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南门头淘沙巷的前世今生

 阿丁480 2017-01-26

 2013年9月27日上午,一阵鞭炮声震响在无锡城的上空。古运河风光带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启动仪式,在淘沙巷项目建设工地举行。时任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宣布古运河风光带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并为项目培土奠基。

一时间,淘沙巷这个地名夺了无锡市民的眼球。淘沙巷在哪里?它有什么来历?它今天又为什么会得宠?

淘沙巷的名字好像常听到,但具体地点在哪里?年轻人突兀了。老无锡们微笑开口讲了:“中山南路和南长街的交接处,它的西侧有一条弄堂,东通南长街、西接清阳路,其沿河的地方就是淘沙巷。”“就在老的电视大学的对面”。“对面就是血站。”噢,······,清楚了,那里就是淘沙巷,常经过的。

那个地方怎么会叫淘沙巷呢?有沙淘?不用急,听我给你细细讲来。淘沙巷的名字来历还有个神话故事。

【淘沙巷名字的来由】相传唐高宗年间,无锡运河(古运河是隋朝始开挖)南段,经常有恶风黑浪,危及往来船只和人身安全。有一次唐代高僧窥基大师赴灵山说法,行船过无锡。窥基法师(632年-682年)俗称慈恩大师,貌魁伟,禀性聪慧。他十七岁出家,是唐代有名高僧玄奘的弟子。在无锡他途经这里,遇到了风浪,又听到周围百姓的哭诉,大师法眼慧睛,照定河中有妖孽作怪,兴风作浪的是黑鼋,且有9只。窥基法师组织百姓淘沙,借佛法将9只黑鼋全抓住,又以佛法诵经将9只黑鼋定为9字石龟,镇在河底。自此,无锡运河安定,这里的百姓便以捕鱼淘沙为业,此地定名为淘沙巷。

这只是神话传说,远的不说,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淘沙巷旁的运河曾多次清淤泥,从不曾见到过什么9字石龟的踪影。但这则故事,也反映了无锡人民历史上饱受水患之害和治理河道的艰辛。

淘沙巷地名来历比较可靠的说法是:约在公元十五世纪中叶的明朝中期,有世居安徽凤阳长江边的章氏,迁到这里来聚族而居。据考查,章氏的先祖章顺举,原居安徽凤阳县甘罗乡一带,明永乐(1403—1424)间迁居江苏溧水南乡章家大村,明弘治(1488—1505)因屡遭兵灾,又陆续迁往江苏地带。他们世代在江边以沙里淘金为业,其中一支来到无锡迁居此地后,仍将经过粗淘的金沙,在这里完成最终的淘沙存金作业,“淘沙巷”由此而得名。现在的淘沙巷里还有章氏旧宅,相传还是先祖安徽籍淘金者章氏老屋 。此老屋前为平房 ,后为两层楼房,是淘沙巷的代表性建筑 。淘沙巷的房屋沿河而建,街巷曲折幽深,一派水乡风情。

那淘沙巷为什么就有名了呢?这是因为淘沙巷和无锡有名的古驿馆有关联。

【无锡南门古驿道和古驿馆】鲜为人知的是,洋溢浓郁江南市井风情的南长街,曾是马蹄哒哒的古驿道。在淘沙巷一带还设立了驿馆。

   古代的驿道就是今天的国道,又称为官道,是由中央政府投资并按统一国家标准修建的全国公路系统。古代驿道主要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各种政务、经济、军事等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军队后勤补给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也是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政治上控制的重要手段。

   和驿道一起的还有驿站(驿馆),它是沿驿道设立的负责官方接待、信息传递,道路管理和军队供给的机构。驿道和驿站合称为驿传系统,名驿,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邮政电讯、政府招待所和兵站。

驿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内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设立驿,以四通八达,控制全国。以后的各朝各代都设立这机制。

南长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这里是北宋开设的驿道。驿道南连苏州,北接常州,与水驿古运河并行。据无锡史志载 :宋初 ,无锡县设有太平、南门、北门三驿。位于南长街北端的马昌弄和淘沙巷一带,即为古代锡山驿馆的遗址。当时南门锡山驿是古运河岸边水陆驿道上的主驿站,从朝廷加急文书、到各地就任的九品以上官员,途经无锡就会在此换马住宿。既有为人而设的驿馆,又有饲养驿马的马厂,也是驿夫歇息、食宿之所。白天旗幡高悬,晚上天灯一串,人来马往,非常热闹。到元代 ,驿传称站赤(站赤,驿站的译称,蒙语音译),为适应征战需要 ,其组织规模甚为庞大 ,可通达亚、欧二洲。元代,在无锡洛社、新安设水陆站赤 ,附置11个递铺。到了明代初期,撤洛社、新安站赤 ,在南门马昌弄和淘沙巷一带建锡山驿馆 ,附设五牧、洛社、潘葑、黄埠墩、县前、清宁桥 (即清名桥 )、千里亭、望亭及马墓 9个递铺。锡山驿的规模,大大超过了位于常州无锡交界处的五牧驿(现石塘湾处)、和无锡苏州交界处的望亭驿。 驿馆东濒古运河 ,在临河修建了阔达 5丈 的多级石阶码头 , 供官船、差舟停泊 ,上行到常州 ,下行到苏州。陆上驿道 ,去常州走运河的下塘塘岸 (河东为下塘) ,去苏州则走运河的上塘塘岸(河西为上塘 )。

