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思维原理

 七十六之羊公子 2017-01-26

楼主:神马都是一啸时间:2015-12-0613:37:00

 

 

因为在网络上查不到自己的原创“语言思维原理”和“创新机理”。为了方便大家查找,阅读和宣传,特别发两个独立的帖子。

 

语言思维原理(上册)目录

第一章.从文字语言的十种思维状态谈起

第一个原因,是感觉神经的差异。

第二个原因,是世界上语音语言的多样性。

第三个原因,是世界上文字语言的多样性。

第四个原因,是常用语言与不常用语言的思维差异。

第五个原因,是音标的思维干扰。

第二章.语言的基本认识

一.语言的基本概念

二.语言的几种分类方法

1.从感觉神经对语言形式的感受去分类语言

2.语言形式的特点和历史发展去分类语言

3.从语言形式与时间的关系去分类语言

A.动态语言

B.静态语言

4.从语言在大脑里的形成和思维运用去分类语言

A.因果自生形成语言

B.因果思维形成语言

5.从语言意思的产生去分类语言

A.感受意思语言的四种运用状态

B.想象意思语言的产生

C.直接感受意思语言和N次想象意思语言

D.感受意思记忆的差异对想象意思的影响

E.想象意思的归零及其应用

三.海伦·凯勒语言奇迹的分析

第三章.思维语言的源——因果思维形成语言

一.大脑里的三种基本因果思维关系和因果思维形成的概念

二.有意识思维中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三.基本因果思维形成语言和高级因果思维形成语言的概念

四.因果思维形成语言的思维演变进程

1.从三种基本感受意思中开始形成因果思维形成语言

2.从感受意思到初级的形象的想象意思的演变

3.单向高效运用的基本因果思维形成语言的产生

4.双向高效运用的基本因果思维形成语言的产生

5.语音成为有系统的语言形式的演变

6.语音表达意思的思维演变

7.语音语言的高效思维运用和低效思维运用

8.静态文字语言的产生及演变

9.文字语言对语音语言的发展促进、碎化和分化

10.音标的产生和作用

11.习惯思维语言和语言的思维层次的演变

12.因果思维形成语言中的语言链桥

五.几种特殊的因果思维形成语言

第四章.广义语音语言

一.广义语音语言的概念

二.语气语言

三.音色语言

四.狭义语音语言中的语音构成

五.音标发音的坯音作用

六.口型的组合练习和语音的韵味

七.语音语言的盲学习法

八.各种高效和低效的典型语音思维模式

A.第一类型:语声的典型思维模式

B.第二类型:语音的典型思维模式

C.第三类型:语音转化为对应文字的典型思维模式

D.第四类型:语音转化为另一种语音的典型思维模式

E.第五类型:语音转化为另一种文字的典型思维模式

F.第六类型:语音转化为另一种符字的典型思维模式

G.第七类型:想象意思的典型思维模式

H.第八类型:广义语音语言的典型思维模式

第五章.语言思维的平台——大脑意境

第六章.语言运用的艺术境界——快答语言交流

第七章.语法的本质

第八章.大脑语言的检验

第九章.语言教学的基本分类

 

 

 

 

 

第一章从文字语言的十种思维状态谈起

 

人们一直认为,“文字语言”是由“文字”、“文字读音”和“文字意思”所构成。这种认识如果不能算是错误的话,那么其中的“文字意思”就是个非常模糊的认识,人们没有深入地去思考“文字意思”是怎样出现在大脑思维中。对“文字意思”认识不清,我们就不可能真正把握怎样去学习文字语言的正确方法。如果我们认为只要掌握了文字和文字读音,就容易掌握文字意思,而一心一意地去学习文字和文字读音,就进入了由视觉神经感受的文字和由听觉神经感受的文字读音所形成的迷宫中。

如果我们深入地去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正常人的所谓“文字意思”,其实,只是通过大脑里的某个熟悉的语音语言解读出来的表达意思。当我们看到文字时,只有大脑里已经将“文字记忆”与某个能够被思维运用的语音语言进行了“思维连接”之后,文字的表达意思就可以通过这个熟悉的语音语言解读出来。而这个解读文字意思的语音语言,既可以是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也可以是另一种自己熟悉的语音语言。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深入思考,就又会发现,能够使用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去解读文字表达意思,与只能使用其它自己熟悉的语音语言去解读文字表达意思,其思维效率经常存在极大差别。

文字读音与语音都是可以通过听觉神经感受的声音,人们没有理清它们之间的不同作用,许多人懵懵懂懂地以为它们就是作用相同的声音。文字读音与语音有很不一般的关系,在有些思维记忆状态,它们是性质完全不一样的声音记忆;而在有些思维记忆状态,它们则是关系紧密和相似的声音记忆;当然在有些思维记忆状态,它们就是一种声音记忆。

