发展来讲一点都不短。刚查了一个数据,《文创产品的爆炸式发展》一文中说“2012年,曾厝垵总共三四百家店,做旅游文创的大约有20家到30家。现在,总店铺数量暴增至1000多家,其中有100多家是做文创旅游产品的。这些从事文创旅游产品的业者分布在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等各环节,多数是外地投资者。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创业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所谓的旅游文创品牌,也就是说做自有品牌商品的店铺,不是那种批发东西来卖的。确实,我5年前去的时候,这样的自有品牌还不多,而现在到处都是。




那时候的厦门,很多这样的明信片店,满满一面墙的漂亮明信片,感觉特别美。文艺小青年当然选几张寄啦,普通游客也会受感染跟风,从而让我实验了“小众带动大众”。我记得我最喜欢的明信片品牌叫“辛辛印象工作室”,是几个厦大学生创办的。当时他们并没有实体店,但是全厦门都是他们的明信片和盖戳本。也就是那个时候,盖戳本从厦门流行起来,进而蔓延全国。我关注了辛辛印象微博,知道他们2013年左右开了好几家实体店,而目前仅剩厦大一家了,由于厦大封校也没看着。如今的厦门市场上啊,明信片店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家了,而且明信片的质量大幅下滑,几乎挑不出什么好看的片子。究其原因,一位毕业后就去了厦门的校友说,前两年明信片火,特别多人都在做,竞争特别激烈,结果便宜片留下来了,牛逼的设计师都又转行设计别的去了。所以,这么喜欢明信片的我,这一次千挑万选,也就在厦门买了3个系列十几张片,而已。

再说盖戳本,我记得当年的盖戳本是50多页,辛辛印象出的,15元一本,横版小册子,封面特别好看。而现在,盖戳本已经发展到200多页,涵盖鼓浪屿、曾厝垵、中山路、厦大各区,还出现了印好章的版本,不用自己盖了。至于封面,就看下图好了,眼花缭乱,漂亮极了。有正版,还有盗版,封面都很好看,内页就不敢恭维了。性价比也是真高,不盖章版最低18-20元也能买,感觉利润率其实很低。




再说这盖戳本上的店铺,我能记得5年前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就4家,张三疯欧式奶茶铺、赵小姐的店、陈罐西式茶货铺、潘小莲。其他那种卖各种好看东西的杂货铺,非自营品牌的,几乎都不见了。


网上的文章里说:“2013年,鼓浪屿上经营了81年的‘寿记龟糕店,宣布关门。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御点坊面包店、北仔饼铺等更多知名的饮食类旅游产品店,也飞快地淡出人们的视野。鼓浪屿上知名的沈家肠粉老板沈春长说,鼓浪屿的旅游文创店是最多的,‘而且已经多到泛滥,但不少寿命都不长。有一家饼店,就位于街心花园附近,去年开张,只撑了14天,就倒闭了。”

留下来的这4家,无一例外是做食品的,店址也都没有变,经营状况看起来还行。张三疯主营奶茶,赵小姐主营红茶,陈罐西式茶货铺也是卖茶,潘小莲卖手工酸奶。除了潘小莲就见到1家店,另外3个品牌都有3家以上分店,主店在鼓浪屿,曾厝垵、中山路等地也有分店。大概意思也就是说,综合类的文创商店不好做了,比如这个曾经开“虾米堂”的苏晓东说,还借鉴“张三疯”奶茶铺的营销模式,靠“一个特色单品”闯市场,开了“黄远堂”凤梨酥店,反响不俗,目前迅速开了8家分店。这个就好比淘宝店,总要有一个爆款来撑起流量。当然我感觉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仅有观赏、收藏价值的文创商品不好做了,还是吃的吸引人,其次是用的。

