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妄言》小说抄本之发现

 殘荷聽雨 2017-01-26

 


  1963年起,笔者开始调查苏联所藏中国章回小说及俗文学作品版本。这个调查工作在列宁格勒(现名圣彼得堡)开始,第一天发现了东方研究所所藏《石头记》八十回抄本,即著名的“列藏本”《石头记》。此外,笔者还发现了不少俗文学目录未著录的章回小说的版本。

  回到莫斯科,笔者开始调查莫斯科图书馆所藏汉文古籍。1964年有一天,在列宁图书馆(苏联最大的国家图书馆)抄本部门,又意外发现了K.I.Skachkov(1821-1883)收藏的《姑妄言》小说抄本。

  关于Skachkov及其藏书,有必要先做个介绍。Skachkov1844年由黑海Odessa城Richelieu学院的物理数学系毕业,学天文同时也学农业,所以1848年俄罗斯派他到北京,任务是在北京东正教馆设天文台。到北京之后,Skachkov马上开始学中文并搜集中国书籍,有的是他自己买的,有的是中国朋友、学者、官员或驻北京俄罗斯神父送给他的,有些与天文有关的善本甚至是皇帝(疑是道光)叔伯所赠。

  Skachkov对书籍的兴趣广泛,他买天文、地理、水理著作,也购买文学、宗教、历史、经济、语言、哲学、民族学等各种的书,也特别注意各种历史地图,如宋代画的西夏图,或清代各种地图,如十八世纪的湖北图、嘉定府图、台湾图及较仔细的早期的台南图等等。另外,他还购买了一些有名的藏书家的书,如1848年去世的徐松藏的书及旧抄本(都有徐松的藏书章),和姚文田、姚元之的旧藏。

  Skachkov的中国书,大部分是他1848-1859年在北京搜集的。回俄国后,外交部又派他到新疆当驻塔尔巴哈台的领使。到新疆时,他特别注意当地的历史资料,又购买了不少书与抄本,他收藏有三十四种新疆历史抄本(其中多半从未刊行),和十一种未刊行的新疆地图。

  1863年,Skachkov又回到俄国。他曾把他收藏的中文书卖给教育部,但教育部不买;问科学院亚洲博物馆(当时俄国唯一的研究东方文化的机构),虽然最有名的汉学家V.P.Vasicv写信给科学院,证明Skachkov的收藏非常宝贵,但科学院因为经费不够,没有购买。

  Skachkov在中国一共搜集了一千五百多种书与抄本,大概家里没有地方放,所以1867年他把书籍交给圣彼得堡皇家公共图书馆临时收藏。过了六年(1873),西伯利亚Irkutsk(伊尔库次克)城大商人A.Rodionov(与中国做贸易,在汉口买茶叶)表示,如果政府给他一个勋章,他同意付钱购买Skachkov的收藏,赠给莫斯科Rumjantsev博物馆--其图书馆即是列宁图书馆的前身,1990年代又改名为俄罗斯国家图书馆。

  1873年Skachkov的中文书正式入藏图书馆以后,好多年都没有人整编目录(只有Skachkov自己的一些卡片),因此日本汉学家羽田亨博士、法国汉学家P.Pelliot(伯希和)教授,先后于1914年、1925年到莫斯科看过Skachkov的藏书,但似乎都不曾注意《姑妄言》这个抄本,他们都是历史学家,注意Skachkov收藏历史资料,如羽田亨教授研究元代史,利用Skachkov收藏从《永乐大典》抄的资料,Pelliot教授在荷兰出版汉学期刊Toung pao(通报)1932年29卷发表了一文,专门介绍Skachkov收藏的一些历史手抄本。

  1937年,列宁图书馆邀请列宁格勒冬宫博物馆的汉学家V.N.Kozin来莫斯科整理Skachkov的收藏,他改正不少Skachkov自己写的目录,但因第二次世界战争开始,整理工作只好停止,而Kozin在列宁格勒围城时也牺牲了。又过了二十多年,图书馆邀请老汉学家A.I.Melnalkmis先生于业余之时到馆整理Skachkov收藏的旧抄本并编纂目录(他在东方研究所许多年,参加编纂四卷本的《华俄大辞典》)。