文字读音和语音的发音一样,但人们还是使用两个不同的概念来区分它们,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它们还是有不同的地方。人们经常采用不同的名称去称呼那些在不同概念范围内使用的同样东西,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大脑在不同概念范围中的思维,提高思维效率。可是,人们似乎对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感到非常困惑,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概念名称。这个重要概念,就是当大脑里的文字读音记忆不仅只有文字读音的作用,还有表达意思的语音作用时;或当大脑里的语音记忆不仅仅只有表达意思的语音作用,还有文字读音作用时,这个作用范围内的音(读音加上语音)应该叫做什么?

其实“文字读音”,指的是大脑将一种可以被模仿的“声音记忆”,与一种“文字记忆”进行了思维连接,这种与“文字记忆”进行了思维连接的“声音记忆”就叫做文字读音。在“文字”与“文字读音”的关系中,人们看到文字可以读出文字读音,听到文字读音则可以想起文字和写出文字,而是否能够在大脑里出现文字要表达的意思并没有一定保证,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学习者是否能够对“文字记忆”或“文字读音记忆”使用某种自己熟悉的语音语言去解读文字表达意思。

而“语音”,指的则是大脑将一种可以被模仿的“声音记忆”,与情景中的事物或事物状态的“感受意思记忆”,或其它可以出现在大脑里的“大脑意思记忆”进行了思维连接,这种与“感受意思记忆”或其它“大脑意思记忆”进行了思维连接的“声音记忆”就叫做“语音”。在思维运用语音语言时,感受到情景中的事物或事物状态就能够说出语音,而听到语音时就能够确定或想起情景中的事物或事物状态,或想起大脑里的其它大脑意思记忆。文字读音和语音,它们都使用了可以被模仿的声音,但它们却将声音记忆用在不同的地方,这就必然导致文字读音和语音在思维运用方式上的不同。只有将“文字读音”进步到“语音”,去包含语音的作用;或将“语音”进步到“文字读音”,去包含文字读音的作用,文字读音和语音的作用才变得一致。

我们把既包含了文字读音的作用也包含了语音作用的声音叫做“读语音”。

当我们看到文字,读出文字读音的时候,马上就通过文字读音明白了文字的表达意思,那么我们就在使用“读语音”,而不只是“文字读音”。“文字记忆”思维连接“读语音”,在大脑里形成的文字语言,就处于“字音义”相结合的,是最高思维效率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可以这么说,学习文字语言,如果只学习了文字和文字读音,并将它们进行了思维连接,那只是完成了文字语言中最容易完成的三分之二工程,剩下的艰难的三分之一工程,是如何掌握到文字表达意思,也就是如何思维连接上文字表达意思。而这个工程,既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大脑里已经形成掌握的语言,与文字记忆或文字读音记忆进行思维连接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思维加工整理,将大脑里的一些记忆重新进行整理之后进行思维连接来完成。也就是说,我们既可以使用其它自己熟悉的语音语言与文字记忆进行思维连接,对文字表达意思进行解读;也可以通过将掌握的文字读音进行改造升级,让其不仅与文字记忆思维连接,还与文字表达意思进行思维连接,包含语音的作用,成为读语音。而通过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解读文字表达意思和通过不对应文字读音的其它语音语言解读文字表达意思,有非常微妙的关系。这种微妙关系有时候就是互助关系,而有的时候却是妨碍关系。通过对语言思维原理的说明,大家就可以明白它们之间曲曲折折的复杂关系。

如果我们学习文字语言,只是学会了识字和掌握了文字读音,却没有真正明白文字表达意思,那就像一个没有屋顶的房子,不论地基打得多么好,不论墙和门窗都使用了什么高级漂亮的材料,房子终究不能住人,甚至连做牲畜的棚子都不行,只能作为玩耍的场地。

一些人可能会问,我们是否一定要使用语音语言去解读文字意思,我们不能将文字记忆直接思维连接文字的表达意思吗?当然可以!但是,作为正常人来说,由于我们从小就培养了使用语音语言去思维和同别人交谈的习惯。如果说,我们在学习文字语言的时候,我们就去改变自己使用语音语言进行思维的习惯,那么就会发现,改变不是不行,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音语言去思维,然后在看到文字的时候又不使用语音语言去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太麻烦、太辛苦,可能到老临终之前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因此,大家都会继续使用自己熟悉的,方便的语音语言去思维解读文字表达意思。

