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里的“无”

 命题资料 2017-01-25

  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说内容博大精深又富于哲理和神秘性。上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这说明老子的五千言雄浑、博大、深厚、幽邃,其神韵充溢于天地之间,不仅中国人对此有感悟,同时也受到全世界文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中国论文网 http://www./5/view-1919771.htm
  胡安良教授在他的《老庄语冰录》一书中曾多处高度评价《老子》一书,其中有一句话“老子在两千多年前作出的某些结论,已经或正在被现代科学的发现所证实”(P181)。这也许是全世界文化学术界重视之缘由吧!读完《老子》一书,显现出的是柔弱、无为、无我、无欲、居下、退后、清虚、自然等智慧。然后其又将“有”和“无”这一对自然义相反的词异化为哲学专用名词,尤其是“无”,它微妙玄通,深不可测,概括了多种复杂的语义现象。
  
  一、“无”的自然义
  
  “无”同“?”,《说文》以“无”为“?”之古文奇字,《玉篇》训“无”为虚无也。段玉裁谓今六经惟《易》用“无”。此二字上古读音相同,唯隶变后楷书形体有别。《老子》一书中,“无”字共出现了六十次,它的自然义项有:①不;②不要;③没有;④物质的隐伏状态;⑤无形、虚无等。如:
  ①不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10章)〔本文引文以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78年3月)为本,下同。〕
  人的灵魂体魄抱守自然之道,能够不分离吗?人清除内心的杂念,能够没有瑕疵吗?爱护民众,治理国家,能够不用私智吗?
  说明修身治国之理,修身、治国都要合乎民众,顺其自然,如果胡作妄为,将遭身死亡国之殃。
  无遗身殃,是谓习常。(52章)
  不给自身留下祸殃,这就叫做因循不变的自然规律。
  说明做任何事情都应遵循“道”,即“常道”,这样终身没有忧患;如果妄用聪明,那是终不可救药的。
  ②不要、勿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72章)
  “狎”通“狭”,狭隘,引申有束缚胁迫之义。治理国家不要胁迫人民的生存,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
  此二言是说当政的人应该除掉苛政,去掉严刑,不要胁迫人民的生存,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人民自然乐于推戴而不厌。
  ③没有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
  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使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作主张,依照“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事情。
  “无为”的基础在于“无私”、“无欲”、“无知”。百姓既“无知”、“无欲”,回到浑沌的境地,在上位的人就可以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了。
  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
  正因为他不与众人相争,所以没有人怨恨他。
  没有私心就不会有争执,没有争执,哪里有怨尤?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章)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痕迹,会说话的人没有过失让人指责,善于计算的人不用计算工具。会关闭门户的人不用门闩却谁都不能打开,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捆缚却谁都不能解脱。因此,圣人总是善于珍惜人救助人的。所以没有被废弃的人;善于珍惜万物救助万物的,所以没有被抛弃的东西。
  本章“无”字共六见,其中三见当“不”来解释,有三见是当作“没有”作解。老子教人们顺应自然,因物为用,千万不可妄用私智,自作聪明。
  ④物质的隐伏状态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古?切)。(1章)
  此二句任继愈先生的《老子新译》解释为“所以经常从无形象处认识‘道’(无名)的微妙;经常从有形象处来认识万物(有名)的终极”。
  按:“道”是无形的,但是天下万物的根源,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说“常无”。“常无”不是物质及其规律,而是不能为人们所感知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常有”是说常以万物的根源为“有”,实指“道”的一面。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看得见的具体事物),而有(看得见的具体事物)由无(物质的隐伏状态“道”)产生。
  此二句是说明“道”的本体。道体有赖于道动和道用,才能显示其存在。
  ⑤无形、虚无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
  所以有(实体)和无(虚无)互相依赖而产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互相比较而显现,高和低互相矛盾而依存,音和声互相应和而谐调。
  本章是论述相对概念之间的关系。中心论点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六句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错落有致,散韵结合,颇具韵律感。其中“生”、“成”、“形”、“倾”押耕部韵;“和”、“随”押歌部韵。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1章)
  三十根辐条共同汇集在一个毂上,当它(车毂)有了空虚处,才能使车轮运转,才有了车的功用;揉和烧烤黏土做成器皿,因为陶器中空,使其可以容纳东西,成就了陶器的功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因为房屋中空,使其可以居住人,成就了房屋的功用。所以“有”(实体)给人带来方便利益,是因为“无”(中空)发挥了它的作用。埏,有人读为(yán)。《广韵?仙韵》“以然切”,今音读[cy?藓n],《广韵?仙韵》又“式连切”,今音读[c?拶an]。埏,是一个多音
  字,当动词用时应读“式连切”[c?拶an]。
  本章最突出的强调“无”的妙用,即“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形的天地万物,都是从无形的道创生而来。
  在《老子》一书中,以用语为例,除了“无”的五种自然用语外,还有的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自创了一定数量的专技词语。如: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41章)
  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道”,它幽隐而“无名”。
  无极,指时空的无限性。
  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28章)
  此二句主要论述返朴归真的重要性。常德是永恒的德行。忒,是差错之意。无极,是指最高思想境界――“道”。
  无名,指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道是无法言说形容的,因称道为“无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
  天地的原始是“无”,万物的原始是“有”。始,《广韵?止韵》:“初也。”母,《广韵?厚韵》:“父母。《老子》注云:‘母,道也。’《仓颉篇》云:‘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竖通者,即音无。’”“始”与“母”上古押韵,都是之部字,都有根源之意。但“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用,二者虽为道的一面,但“无”的层次更高。
  无私,即不要私心或没有私心之意。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7章)
  此二句表面看来有矛盾,实际顺理成章。“无私”,没有私心、偏心。邪,《广韵?麻韵》“以遮切”,在此同“耶”。“私”,在此可作“好处”、“私益”讲。意思是:不正是因为他没有私心吗?所以能够成就他个人的利益。
  无所,《老子》里的“无所”的“所”是“处”之意,是假借关系。“所”、“处”都是鱼部字。
  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20章)
  ,《广雅》曰:“疲也。”余,自满。遗,谦下之意。
  无以,即不能。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78章)
  本章是论述水的特性。用水作比喻,说明最柔弱的东西能够战胜最坚强的东西,而且任何事物不能替换它。
  无有,指虚无,无形的东西。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43章)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攻击最坚硬的东西,空虚无形的东西,能够进入没有缝隙的东西之中。如:电能穿透厚钢,风能穿过肌肤等。
  无为,即顺应自然,不强求做。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
  此二言说圣人能够做到无为而治,不言而教,一切顺应自然的做法,告诫统治者不要妄分是非,强别善恶。
  无不为,老子认为自然界有规律的生物的消长,就是自然无为的效应与结果,人类应遵循自然,才是“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
  “道”顺应自然而化生,故言“无为”。宇宙万物恃道而生,因道而成,即没有一件事物不是它所为,故言“无不为”。侯王,指执政的人。自化,是指顺着本性发展。
  上述“无”、“无不”、“无以”、“无为”、“无名”、“无有”、“无所”、“无不为”的几种不同自然义的含义,只是从不同的背景和语境来解释归纳。虽然有的是自然义,但与其哲理义有内在的关联,而且有的在意义方面有交叉点。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与“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2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11章)与“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2章),虽同用一词但内涵不同,此乃《老子》“语言独特古奥,词语风格具有特殊的色彩”(胡安良《老庄语冰录》)所造成的,但“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二、“无”的非自然义
  
