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隶书发展史-隋唐时期的隶书
2017-01-25 | 阅:  转:  |  分享 
  
隋唐时期的隶书

文章摘要:中唐时期,在唐玄宗身体力行的倡导下,有些书法家对隶书艺术下了一番功夫,出苎了被后人称之为“唐隶”。隋朝隶书的存在状况,犹如北朝,在大量的碑刻墓志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了隶体。

中唐时期,在唐玄宗身体力行的倡导下,有些书法家对隶书艺术下了一番功夫,出苎了被后人称之为“唐隶”。隋朝隶书的存在状况,犹如北朝,在大量的碑刻墓志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了隶体。其体式特点是仅在掠笔和横画的波挑上尽力表现,结体和点画使转用了楷法。例如《太平寺碑》、《贺若谊碑》、《青州舍利塔下铭》、《谢岳暨妻关氏墓志》、《马少敏墓志》等,无不如此。但也有一些隶楷笔法混用的墓志,显得比较整齐端庄,似乎已将两种书体的笔法技巧协调了起来,如《王荣暨妻刘氏墓志》、《刘宝暨妻王氏墓志》、《符盛暨妻胡氏墓志》,《卢那妻元买得墓志》等。

唐朝的隶书,初唐有欧阳询的《房彦谦碑》、殷仲容的《李神符碑》和《马周碑》、《褚亮碑》等。《房彦谦碑》酷如欧楷,体势长方,用方劲的折笔写波掠。殷仲容出身书法世家,三代善书,与颜真卿家有姻亲关系。《褚亮碑》是褚遂良父亲的墓碑,由褚遂良兄长立,是昭陵碑刻群中鲜见的隶刻,但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笔。这些初唐隶书基本上还是追踪曹魏隶书的法则,尚未形成唐隶风格。

中唐是唐隶形成自我面目的时期。在唐玄宗爱好隶书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善隶书家,史论著称的唐隶四家是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其实,还有徐浩、卢藏用,顾诫奢、梁升卿、白羲晊等人。

唐玄宗李隆基用隶书亲注《孝经》并撰序,刻石立于国学,即是《石台孝经》,今在西安碑林。又大书《纪泰山铭》,刻于泰山顶石崖上。这种行为对中唐隶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代隶书有卢藏用的《汉纪信墓碑》和《苏瑰碑》、徐浩《嵩阳观纪》。有韩择木的《叶慧明碑》和《祭西岳神告文碑》,蔡有邻的《尉迟迥庙碑》和《卢舍那佛象记》。史惟则的《大智禅师碑》,《庆唐观全篆斋颂》。此外,开元年间的隶书还有《李贞墓志》、《御史台精舍碑》《乙速孤行俨碑》等。



献花(0)
+1
(本文系香山梦艺术...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