如果我们把文字、文字读音和文字表达意思在大脑里的展现方式放在一起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人们在思维运用文字语言的时候,大脑里至少有十种不同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思维状态那么简单。

 

产生文字语言有十种思维状态的第一个原因,是感觉神经的差异。

正常人与聋哑人和聋盲人,在听觉神经和视觉神经的感受思维上的差别,会产生不同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聋盲人因为既无法使用视觉神经去感受文字,也无法使用听觉神经去感受语音,因此聋盲人既无法在大脑里形成文字语言,也无法在大脑里形成语音语言,也就是,聋盲人根本不可能有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

聋哑人因为没有听觉神经的正常感受思维,大脑里也就不可能形成语音语言,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可以使用语音语言去解读文字意思。可是大家想过没有,聋哑人相对正常人来说,也就是听觉神经不好用,其它感觉神经都正常。聋哑人大脑里形成的语言,是除了使用听觉神经之外,使用其它感觉神经而形成的各种语言。聋哑人会先使用什么感觉神经的感受形成一种语言,然后再使用那个熟悉的语言去解读文字表达意思?通常,聋哑人在长大明白事理之后,开始将手势作为固定的语言形式来学习,大脑里形成了手语思维系统。他们大脑中一些比较复杂的思维语言就是一串又一串的手形所表达的大脑意思。如果他们继续学习文字,那么他们解读文字表达意思的语言就必然会使用手语,在大脑里形成的是“手形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

我们没有见过先学文字语言,再学手语的聋哑人;我们也没有见过先学文字语言再学说话的正常人。这说明手语比文字语言更容易被聋哑人学习和理解,也说明语音语言比文字语言更容易被正常人学习和理解。我们大家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之所以感觉到外语语音语言非常难学,是因为外语语音语言被人为地使用外语文字碾碎,然后又扭曲地进行教学所产生的结果。

正常人在还不懂事的时候,就可以跟着爸爸妈妈学说话。那是张开嘴就能够做的即方便又好玩的事情。而且不论开始说得有多么糟糕,都会让父母开心得不得了,因为父母都知道,那是一个了不起的开端。

可不懂事的正常人要学习文字语言,那就麻烦了许多。首先要求小家伙能够将大脑思维集中在那一点也不生动,一点也不好玩的文字上,这对许多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手有用笔的能力吗?这是第二个挑战。

小孩能将文字读音与文字记忆联系上吗?这是第三个挑战?

文字表达什么意思?“苹果”不是圆圆的,能吃的东西吗?怎么这两个不能吃的字也叫“苹果”?这是许多人招架不了的第四个挑战。要知道,许多人数理化的学习不好,就是这关过不了。

小孩需要在懂事之后才能够正常地学习文字,而这个时候与开始学习语音的时候比较,待遇经常会有很大差别。开始学习文字语言的时候,大人对小孩的期望也增加了许多,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够比别的小孩更厉害,更会识字、更会写字,更会使用文字造句,至少不要输给其它小孩。开始学习文字语言的小孩,他们经常听到的是对他们的说教,那些开始学习语音语言的欢乐笑声已经是那么遥远。而且许多小孩还经常在说教的话语中,听明白对自己的不满、指责、不耐烦和失望。许多小孩,或者说,许多人生的困惑和苦难就在学习文字语言的时候开始。

聋哑小孩没有从小跟父母学习说话的快乐时光,但他们也在使用自己的其它感觉神经去感受父母的关爱和周围的世界。由于他们不会说话,大人们也就希望他们能够平平安安地渡过一生,而不是希望他们出人头地,不会急于教他们文字语言。大人经常会通过肢体语言和一些简单的手语与聋哑小孩沟通,有条件的聋哑小孩还会送到聋哑学校去学习。在聋哑学校,聋哑人首先学习手语,一些聋哑人还可以继续接着学习文字语言。因此,聋哑小孩掌握的第一种有固定语言形式,可以表达比较多的复杂意思的语言就是手语。

手形和文字都是可以被视觉神经感受到的东西,聋哑人可以学习手语,那么,也就一定可以学习文字语言。聋哑人在学习文字语言的时候,虽然无法像正常人那样使用语音语言去解读文字意思,但他们可以使用手语去解读,在大脑里形成手形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在聋哑人对手形文字语言这种思维方式非常熟悉之后,他们就会发生一个正常人不会发生的学习问题——手语表达的意思太简单,而且范围很小。因此,聋哑人就需要变换手形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去更好地理解文字表达的非常复杂的意思。