接下来挨个说说我感觉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创品牌,先从留存的这4家说起。


张三疯欧式奶茶铺

张三疯那可是鼓浪屿的传奇啊。当年在龙头路广场,就这么一家突出的知名店铺,排着长长的队伍买奶茶,18元一杯。连导游都跟旅游团推荐,一个团走的时候人手一杯,无论男女老少。那盛况空前,记忆犹新。张三疯店内自己的介绍是这样的:“张三疯是生活在厦门·鼓浪屿的一只猫。他喜欢自由自在,小时候很疯,长大了挺深沉。长大的他经常有艳遇,偶尔和隔壁旅社的狗一起在鼓浪屿上私奔几天。如果不是大海阻拦,他们早就浪迹天涯了。”

张三疯的招牌是只猫,除了主打的奶茶,还有很多张三疯主题的文创小玩意,明信片、徽章、装饰邮筒等等。从来不去咖啡厅水吧坐着的我,那时候专门跑去张三疯坐了一个小时,体验一下。店内装修也很文艺,墙上挂着的都是猫的画像,还有整整一厚叠的顾客留言本。我还专门去问了张三疯的情况,可惜当时它不在厦门。肯定好多人想问张三疯的奶茶到底好喝不好喝,为什么能卖那么贵,比当时的同期店铺贵一大截还趋之若鹜。首先肯定,奶茶好喝,是现调的,不是粉剂冲的,然后里面加入了花生、果仁、葡萄干等东西,其实也很简单,但是加上一个文化包装,瞬间就高大上了。

如今的张三疯啊,还在那里,只是不见了长长的排队。奶茶涨到了20元,量少了一点点,口味嘛,没怎么变。卖的附属文创产品,也没怎么变。似乎能做到如此,已不容易。








赵小姐的店

第一张是五年前所拍,第二张是今年所拍,店名微有变化,卖的东西依然是高逼格的风格。红茶是比较小众的东西,包装也是比较素净的英式风格,而其他品牌多为花纹比较复杂的风格。




陈罐西式茶货铺

当初看见这个店铺,就感觉这个店名取得太有才了,确实很好记。卖的茶也是很潮的包装设计,这些图都是5年前所拍,现在的包装更潮了,可惜这次没好拍。那种可以架在杯子上的茶包,感觉都不舍得喝。





潘小莲

潘小莲卖手工酸奶,如今仍就一家店,装修是东南亚风格。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家的印章是芒果形状的。




然后说现在新开的这些比较出名的店铺吧,在龙头路附近至少有一家店,在厦门总计2家以上分店,有:苏小糖、佟小曼、糖猫、联邦调茶局、桂莲、第七铺、三味酥屋、林菽庄伊豆酥、卢阿嬷的手艺、阿呆少爷、古小姐手做、莫奈制皂等,除最后两家卖的是用的东西,前面十家都是卖食品的,其中2家卖糖、2家卖茶、4家卖点心,2家卖饮料,店铺设计都很漂亮。如今的趋势是,只要店铺有面积,都会在门口设置一个拍照区,摆上凳子和配饰,还有各种“小清新”“女汉字”“最文艺”“求保养”等等的牌子可以让游客可以拿着拍照。有几个好看的店铺一直排着队,抢都抢不上。虽然牺牲了一点营业面积,但是招来大量的人气,而且游客拍照发微博微信又是对店铺的再次宣传,不失为值得大家学习的方式。出售可带走食品的这些店铺都有免费试吃/试喝,喜欢哪个再决定买哪个,所以每一个店铺内都有壮观的试吃场面。

再说盖章这事。当年我去盖章就感觉有点累,审美疲劳,因为厦门好看的店铺实在是太多了,逛不过来。如今我只盖几个重要店铺的章了,而且盖在空白本上,某些章的设计确实好看。本来最初发明盖章是为了引流,结果很多游客只为盖章别的都不看,进店就问章在哪,导致现在某些店铺也不放印章了,还有些直接在门口写着本店无章。