  “无”,在《老子》一书中除了作专技术语名词外,“无”,有时还作谓语、状语等等,多数是强调“无”的“自然”,即道。我们知道《老子》虽以“道”为出发点,但其思想精神却在“自然”二字上,也就是说它的思想核心是“自然无为”。“自然”表现在思想修养方面,即“无私”、“无为”,作为人类应效法自然,能够无为才能无所不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6章)。多么衷诚的警言啊!“复命”,即复归本性。“常”,指自然的法规,即万物共同遵守的法则。“不知常,妄作凶”,是对人们不尊重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行为的一种警示,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认识规律才叫明智,违背规律又乱作妄为必然导致凶险的结果。
  道产生于宇宙万物,然而由道以至于万物的形成,一定经历了一个冥冥亘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人们不可知微,但可以用推理的方法求其大略:天地开始以前,存在一种迷?混沌的状态,即可称之“无”。《老子》一书中,若专指自然,“无”与“混沌”具有等义关系。“混沌”也作“浑沌”,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分析,“浑”从军声;“沌”从屯声。从军声之字皆有“圜围”义,“圜围”即不破不裂,完美无缺。从“屯”声之字皆有“聚”义、“全”义。《集韵?混韵》:“沌,混沌,元气未判。”我国古代传说中天地未分以前的状态。即天地初创之时,虽比“无”的状态前进了一步,但仍属混沌初开,尚未具体之物,不可状象,故称之为“有”。再向前发展,就出现了日月、星辰、海洋、山川、土地、森林、鸟兽、虫鱼……形成万象森罗的大千世界。
  “有”、“无”是老子哲学的专门术语,它们都是用来指称“道”的。由于“道”无形无状,所以用“无”来形容;而这个无形无状的“道”却又产生万物,故又用“有”来指称。可见老子说的“无”并不等于“零”,它是“道”的别名。在《老子》哲学范畴中,“有”“无”不是对立的,更不是矛盾的,乃是一贯的,相连续的。“无”隐含着无限的尚未显现出来的生机,蕴含着无限的“有”。“有”由“无”来,“无”自道生,所以说有无相生,同出而异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