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见(六):年终述职,拿稳官印

 秦岭之尖 2017-01-26




年终述职,拿稳官印



年终,又到了述职的时间,学习一下我们的述职榜样。




这是二千多年前的事了,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当作魏国的陪都,这时,任命西门豹为邺守。见于《东周列国志》:“时邺都缺守,翟璜曰:邺介于上党、邯郸之间,与韩、赵为邻,必得强明之士以守之,非西门豹不可,文侯即用西门豹为邺都守。”西门豹在治理邺时大刀破斧,突出的贡献为破除“河伯娶亲”的封建迷信并广为兴修水利,使百姓安居乐业。西门豹一生为官清廉,胆识过人,谋略超群。他的“河伯娶亲”的故事家喻户晓,充满了大智慧。当魏王听信谗言,要罢他的官时,他也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巧妙化解,足见他不仅敢做敢为,与民做主,而且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是战国时期魏国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官。




这样一个才能出色,尽职尽责的好官,在述职的时候也不免一身冷汗,他又是如何化险为夷的,来看看西门豹被罢官夺印的全程回放:


西门豹为邺令,清克洁悫(què),秋毫之端,无私利也,而甚简左右,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居期年,上计,君收其玺。豹自请曰:“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得请玺以治邺,不当,请伏斧锧之罪。”文侯不忍而复与之,豹因重敛百姓,急事左右,期年上计。文侯迎而拜之。豹对曰:“往年臣为君治邺,而君夺臣玺;今臣为左右治邺,而君拜臣,臣不治矣。”遂纳玺而去。……《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译文西门豹做邺地的县令,清廉、公正,没有一点私利,却对待手下很简慢,手下的官吏就勾结起来排挤他。西门豹任职满了一年,向魏文侯呈上账册,魏王收去了他的官印。西门豹请求说:“我以前不知道怎样治理邺,现在我知道了。希望给我官印继续治理邺地,如治理不好,就请您杀了我的头。”文侯于心不忍又把官印给了他。西门豹就重重地向百姓征收赋税,赶紧优厚地对待手下的官吏,一年后又来呈交账册。魏文侯亲自迎接而拜西门豹。西门豹说:“往年我替您治理邺,可是您却收回了我的官印;现在我为我手下的官吏治理邺,你却来拜我,我不再治理邺了。”于是,交出官印就走了。……


西门豹最后可能还有一句话:你这个二百五的,老子不给你干了。结果是魏文侯听了这些话后,幡然醒悟,说:哎呀,贤臣啊,过去我不了解你,对你有偏见,现在我都明白了,请你还替我治理邺吧,继续为国家多做贡献。




这一段有关印的描写很有戏剧性,首先是君收其玺然后是豹得请玺以治邺再者是文侯不忍而复与之最后是一年后的纳玺而去。年终的时候西门豹前来述职,一年来尽职尽责,计簿(也就是笔记本)上也政绩满满,本一心想着凭实力升官发财换纱帽的,只因得罪小人,事与愿违,没想到结果竟是被人家说:交出印来。要说西门豹真的不简单,换作在今天的职场,也一定是个打不死的白骨精,不仅有才干,而且有智慧有谋略,能及时看清形势,见此情景,心里打定主意话锋一转,三言二语就保住了官。其实魏文侯就是智商稍显不足,心地还是蛮善良的,于是就又把官印还给了他。凭着这智取来的官印,西门豹采取了同“河伯娶亲”同样的手法,不动声色因势利导,在第二年述职的时候成功逆转,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为自己一生的为官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邺郡太守(闫旭鹏作)


文中多次提到了官印,可见当时为官手中紧握一枚官印的重要性,在这里也可以看到,战国的时候官印还是称为“玺”的。史书所载西门豹乃战国时期魏国人,被收而复还的正是他在邺都为守时的官印,今特请浸淫古玺多年的啃石堂主人闫旭鹏老师专门为西门豹补造了一方官印,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当年西门豹腰间挂着这方印的神采。最后,友情提示:年终岁尾,上计有风险,诸君当谨慎!





90%读者会继续阅读


● 清代十大书法家用印

● 明代十二名臣用印欣赏!

● 骑驴上京?我们可能看到了个假的邓石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