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年纪念币一片火热~古代也有纪念币,而且更贵哦!

 闻道山人 2017-01-25
原创 2017-01-23 观乐斋主(徐成) 天眷堂

岁末年初,又到了全民热换生肖流通纪念币的时刻。所谓流通纪念币,即指具有特定主题、限量发行、又可按面额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

其实,在中国古代,为纪念某个重要事件而铸行货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也有“流通纪念币”。限于篇幅,略举两例。

1、三孔布

战国

三孔布铸行于战国中晚期的赵国,由圆足布发展而来,其形制酷似圆足布,唯在首和两足分铸一圆孔,故名。


战国·“下阳”背“十七·两”大型三孔布北京诚轩2012年秋拍RMB 3680000

三孔布铸期不长,遗存极少,其形制特征基本一致,钱文内容均为正面记地名,背面记重。就目前所见而言,三孔布所记地名有30余种,可以释读的约有20余种,如“安阳”“南行唐”“平台”“宋子”“上専”等等。


战国·赵 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 极美品中国嘉德2010年春拍RMB 3528000

三孔布钱文中所记地名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这些地方在战国中期后段,即三孔布铸行时期,均属赵国,且多在赵国东部地区尤其是在太行山东麓。

其二,虽然钱文中所记地名很丰富,却少有重复者,多数为孤品。

据此,戴志强先生作出了一个大胆但合理的推测:三孔布是一种“流通纪念币”!

参考文献  戴志强、戴越:《古钱文字》,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第95页。)


战国布币三孔布十二朱安阳 极美品北京保利2016年秋拍RMB 2587500

《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把太子赵章废掉了。赵章被废之初,势力犹存,且心怀不满,时人谓之“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其势力范围主要在原代国、中山国一带,即赵国东部地区。可能就在此时,赵章或是为了渲泄情绪,或是出于政治意图,而铸造了一批货币。

新铸之币以圆足布为仿形对象,面文为自己势力所及之地,同时添铸三孔以示区别。如果事实确是如此,那么三孔布就具有了“流通纪念币”的性质。

另外,三孔布的铸期虽略晚于圆足布,但就整体而言,其重量却略大于圆足布,这也符合纪念币不惜工本的特征。

因为赵章从被废到兵败被杀时间较短,故而这批“纪念币”铸额有限,遗存极少,时至今日珍贵异常。

二、麟趾金、褭蹏金

西汉

如果说三孔布是流通纪念币只是一种合理推测的话,西汉的麟趾金、褭蹏金就是有明确记载的纪念币了。

海昏侯墓 西汉马蹄金、麟趾金

太始二年(前95年),武帝诏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瑞焉。”

“麟趾”即麒麟之足,麒麟为传说中的神兽,它有足不踏,故而《诗经》以其比兴君子之仁厚,“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褭蹏”即马蹄,“褭”为古良马名,《吕氏春秋·离俗》载:“飞兔、要褭,古之骏马也。”“蹏”即蹄字。

因此,据“麟趾”、“褭蹏”字面之意及出土实物推断,外观似蹄型的金饼应该就是麟趾与褭蹏(马蹄)金。但是由于缺乏细节的描述,麟趾金、褭蹏(马蹄)金二者之间到底如何区分?学界观点始终未能统一。

元狩元年(前121年)冬十月,汉武帝行幸雍,祠五畴,“获白麟,作白麟之歌。”颜师古注:“麟,糜身,牛尾,马足,黄色,圜蹄,一角,角端有肉。”颜注说明古人对麒麟形象的概念之一为“圜(圆)蹄”,而麟趾金正合其形。因此,将圆形底的蹄型金饼定为麟趾金,椭圆形底的蹄型金饼定为褭蹏(马蹄)金,似较为合乎情理,但若为定论仍需进一步资料佐证。

海昏侯墓 西汉马蹄金、麟趾金

1973年,在河北定县八角廊村中山怀王刘修的墓葬中出土了45枚金饼,其中40枚为常见圆形金饼,5枚为形态较为特殊的蹄型金饼。5枚蹄型金饼中4枚为掐丝贴花镶琉璃面马蹄金,大小各二;1枚为掐丝贴花镶琉璃面麟趾金。

2015-2016年,在江西南昌海昏侯大墓中出土了358枚金饼,含有和定县同样工艺的蹄型金饼73枚,其中麟趾金共48枚,马蹄金共25枚。由于出土标本众多且保存完好,使得我们可以对此类金饼的形制有了准确认知。

海昏侯墓 西汉金饼

海昏侯墓 西汉金饼

海昏侯墓 西汉金饼

海昏侯墓 西汉金饼

海昏侯墓 西汉金饼

此类金饼外观呈典型的兽蹄壳形,轮廓规整,通体抛光,工艺考究,按其底部圆或椭圆形态,依然可分为麟趾金和马蹄金两个亚类。

海昏侯墓 西汉麟趾金

海昏侯墓 西汉麟趾金

麟趾金底部大体呈圆形,一侧内凹,类似心形,其底部平整,分别刻有“上”“中”“下”等字样;中空,斜壁,外壁面有较规整横向波纹,内壁铸有4个像挂钩一样的凸起,可能是镶嵌玉片之用;上口略小且呈一斜面,周缘饰有金丝掐成的联珠纹,有些上口嵌有琉璃面。

海昏侯墓 西汉马蹄金

海昏侯墓 西汉马蹄金

马蹄金底部呈椭圆形,平整,刻有“上”“中”“下”等字样;中空,长斜壁,壁面光滑,前壁倾斜度大,后壁较短,总体修长,似靴子状;上口略小,周缘饰有金丝掐成的联珠纹,后侧有一金丝攒成的花蕾状突起,部分上口嵌琉璃面。

从实物看,麟趾金和褭蹏金铸造复杂,工本极大,显然并非普通的流通货币,而是为纪念祥瑞而发行的“纪念币”;又因汉承秦制,黄金依旧为法定上币,因此此类金饼的货币职能自然不成问题,只是将如此华丽的纪念币用于一般市场流通,在当时肯定是少之又少的情况了。

注:关于麟趾金、马蹄金的形制,本文作者与海昏侯博物馆展览馆文字介绍存在学术分歧,期待更多的证据论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