  1964年,笔者来到列宁格勒图书馆抄本部门看看那里藏的中文抄本,Melnalknis先生知道笔者研究中国文学,从抄本书库拿出来几个文学作品抄本,并说他自己不是研究文学的,不大知道是什么作品。笔者打开一个较大的纸盒子,里面放的正是二十四册的《姑妄言》小说抄本。Skachkov大量搜集各种文学作品,小说方面除了著名的四大奇书之外,还有一些较罕见的作品,有的版本在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及大冢秀高《增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如三槐堂本《绣像飞龙全传》、孔耕书屋本《增订精忠演义》等,或海外较少见的《三分梦全传》(道光十五年版)、《莲子瓶全传》(道光二十二年版)、《海公大红袍全传》(道光十三年版)、《娱目醒心编》(咸丰二年刊)等等,或见1848年到北京的Skachkov大多买了道光时期小说版本,他企图较全面的搜集各种小说,所以得到《姑妄言》抄本大概也不是偶然的(其他小说都是刻本)。

  《姑妄言》是章回小说,作者为三韩曹去晶,有1730年(雍正八年)自序,林钝翁总评,分二十四卷。笔者当时查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和其他书,都未见著录。与孙楷第教授写信时,提到这本书,他回答说从未见过,并怀疑它是韩国人用中文写的作品。其实“三韩”是中国的一个县名,清代属热河省,《姑妄言》作者定是三韩县的汉族人。可惜笔者许多年都查不到关于曹去晶和《姑妄言》的材料。

  1966年,笔者于《亚非民族》发表一篇长文《中国文学各种目录补遗》,补充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及各种俗文学目录,第一次著录了在列宁图书馆发现的《姑妄言》手抄本。

  过了八年,1974年莫斯科东方文学出版社出版A.I.Melnalknis先生编的《Skachkov所藏中国手抄本与地图书录》一书,仔细记录Skachkov所藏的抄本及手绘的地图、风俗画333种。其中N245著录《姑妄言》,注意抄本是几个人抄的,有人写楷书,有人写行书。第二卷、第二十一卷有中国收藏家之图章。有的纸是“仁美和记”和“仁利和记”两个纸厂的。每册他都数有多少叶,也注意缺哪一叶,如第八册缺十七-十八叶,哪一叶撕掉一块等等。可惜Melnalknis先生编的目录很少人注意,苏联用的人很少,国外汉学家及中国学者大概完全没有注意。

  又过了十年,1984年大冢秀高教授编印《中国通俗小说改订稿》,记录《姑妄言》只写?卷?回,周越然旧藏。1987年增补时,著录的仍是周越然旧藏的“素纸精抄本,存第四十至四十二回”。这个残抄本不知去向,但1990年北京吴晓铃教授、法国陈庆浩教授都告诉我上海优生学会有它的铅印本。陈庆浩教授则早已从笔者1966年发表的文章,得知笔者在莫斯科发现了《姑妄言》较完整的旧抄本。1990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据周越然《孤本小说十种》著录了上海优生学会铅印残本,但未见该书;1993年北京出版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才首度介绍该残本的内容和居士山人字的大意,疑是明末清初作品,并说:“清代禁书诸目及诸家藏书目均未著录,故无法确考其成书时代及作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页107)他们也听说“前苏联藏此书之全帙,抄本二十四册”,但因未见1966年拙著,不知莫斯科所藏抄本有作者曹去晶的名字,也有1730年的作者自序,它肯定不是明末清初之作,而是雍正时期的小说。

  1989年至1991年间,笔者在北京与刘世德教授、法国陈庆浩教授讨论过《姑妄言》的影印。1992年到台湾教书,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也提到出版《姑妄言》的问题。1993年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长I.S.filippov教授到台湾参加中央图书馆馆庆,王秋桂教授和笔者与馆长趁此机会,终于谈好在《思无邪汇宝》出版《姑妄言》的排印本。

 

 

  距离俄国Skachkov在北京开始大量搜购中国古书及旧抄本约150年后的现在,他所收藏的《姑妄言》小说抄本才第一次要在中国问世,这也是台湾与俄罗斯第一次合作出一本书。希望将来中国(大陆、台湾)学者及各国汉学家多注意Skachkov的藏书,以及其他俄罗斯所藏中国善本、抄本和稀见的刻本,继续合作出版。

  这次《姑妄言》小说重新问世,特别是陈庆浩、王秋桂、陈益源三位教授的功劳,以俄罗斯学界之名要感谢他们。

 

(录自《思无邪汇宝》之《姑妄言》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