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帝治世绝招,慎畏小、智治大

 扁头三弟 2017-01-25

汉武帝治世绝招,慎畏小、智治大

文:向尚瞰 读史开眼界 特约作家

2016年5月16日星期一

深圳一所实验学校的高三班主任,在学生毕业前,对学生有一番临别赠语,教他们如何面对高考,如何孝顺父母,如何为人处世,讲得很好,尤其有一句話给我印象很深,就是強调学生日后要跟有“料”的人做朋友。

什么是有“料”的人?他沒具体说,但据我的人生体验,有“料”不是有钱,亦非有势,也不是要你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去找他们做靠山。

有“料”,我以为,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叫有“料”;有志向,有理想的人,叫有“料”;有阅历,有经验的人,叫有“料”;有技能,有本领的人,叫有“料”;有善心,有善行的人,叫有“料”;有思想,有灼见的人,叫有“料”;懂为人之理,有处世之道,一切思想行为,有正能量的人,皆可称之或认定为有“料”。跟这样的人做朋友,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潜移默化,影响到你的成长与进步,正所谓近朱者赤,岂不善哉。

跟有“料”的人做朋友,扩充了古人益友有三:友直友谅友多闻的含义。一个“料”字,包含了多少有益的朋友,太生动形象了。

汉武帝治世绝招,慎畏小、智治大

2016年5月17日星期二

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汉武帝刘彻在一次对大臣的谈话中,告诉他们: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意思是要求大臣们办事谨慎,连很小的事都要非常重视;看人有沒有智慧,就看他能不能处理好大事。

这话原话出自《尉缭子》一书,我觉得它说得很辩证,说清楚了重视小事与办好大事的关系,把二者拿捏得很到位。

畏小,重视小事,注重细节,是办好大事的基础。小事与细节处理不好,容易酿成大错。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治大,处理大事,解开难题,是在处理各种小事,洞察各种细节,在这个基础上历练出來的智慧。

处理小事上的谨小慎微,丝毫不敢懈怠疏忽,与处理大事上的大刀阔斧,切中要旨,把事情办好,是因与果的关系。前者的稳重细致,为后者的坚定果断,创造了条件。

小事不小,细节不细,办事谨慎是一种智慧。大事不大,难事不难,处变不惊,每临大事有静气,更是一种智慧。只有“小心驶得万年船”,才有“泰山崩于前不变色”,这也许就是办好小事与大事的辩证法。

汉武帝治世绝招,慎畏小、智治大

2016年5月18日星期三

主父偃献计推恩令 却经不起诱惑收受贿赂 株连九族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个小角色藉福,他先后为魏其侯窦婴、丞相田蚡、内廷大臣主父偃的门客。

主父偃是汉武帝手下一能员干将,曾于一年之内四次升迁,尤其是他主张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推恩令”,要求各诸侯王推恩给子孙,把他们的封地分给子孙,一分为几,甚至十几,几十,这样诸侯王就无力对抗中央,中央的权力就更大,更集中了。这个策略对汉武帝极为有利,就派他去执行,让他去当齐国的丞相,督促周边诸侯王国实行推恩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主父偃得罪了很多诸侯王,加上他自己也不争气,得志便猖狂,收受了一些诸侯王的贿金。各诸侯王便借着齐王畏罪自杀一事告发他逼死齐王,收受贿金等罪状,迫使汉武帝把他处死并株连九族。

就在主父偃行刑之际,藉福不怕株连,來为主父偃奉酒送行,并说要为他处理后事。主父偃感激涕零,说,我有门客千人,事发后风流云散,大家避之惟恐不速,只有你敢不怕株连,來为我送行,我感到安慰了。

且不说藉福当过三家门客,累换其主,人品上多少是有缺陷的,只从最后这次不惧株连获罪为主父偃送行的义举,他还是夠仗义的,是真正的哥们,也是他人格的闪光点。

所以,这事传到了汉武帝的耳中,不但沒处置他,还奖赏了他黄金五十两,并赐予他“长者”的称号。

世态炎凉,从古到今,都是社会通病。《史记·汲郑列传》有司马迁的一段记載:“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使人书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将那些势利宾客拒之门外。

世事就是如此嘲讽世人,有权有势,赴者鳞集;失宠失势,散者瓦解。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生死患难之际,始能见到朋友情谊的真伪。如今市面上不是也有一句入骨三分讥讽人情浇薄的話吗?请记下:你走鸿运时朋友认识了你,你倒大霉时你认识了朋友!由此,我又想到了《昔时贤文》中的一句老掉牙的話:人情似纸张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新的是世事,薄的是人情,思至此,我倒很想如今的世上,还有一两个像藉福一样,虽有缺陷,却仗义不计生死的人。

汉武帝治世绝招,慎畏小、智治大

2016年5月19日星期四

卫青:漠北大捷败的悲壮,胜的惨烈,惨胜如败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当汉武帝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取得漠北大捷之后,有这么一场戏:汉武帝举行宴会庆祝,而大将军卫青面有忧郁之色,这时候一贯敢于犯颜直谏的老臣汲黯站起來讲了一番话,意思是,漠北大捷打死了匈奴的大单于,解除了边塞之患,大将军战功彪炳,可这是用天下苍生的苦难,换取的辉煌。功业越高,战士的伤亡越大,国库的消耗越大,百姓的苦难也越大。事实也是如此,在漠北一战中,匈奴大单于虽死,匈奴大军虽溃,可汉军也死亡数万,十四万匹战马和运输辎重的马匹,回师时也只剩三万,在此役中,汉室名将飞将军李广前锋的三千铁骑全军覆沒,李广也战死。用卫青的话说,败的悲壮,胜的惨烈,惨胜如败。

