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这么多年贺岁档,这背后的文化映射与叙事变迁你看懂了吗?

 真友书屋 2017-01-26

已经回家开始葛优躺的各位,在选择观影时是否发现今年贺岁档格外热闹?据统计,今年春节将有《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健忘村》、《乘风破浪》等8部影片上映院线。


正所谓“除夕之夜看春晚,贺岁电影迎新春”,“贺岁档”因其强大的票房号召力成为众多影片的目标档期。但与此同时,“年年看贺岁,岁岁骂不停”也似乎成为了贺岁档期间的标配。我们究竟为何而“贺”,又为何而“骂”?这背后是怎样的贺岁电影文化?全媒派(qq_qmp)今天“开扒”贺岁档的秘密。



内陆贺岁片缘起

从“香港制造”到“冯式幽默”


贺岁片最早崛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每到岁末之时,便有气氛热闹适合全家观看的电影上映。这些影片大都拥有两个特点:以Happy Ending收尾的喜剧和吉祥如意的影片名称,例如“家有喜事”、“福星高照”等。这个时期的香港贺岁片卖点基本全仰靠捧腹的内容和演员精湛的演技,相比之下演员人气的重要性就显得略逊一筹了,但此时也凸现了一批擅长本色喜剧表演的艺人,例如《福星高照》中的吴耀汉、曾志伟;《富贵逼人》里的沈殿霞等。


早期香港贺岁电影《福星高照》


九十年代,香港贺岁片达到鼎盛时期。通过贺岁片的演员阵容便可窥探该部影片的票房走向。“喜剧之王”周星驰和“功夫喜剧之神”成龙都是爆红于这个时候,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大内密探零零发》、《喜剧之王》都堪称当年最卖座的贺岁片。与此同时,成龙的《红番区》以“贺岁片”概念在1995年岁末被引入中国内陆,高达8000万的票房给内陆电影人带去了下一步发展的启示。


最早引入内陆的香港贺岁片《红番区》


反观内陆,1998年,冯小刚《甲方乙方》开启了内陆影人制作贺岁片的先河。之后2002年,张艺谋首次尝试武侠大片的《英雄》,则把贺岁档的发展引到大片纷争的局面。此后,喜剧不再是贺岁档唯一上映的类型题材,古装、动作、战争等大片纷至沓来,《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等影片都选择在这一档期上映,票房与骂声交织。相较之下,《甲方乙方》以其反映普通老百姓生存现状和心理情感为主线,对上了观众的贺岁胃口,由此宣告“冯氏幽默”的崛起,同时,“贺岁”这一概念心理诉求的文化因素则成为其收获口碑的关键。



口碑贺岁片有何文化“基因”

合家欢观影需求:中国味儿、人情味儿


对近年国产贺岁片口碑佳作的分析,可以折射出如今观众对于国产贺岁片的文化偏好,毕竟在“贺岁”这种承前启后的节骨眼上,大家所期待的或许与平时并不完全相同。


记忆里的中国味儿:中国传统文化消费


近年来,许多口碑不错的贺岁影片中都将中国传统元素作为创作载体,或经典、或民俗、或展现“精气神”,而此类题材的影片似乎恰好满足了观众在新年期间的文化消费诉求,因为在本身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贺岁”之际,“家”、“国”意识均被放大。


弥漫着浓重京味儿的《老炮儿》也可以算作带有中国元素的贺岁片,反映“老北京”中所谓的“礼儿”。老北京人的“礼儿”来自于民间,是百姓当年自觉自愿遵守规则、靠实践得来的民俗,如今这些约定俗成的民宿大多已被人们淡化,甚至完全消失,所以当《老炮儿》将一盛行于市井但却被淡化的北京民俗用叙事的形式搬上银幕时,自然会引起一部分群体的极大共鸣。


电影《老炮儿》中的经典场景,彰显“礼儿”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智取威虎山》带着观众在大年夜将敌人一网打尽,让观众酣畅淋漓。改编自经典《林海雪原》的贺岁片《智取威虎山》在取得不俗票房成绩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赞誉。它在展现中国红色经典的同时较好地弥合了代际差异,“老一代可以获得新的艺术体验,新一代可以获得新的历史认知”,这也是影评人给出来的评价。导演徐克忠于经典原著的做法也算是其在新年之际给观众献上的贺礼。


红色经典《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


也并非所有植入中国元素的贺岁片都能在贺岁档斩获观众的好评,而这也尤为体现在2005至2007年的众多贺岁“大片”中,例如《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从其不佳的口碑中我们也能看到真正吸引人的中国精神绝不是靠披着豪华外衣的“视觉盛筵”所能表现出来的,要充分表现中国元素中的中国味道,还需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体会或深刻的理解才可。


或许这类散发着中国正气的贺岁片正提醒了我们:眼前的这些不仅仅是戏,更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曾经发生或拥有的东西。


热闹又温情:“贺岁”时的价值取向


以热闹、温情而又充满祝福为元素的贺岁片可以算作是没毛病儿地完美契合“贺岁”这一概念。著名影评人韩浩月亦认为:“春节贺岁档观众可能会对其他类型的电影有较高要求,但对喜剧片的要求不会那么高”。毕竟观众在贺岁期间主要需要的就是轻松并讨个吉祥气儿。


早些年徐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似乎开启了观众每年对喜剧贺岁片期待的大门,喜剧明星汇集,故事有点异国情调,不停制造笑料,而其中也不乏将人性中柔软的一面作为感情成分串联于影片之中,这的确能够满足中国观众对喜剧小品式的电影消费需求。


《泰囧》中场景


而去年群星荟萃的贺岁电影《过年好》虽然遭遇两极评价,但评价的着力点却是不尽相同的。影片讲述的是孤守小城的退休老师一家三代和众学生在大年三十发生的故事,并以该退休老教师企盼“阖家团圆”的心愿作为影片主旨,由于影片牵涉的人物故事线较多,剧情被一部分观众批作“剧情被瓜分”、“叙事线索混乱”等。但与此同时,它戳中了另一部分观众心底的柔软面,对该贺岁片表示认可的网友评论大都集中于其情感的传递:


看的过程,简直泪奔。想起了我爷爷,如同这个老李头一样,孤单。想起了过年我和我父母的争吵,到现在我内心都充满着内疚。感同身受,所以泪奔,所以说它好!