然后说价格,大多设计为罐装、袋装、盒装,以28元一件/100元4件和38元1件/100元3件为多,最低有20元一件的,最高不超过50元一件,通常一个店铺出好几个系列,每一个系列内可以混搭,不同系列又可以有礼盒组合,送人自用都比较合适。如果嫌沉不想带走,店家还可以代发快递,一般满两三百元就可以全国包邮,游客购买很是踊跃,每个店铺到晚上都是堆着一大堆的待打包快递。看到这样的状况,说实话我还是有些惊讶。


苏小糖

苏小糖主营牛轧糖,包装设计淡雅漂亮。中山路上一家店尤其漂亮,那橱窗远看起来都感觉不像是卖糖的,而像是卖饰品或礼品的。






佟小曼

佟小曼主营茶饼点心,其拍照区是最受欢迎的,因为每家门口都有红色小木马,我都忍不住要去拍两张。还有十几个可选牌子可以拿着拍照。





糖猫

糖猫主营牛轧糖。店内的热气球很好看。




联邦调茶局

这个名字也取得很有意思。门口一个红色电话亭,一个英式侍卫,都是很好的拍照配景。茶叶外包装设计也很有特色。





桂莲

桂莲主营花草茶,店里有好多个大盆,放着不同配方的花草茶,进店客人可以免费试喝,如果要买就现称。桂莲的礼盒包装深得我爱,可惜我不想喝,只能多拍照了。桂莲也在门口卖5元一瓶的冰镇茶饮料,就是自家茶泡出来的,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很需要的。





第七铺

第七铺的装修也很漂亮,这个拍照区简直太好看,一直有小孩子坐在杯子里,想拍一张没人的照片都好难。第七铺的店也多,光龙头路就3家,好像厦门总计有六七家。当时我也想买点伴手礼带回去,问厦门朋友推荐哪家,她推荐了第七铺的凤梨酥,我尝了下,太甜,后来我买了他家的馅饼,4盒一套60元,封面图是手绘的鼓浪屿的一些建筑细部,特别喜欢。




三味酥屋

三味酥屋的店铺设计到包装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通过“酥”和“书”的谐音,卖的是凤梨酥、榴莲酥、太阳饼,都是“书”一样的包装,还有专门的推荐排行榜。他们家的包装设计确实也获得了厦门伴手礼设计的奖。最后我买了他家的糖和酥,实在忍受不了包装的诱惑,并且拍了好多照片。






林菽庄伊豆酥

这家主营伊豆酥,生意特别好,街上到处可见游客拎着他家袋子。




卢阿嬷的手艺

这家主营烧仙草,20元一杯。烧仙草是我特别喜欢的东西,他们家是现烧现做出来的,味道不错。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买完他家的烧仙草,店员说喝完后杯子别扔,可以回到店里来,用这个杯子免费再送一杯茶。想一想这个做法很值得推荐,茶的成本很低,这样不仅给了顾客二次进店的机会,也让一次性纸杯多一次利用价值,算是环保一点。



阿呆少爷

阿呆少爷主营一种饮料,瓶子长得比较萌。




古小姐手做

难得龙头路广场上有这么一家非食品的店,卖的商品以首饰为主。




莫奈制皂

这家主营手工香皂,有好几家分店,每一家门口都有一个白色大浴缸,再时不时喷点雾气,吸睛率很高,生意也不错。




说完这些独立店铺,再说几家别的,鼓浪屿的虫洞书店和中山公园旁华新路的不在书店是厦门书店的代表,其代售的文创产品质量比较高。还有鼓浪屿的菜市场博物馆,是个创新。最后说让我惊呆了的李家庄。

  

晓学堂.虫洞书店

鼓浪屿上新开一个海天堂构的景区,其中一栋楼是一家书店,叫晓学堂.虫洞书店。刚看介绍有中信的投资,书店面积很大,装修豪华,一楼中心区是书,四周是文创产品,二楼是展览空间,外面的阳台环廊和庭院是喝咖啡的地方。看文章说书店开的时候很受关注,不过我去的时候游客很少。书店代卖的文创产品有几个系列确实不错。