 清袭明制 ,无锡南门锡山驿增没有3个递铺。清雍正年间 ,为适应征战设军机处 , 交兵部另设六百里加急递传塘报 (军报)站 ,官府公文仍由驿传。咸丰年间,太平军攻占无锡,锡山驿馆毁于战火。又由于中山河变窄等原因,到清同治年间,在西门桥北皇华亭右另建了新驿馆,达官政要乘驿船穿中山河进南门锡山驿的线路被迫改道。清光绪年间,沪宁铁路通車后,驿传被废除。它漫长而辉煌一时的历史,就此划上了句号。2003年,锡山驿遗址被批准为市级文保单位。

【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在无锡历史上 ,还发生过与驿传有关的历史故事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第二次南巡江南,二月十六日到无锡县界。三月十一日乾隆帝回銮到望亭南营盘 ,批阅了军机处用六百里加急转呈的新疆紧急塘报 ,得悉回部和卓(首领)霍集占叛乱 。大和卓、小和卓是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两位著名的伊斯兰教领袖。小和卓即霍集占。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举兵自立,发动叛乱。乾隆帝得知此急报的当天,仍从容地驻跸惠山寄畅园 ,夜间和探花、刑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寄畅园园主秦蕙田同赏二泉映月美景 ,御题了漪澜堂额。三月十二日清晨,乾隆帝轻装策马,在百余护卫的簇拥下,踏走古驿道,尘土滚滚向北而去。乾隆六次南巡都乘坐“安福舻 ”龙舟 ,惟独这次回銮 ,舍弃了舒适的龙舟 ,改骑龙驹马匆匆催鞭赶回京城处理国家大事。故在他所作游记诗末有“笑我匆匆催骑去”句,印记了此事件。乾隆帝回京后随即发兵征讨大小和卓,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叛乱遂平。大小和卓之乱的平定标志着清代中国统一战争的完成,此役之后,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清代中国疆域臻于极盛。

据老辈们传说,南长街的居民,每到子夜时分,朦胧中还不时隐隐听到街上的马蹄声和马的丝丝嘶鸣声。莫非是当年的马踏嘶鸣声凝聚了在南长的上空,后又慢慢地释放了出来,还是人们的错觉?

【明代进士龚勉的“首藩方岳坊”遗迹】无锡淘沙巷内还有一座“首藩方岳坊”遗迹,

这座坊是为纪念明代进士龚勉而建的(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首藩方岳坊”是一座进士坊。按照历代科举制度,凡中取的新科进士,赐建进士石牌坊一座,并由官方拨给造坊银两。首藩方岳坊,便是为褒奖明庆隆年间的进士龚勉的政绩而敕建的。如今犹剩两石柱。
  龚勉(1536-1607),字子勤,世居无锡南门阳春桥(今跨塘桥)下塘,中进士后授浙江嘉兴县令,又升任省参政、按察使,累官浙江右布政使,乃封疆大员。布政使称“藩司”,俗称“藩台”,又称“方伯”,因它是一省最高长官,故称“首藩”,而“方岳”,则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淘沙巷的新身】2013年,经过几轮专家讨论,在整体拆去旧建筑的淘沙巷原址上,由市城投发展公司主持改造项目建设。淘沙巷也因此经历了三年时间的短暂“消失”。

  2015年,改造完成后的淘沙巷“重生”了。脱胎换骨的淘沙巷终于再一次清澈地倒映在昔日相依相伴的古运河中,再现了粉墙黛瓦的水乡神韵。焕然一新又带着旧日神韵的淘沙巷,复原了一段无锡人心目中“枕河人家”的传统景观。巷内有新的店铺开始营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修复后的“锡山驿·淘沙巷”,与隔古运河相望的“望湖门·抚熏楼”和“南禅寺·妙光塔”一起,成为一道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南门三景”历史文化风景线。真是,江南美景水弄堂,无限风光在南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