结局还挺温馨吧,全家人一起看个电影,看了好多明星,乐呵了一下,感情也深厚了些,看完以后有点小感动,不是挺好嘛。


真的好!有生活!也有搞怪,哈哈,一人,我饮酒醉。


作为一部非常接地气、贴近现实的电影,它绝对是春节的应景之作。


电影《过年好》


所以说,《过年好》除了制造欢乐外,还将中国人对春节的特殊情感描绘出来。影片描绘了年夜团圆饭的一派祥和,背后却蕴藏着中国人对于家的情感、年味、团圆等多元内涵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种类型影片获得赞誉的很大原因在于节日期间减压放松的心态和阖家团圆的心理诉求,尤其在春节之际,相较于去大费脑力琢磨电影逻辑和思想,很多观众更倾向于与家人或朋友其乐融融地在影院大笑一场,况且高口碑的喜剧片也决非只拥有“让人笑”这一要素,“笑出了泪”的感受更能触及观众内心对生活的感悟的痛点或痒点。


闹腾与骚动中仍有优雅与深情,或许这正是此类影片在贺岁之际给予观众最值得留恋的文化体验。


取材流行文化:观众喜闻乐见


去年还有两部收获较好口碑的贺岁影片,分别是《寻龙决》和《万万没想到》。



这两部都是取材于时下的流行文化。《寻龙决》改编自人气盗墓题材小说IP《鬼吹灯》,《万万没想到》则是根据人气同名网剧改编,导演易小星称照顾到主流观影群体,把一些网剧内容做了适当减缩,做得更加大众化,目的在于使得电影更佳符合大众审美。虽然专业影评人对它们的评价不高,但大众对其的满意程度普遍较高。



因而用社会流行文化及语言打造贺岁片往往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唤起大众的认同。


贺岁片走向

价值观回归、多形式延伸


综览今年和近几年的贺岁片趋走向,大概可以总结出三点:


第一,近年来,“综艺”品类贺岁电影不绝。但从《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扑街的口碑来看,综艺大电影似乎乏人问津,所以今年综艺电影《欢乐喜剧人》撤出春节贺岁档似乎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与此同时,很多影评者表示,综艺是综艺,电影是电影,将两者混为一谈,结果只能是搞得“四不像”。所以综艺大电影今后的发展还待考量。


第二,贺岁档续篇形式成为亮点。从去年贺岁档《叶问3》到今年的《西游·伏妖篇》,“连载”似乎也是抓住观众心理的贺岁表现形式之一。今年的贺岁片《西游·伏妖篇》是对2013年同样处于贺岁档的《西游·降魔篇》的续写,继第一部降魔篇的高票房和高口碑之后,伏妖篇成为今年观众最为期待的贺岁片之一。有观众网友表示会去观看此电影的原因除了对周星驰、徐克双重实力加持的期许之外,更有一种对几年前同样时间同样电影顺延的仪式感。



第三,喜剧比例增高。近几年在贺岁档收获高票房的贺岁片大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满的结局,这或许还是因为它们应了贺岁的景。今年贺岁档中喜剧片的比例较高,纵览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8部贺岁片,其中有5部被定位为喜剧片,而在风格和题材上都较为迥异,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笑点需求。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下,“闹腾”之余,喜剧片应当在叙事上越来越讲究,更精心地去设计喜剧线和“包袱”。


贺岁片何以“贺岁”


针对凡是在贺岁档上映的影片均被冠以“贺岁片”这一称号的现象,很多电影学者提出了对“贺岁片”不再“贺岁”的担忧,他们认为贺岁电影虽有不断的探索创新,但却正在偏离了以往的轨道,而该轨道正是贺岁片取材与拍摄应贴近百姓节日喜庆、祝福的生活的做法。


不得不说,年关前后国人对文化的诉求确实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而这也从上文分析中可见一斑,忙碌一年,家、国、团圆等关键词都被一再放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文化上的东西发生了变化,但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一些文化、文明却不会轻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影人在制作贺岁片之时是否应当再多考虑下其是否真的实现了名副其实的“贺岁”?


这里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下早期贺岁片的特点:


一般是喜剧;

一般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大团圆结局;

题材更加广泛,故事性增强;

影响广泛的贺岁片一般为前一年摄制并上映,但称呼为下一年新年的贺岁片。


冯小刚曾提出三个贺岁片成功要素:针对过年气氛拍的喜剧、话题性、品牌性,与此同时他也认为“电影来贺岁,诚意是关键”。的确,贺岁片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当注重“节庆”对于观众的体验,尤其是春节档,起码要对得起头上顶着的“贺岁”头衔。不过,从今年贺岁档打斗风格轻松、以喜剧居多的影片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期待下今年贺岁片浓浓的“贺岁”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