这场戏,说的是对漠北大捷的感慨,其实何尝不是对任何战争的感慨。打仗打的就是金钱和人的生命,而金钱和人的生命都来自老百姓,无论胜负如何,受苦受难的都是老百姓。所以,我觉得除了侵略者杀上门了,要掠夺我们的家园,其他政客们以任何名义宣扬的战争,我们老百姓都不要卷入,“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不是真正正义的战争,胜,百姓苦;败,百姓更苦。

汉武帝治世绝招,慎畏小、智治大

2016年5月20日星期五

功烈乡,800男丁,710人参加过对匈奴作战,立过军功的有130多人,汉武帝亲自视察后,似变了一个人

经过连续几天观看,58集电视剧《汉武大帝》终于昨天看完,最后一集主要写汉武帝对自己一生几十年的用兵的反思与悔过。

离京都一百多里有个功烈乡,那里八百男丁,有七百一十人参加过对匈奴的作战,建立过军功的有一百三十多人。汉武帝听说有这么个乡,很感兴趣,拿现在的话说,就到那里去视察。可去了一趟功烈乡,回來他似变了一个人。

你说为何?原來來迎接他的大多为缺胳膊少腿的退役老兵,再就是孤儿寡妇,到村里一看,老百姓过的也是缺衣少食的艰难生活。加之回长安之后,宫中又发生了一次剌杀他的事变,于是他问他的近臣:朕是一个昏君吗?近臣虽回答他不是昏君,而是一个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他自己却开始了反思: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憎恨朕呢?作为一国的君王,难道非要靠战争,靠血腥暴力,才能征服人心吗?打了几十年的仗,使百姓困于徭役,疲惫不堪,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我有过啊,不改过,不行了。我必须悔悟,必须自责,要对天下苍生有个交待。

经过这一番痛苦的反思,他终于在死前三年的征和四年下了一道有名的罪己诏:“朕自即位以來,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从此停止征战,予民休养生息。

看了汉武帝晚年的反思与罪己,觉得他不愧为千古一帝。兵法云:兵者,利器也。即战争是凶恶的武器。《孙子兵法》中,则更进一步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意思也是強调,战争关系到百姓生死,国家存亡,一定要慎重对待。汉武帝抵禦匈奴,开疆拓土,对中华民族有很大的贡献,但他过于穷兵黷武,打了几十年的仗,不少时候还是主动出击,使得国库空虚,老百姓又不堪徭役、税赋的沉重负担,更是苦难深重。所以,他晚年的反思与自责,是他的清醒,是他对子民的愛护,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在失去任何监督,一片赞颂声中,能夠如此反思与自责,的确很不容易。

汉武帝治世绝招,慎畏小、智治大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

清代光绪年间举人,著名学者陈廷焯,曾写过一付对联,上联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下联是:事非经过不知难。横批是:学以致用。

这幅对联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读书与做事,求知明理与动手实践的关系,蕴含哲理。

书到用时方恨少,说的是要重学,因为任何知识只有在用的时候,才会感到不足,总是不夠用,所以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事非经过不知难,说的是要重行,学到的知识不去用,不去实践,不过是纸上谈兵,亳无益处。正如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办事的实践中,经过折腾,才能检验学到的知识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用还是无用。

读书求知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动手去做,运用知识把事情办好才是目的。记得毛主席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学到了的东西犹如一支好箭,如果你只是放在手里搓來搓去,赞扬它好箭好箭,可就是不把它射出去,这箭有什么用呢?

知与行,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学习很重要,躬行更重要,所以必须:学以致用。

汉武帝治世绝招,慎畏小、智治大

2016年5月22日星期日

“态”就是把心放大一点

心态不好,说穿了,就是心太小了。心态的“态”字,拆解开來,就是把心放大一点。

这是昨天从微信中读到的一句话,这个“态”字确实拆解得好,心态好不好,看的就是人们的心量是大还是小,心量放的大,海阔天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心量太狭窄,鼠肚鸡肠,连根针都难插进。

心量放大一点,君子坦荡荡,每临大事,神闲气定;心量狭窄,小人长戚戚,患得患失,心气总是难顺。

心量放大一点,不为物喜,不为己悲,懂得祸福相依,生死难料的道理,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的心态,不致过喜过悲,影响正常的生活。

心量放大一点,再大的痛苦可以化解,再大的忧烦可以稀释。如果你的心量只有一碗水大,放上一把盐,你会觉得咸得无法吞咽;而如果你的心量变成了大江大湖,放再多的盐,水味仍然清甜可口,也便沒有化解不了的痛苦,稀释不了的忧烦。

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心量大了,再大的事,面对生命,都成了小事,你会珍惜生命,不让痛苦的事,烦心的事,折磨自己,伤害自己,你将变得越來越理智,越來越成熟,懂得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知道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不过是人生的一段回忆,一段故事……。

把心量放大一点,让世界变得更大,脚下的路走得更宽!

作者简介:向尚瞰,真名曾春生,网名淡泊老头,一九三八年二月生,一九六一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当时名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以写蕴涵人生的哲理杂文见长,江西省杂文学会对他的杂文曾作出这样的评价:“向尚瞰标举哲理杂文。以丰富的学养,智慧人生取胜。”曾出版杂文集《学海泛舟》、《俯读仰思集》、《喻世新语》、《笑对人生》、《哲思随笔》,散文集《佳山·丽水·名城》,传记文学《两代瓷工》、《瓷坛瑰宝——王锡良传》等。

热诚欢迎广大微友投稿,我们将在最显著的位置注明作者姓名、来源或作者的微信打赏二维码等。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回复“投稿”,可查看投稿事宜)■有问题请添加小编微信(lishibulu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