不在书店

不在书店早就声名在外,我那天去时已经7:15,本来想在那吃个晚饭,却被告知7:30关门,只好匆匆逛了逛。不在书店所在街区都是别墅,书店也是别墅改造,内外皆美。店里代售几个设计师的文创产品,有一个系列iphone的手机壳特别漂亮,只可惜我没有iphone,只好买同系列的明信片。如果想买文具类型的高端文创,可以去这看看。





菜市场博物馆

有一天晚上走到鼓浪屿老码头(也就是市民码头,目前只有厦门市民可以通过这个码头上岸,其他游客只能走三丘田码头和内厝澳码头)附近,看见一个菜市场,菜市场旁边还专门有一个牌子写着二楼是“菜市场博物馆,但当时已关门。出于对博物馆的好奇心,第二天我专门又去看了一次,实际上就是一个餐厅啊,没看出什么特别。在网上查的资料是这么说的:“菜市场博物馆是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的师生联合创作的一项文创作品。此前,该展览已经在高雄、台北展出,并一举夺得今年德国红点设计奖最佳奖。应夏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之邀,该团队在2014年8月移步鼓浪屿,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再度创作,最终将两地菜市场的异同融入作品同台共展。”不知道是撤了展的缘故还是就是这样。不过在菜市场楼上开这么一家店还是很有创意的,尤其喜欢他们家的花地砖。






李家庄.新四海伴手礼文化体验馆

最后说一说这个让我叹为观止的李家庄吧,在漳州路上,林语堂故居的旁边(鼓浪屿东南部)。当时路过这见两个迎宾小姐说可以免费参观,还有360度观景天台,就进去了,不然还以为是酒店不敢进呢。进去后就傻眼,建筑和景观都很漂亮,是老别墅改造,不仅有3层楼的超大面积营业空间,还有天台的360度观景平台,总面积感觉超过2000平米。然后就是导游一波接一波的带着旅游团进来。天啊,这家店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家旅游购物商店,和我们一般新闻中看到那种购物点是一样的,主要接待旅游团,并且可能给点回扣。但不同点就是,装修太漂亮了,高端但不土豪,卖的东西也无非是海货、珍珠饰品、食品、文具等,价格适中,包装也漂亮,当然,游客忍不住要买买买啦。如果是这样的购物点,我真的都想说一百次我愿意。院子里可休息,还有各种配景可以拍照,等人也不显得无聊。新西海在其他地方也有多家分店,就李家庄可能是最大一家旗舰店吧。

前文不是说,综合类的文创商店不好开么?怎么这家开得这么好?所以总结起来是不是说综合类的应该面向旅游团等群体游客,要大型要丰富,而街边小店还是以某个小类别的商品为主打好一点,切忌贪多。











再游厦门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5年前我选择这个行业,是觉得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是一个新兴行业,有政策的支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5年过去,我感觉自己的判断还是有一些偏差,发展方向是没问题的,但我高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要看GDP年年增长那么多,7年就翻一番,但是广大人民其实并没有脱离吃饭买房这样的基本线条,也就是说并没有多余的闲钱去购买无食用和使用价值的文创产品。就我个人游完厦门给朋友带点伴手礼我都会考虑到底买什么,最终还是决定买吃的,因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不是文艺青年,买吃的一定不会出错,而买用的或者观赏性的文创产品会面临用不上或者不喜欢的可能性。所以,在文创最前沿的厦门,出现了如今的现象,还是用文创的方式去包装食品、生活用品。实际上像凤梨酥、馅饼、花草茶这样的东西生产成本并不会太高,售价中大半成本估计给了房租、人工、店铺设计和包装。但即使这样,游客仍然买得非常开心,感觉非常值。就因为这样的店铺和包装设计给人一种非廉价有档次的感觉,而美好的设计也带给人愉快的心情,相当于设计增加了成倍的产品附加值。

所以总结一下文创行业值得借鉴的几点:


1、从食用性和实用性入手考虑

就目前这样的发展状态,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居民消费还是集中在吃和用上,这样的商品更老少咸宜,也同时能满足旅游团和散客的需求(旅游团自由活动时间紧张)。虽然我个人依旧喜欢非实用性的各种小玩意,但是无奈,那样的店即使很美销量也会很惨淡。


2、设立主打产品,选择性要简单,价格要适中

以张三疯为例,主打产品是奶茶,口味选择只有2种,并且同价。这样在长距离排队时减少了顾客的思考时间,也加速了配货时间。副产品可以有很多,供少部分顾客慢慢挑选。

以苏小糖、佟小曼、三味酥屋为例,店内产品通常只有4-6个系列,每一个系列有100元几件的价格,不同系列间也有大礼包组合。同一系列几个口味一拿,非常简单。同系列有同系列的包装设计,送礼也非常美观。

价格上也要考虑大多数游客的消费能力,厦门主要集中在20-50元/件,并配合各种组合优惠。


3、拿出开放的态度

前几年的文创商店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感觉,主要是文艺青年在逛,而大部分游客可能根本不会进。看到漂亮的东西游客想拍照也会被禁止,因为文创商品禁止拍照,怕被学怕被抄。而如今的厦门文创商店里,基本是一副开放的态度。大门口专门设立拍照区,随便拍,店内的商品你要拍也随便拍。在这样的环境下,顾客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男女老少,来自什么地方,收入何等层次,都乐于一家家逛过去,没有心理负担。像李家庄这样的大HOUSE,基本等同于高端酒店的装修风格,也可以以开放的态度欢迎所有游客,并且用天台360度观景台的噱头吸引游客上去看一看。

以前文创商店拍照是怕被抄,实际上也只能防君子防不了小人,现在要做到的是即使被抄也不怕,卖得照样好。要让自己的产品和设计有核心竞争力。


4、资本运作的影子不散

如今的鼓浪屿龙头路,店铺租金一定已经相当高昂,不是可以小打小闹靠情怀说话的地方了。能在龙头路开店的店铺,多半都有别的分店,也就是说,财力足够雄厚。你要看见表面的文创,也要看见背后资本运作的影子。要想有名气,要想租下好店面,要想有好销量,前期投资一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且现在是不是真的赚钱,也要打一个问号。

这样爆发式的发展其实也有所喜有所悲。这样快速的迭代中,一两年就是一个迭代周期,顾客的口味也在变,再加上房产地权的非私有,想要做一家百年老店是越来越难。前文所说的81年老店被挤出龙头路,该怎么说呢?是老店的不思进取还是环境造化弄人?




前些天有个老师给我发了一篇文章来,是马云做了个演讲,大意是未来30年也是快速发展的,在创业中谁都会有机会。我就提出了不同意见,老师说文章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市场很公平。我就呵呵呵,入场是很公平啊,谁都有机会,但入了以后情况可不是这样哦。就像高考也很公平,但是上大学后工作后可不见得公平。“谁都会有机会”这句话是对也是错,每个人都有机会,理论上没问题,但抛开概率谈机会,那是耍流氓。有背景,有资本,有头脑,那么有机会的概率会更高。但是这些资源并不是谁都可以得到,并且即使得到也要付出相应代价。很多文艺青年都会做这样一个梦,去一个山好水好空气好的地方,开个小店或者开个客栈,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可惜啊,在这样快节奏的发展中,只要这个地方房价被炒起来或者房租被炒起来,这个梦立马碎掉。

现实很残酷,有各种各样看不见的手躲在背后。无论有怎样美好的想象,都得先把温饱摆在第一位。我一直在做比较没有实用价值的文创商品,明信片终归会是小众商品,“小众带动大众”也仅仅是短期有效。明信片销量下滑以后我现在主要靠卖书赚钱,云七书坊回归卖书,卖自己写的书,也是好事。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问题我也不想做食品相关,那么就只能考虑生活用品和服饰多一些。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得与求不得,还得看天赋和运气。





原文连接为云七书坊的主打明信片《世界语情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