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鸡联特色

 杏坛归客 2017-01-25


醒梦促勤  激浊扬清


——闲话鸡联特色


张东继 江西兴国


丁酉年生肖属鸡。中国民间视鸡为吉祥物,是避邪祈福、英雄武勇的象征。我国神话传说:黄帝大战蚩尤,后得天神玄女相助而胜,蚩尤败阵投北海变为蟾蜍,玄女与黄帝分掌阴阳世界。为使人类夜间免遭邪害,上帝命玄女下凡成形为鸡,一到卯时,即鸡报太阳起来照耀天下,使人类不致于久处幽明世界。从此,鸡就被人们视为报晓之物,阳明之神。进而把大红、高耸的鸡冠之“冠”谐音为“官”,赋予升官、腾达的标志。由于鸡在人们心目中颇具喜爱尊崇的好感,所以古今鸡联也多具褒扬有趣的色彩。



对鸡极力描绘形象


雌鳖腹中龙眼蛋;

雄鸡头上荔枝冠。(《锡金识小录》)

 

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蚓蛙鸣草地,满天笛韵鼓声。(清·缪莲仙《涂说》)

 

母鸡下蛋,谷多谷多,只有一个;

小鸟登枝,酒醉酒醉,并无半杯。(清·周渔磺)

 

马过木桥蹄打鼓;

鸡啄铜盆嘴敲锣。(明·郭秀才)

 

风坠雀巢,二三子连窠及地;

月穿鸡栅,四五声金膀啼鸣。(明·年富)

 

白水头,白屋白鸡啼白昼;

黄泥垄,黄村黄犬吠黄昏。(《八闽通志》)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宋·贾仁)

 

村中四境人家,鸡鸣狗吠;

京内九重帝阙,虎踞龙盘。(宋·张适)


以上8联运用比喻、拟声、摹状、谐音、重言等修辞手法,并配以颜色词、象声词、动态词、同音字,有形有声有色,把鸡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极尽赞美讴歌谐趣之感情色彩。



借“鸡”醒梦促勤


雄鸡醒酣梦,晨风正好;

骏马驰征途,旭日方升。(春联)

 

鸡歌能醒梦;

花月可留春。(春联)


不管人们如何沉睡在酣梦中,只要雄鸡五更一声啼鸣,就能从警醒中振作精神,迈向新的“征途”,开始新一天的劳作。“醒梦”有双关义,既指醒睡梦,也指思想行为上的清醒、感悟。


鸡鸣戒旦;

雀噪知更。


上下联分别选自《诗·小雅》和《孔帖》。意思是鸡一叫就警示自己天亮起床。雀鸟一闹就知道换更之时已到,不能沉睡。这三联是说“鸡醒梦”,再看“鸡促勤”的几联:


何物动人,腊月梅花秋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在旧社会,许多文人学士皆得益于此联。他们挑灯苦心夜读,虽然“三更灯火”“五更鸡”啼,却苦读到天明。


鸡司晨,梅报春,励志惜春晨起早;

犬守夜,牛耕地,战天斗地夜眠迟。

 

临水观流思后浪;

闻鸡起舞着先鞭。

 

日落先投宿;

鸡鸣早看天。


人们“戒旦”“晨起早”“着先鞭”“早看天”都是“鸡鸣”催促的结果,所以鸡是勤劳的使者,难怪称之为“阳明之神”。



借“鸡”激浊扬清


雄鸡一唱,扫尽残星晓月;

爆竹三声,喜迎化雨春风。(春联)

 

雄鸡报晓,清辉满室;

大业垂成,喜气盈门。(春联)

 

灵猴除污荡垢;

金鸡接福招财。(春联)

 

鸡司晨,唤出一轮红日;

犬守夜,迎来万户太平。


“一唱雄鸡天下白”“玉宇澄清万里埃”。只要“雄鸡一唱”,“残星晓月”逃之夭夭,换来“清辉满室”“一轮红日”“接福招财”升平景象。这是雄鸡激浊扬清的威力,驱邪降福、励志图新的威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