聋哑人变换手形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做法,就是将手语结合已经可以思维运用的文字语言,通过加入简洁的文字语言去解读复杂的文字意思。熟悉文字语言的聋哑人甚至可以直接将文字记忆与表达意思进行思维连接,形成“直接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只是这种直接文字语言思维状态,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如手语使用方便,但在与那些不知道手语的正常人交流的时候,这种直接文字语言却是最方便的交流语言。

有了直接文字语言思维能力的聋哑人,就从原来又要使用记忆手势,又要使用记忆文字,需要二次思维整理的手形文字语言思维,进步为一次直接思维整理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而且有直接文字语言思维能力的聋哑人一定也同时具有手语、手形文字语言的思维能力。聋哑人的这种语言思维方式的进步变化,是因为聋哑人的手语思维比较简单,在手形文字语言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发生很麻烦或无法使用手语解读,而必须直接使用在大脑里已经形成的文字句子对那些复杂意思进行解读的转折,从而逐步培养出直接文字语言的思维习惯。

正常人和聋哑人看到文字的时候,大脑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正常人之所以没有将文字语言转变为像聋哑人一样的不需要使用语音语言进行解读的“直接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是由于正常人在学习文字语言之前,都已经习惯使用语音语言进行大脑思维。

手语和文字与语音有一个相当不一样的地方,手语和文字需要等人们长大明白事理之后,才可能开始学习和使用。而人们长大之后学到的手语和文字语言,其表达意思的范围无法超越语音语言,语音语言的思维惯性优势就让语音语言成为正常人解读文字意思的主要思维语言。即使正常人在大脑里形成一些直接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也会由于其思维记忆状态没有交流使用的机会和没有持续思维运用的机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消退忘记。由于文字的表达意思,对正常人来说,是先通过视觉神经感受文字后,对文字串进行第一层次的思维整理,再通过记忆的语音语言进行第二层次的思维解读,因此,正常人的文字语言可以说,是需要在文字和语音这两种语言形式平台上进行思维整理的二次思维语言。

 

产生文字语言有十种思维状态的第二个原因,是世界上语音语言的多样性。

语音语言是人们从本能的叫声、哭声、笑声和能够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而发展出来的声音语言。语音语言通过听觉神经对语音的感受,在大脑思维组织里不仅出现与听到的语音基本相同的语音记忆,还随之出现与语音记忆思维连接在一起的表达意思,而且还能够使用大脑里的语音语言对感受到的语音进行表达意思的解读。当我们有意思要表达,而这个意思只要与某个语音记忆有思维连接,则可以通过口腔对记忆语音的模仿,表达出那些与语音记忆没有任何自然逻辑关系,只有人为刻意形成的思维关系的大脑意思。

实际上,一个情景中的事物和事物状态或一个大脑意思可以使用什么语音去表达,有无数种选择。因为语音与表达意思之间并没有什么自然界已经确定的逻辑关系,只要大家约定俗成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小孩喜欢模仿大人的语音;而普通人则喜欢模仿有权威人的语音。在没有国际语音管理委员会的古时,一个部落或许就有一种自己独特的语音语言,而部落酋长的语音就是众人模仿的对象。随着部落之间的交往和吞并,小部落会模仿大部落的语音,或被吞并的部落会被迫学习大部落的语音,语音语言变得相对集中起来。时至今日,据说全世界仍然有五千多种语音语言。

语音语言的多样性,使得许多人在学习一种文字语言之前就已经习惯了使用自己熟悉的语音语言进行思维。人们在学习与自己思维习惯不同的文字读音时,不可能很快就在大脑里形成对应文字读音的可以思维运用的语音语言,人们会一边学习文字,一边学习文字读音,一边使用自己熟悉的语音语言去解读文字表达意思,然后又一边试图在大脑里形成对应文字读音的另一种新的语音语言。最终在大脑里形成至少有两种发音体系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我们把看到文字时,大脑里不会出现文字读音,只会出现“文字记忆”与“一种语音语言记忆”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叫做“符语言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符语言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是将文字作为符来看待,思维运用时,不需要去思考文字读音,只需要使用自己熟悉的语音语言去解读文字表达意思就行,这种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非常适用于那些仅仅只有笔试的外语学习中。所以中国和世界上那些在外语教学中,只注重对外语文字的掌握和语法学习的那一类外语教学,无不是培养出大量的经常处于“符语言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外语思维水平很低的外语学习者。

我们把看到文字时,大脑里会出现文字读音及另一种解读文字意思的语音语言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叫做“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异音系文字语言”是知道文字的读音,但解读文字意思的语音语言却是另外一种发音体系的语音语言。处于“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时,语言思维效率与“符语言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差不多,不过,处于“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时,由于已经掌握了文字读音,因此,就更容易进一步去学习语音语言,将文字读音提高到“读语音”的使用状态。

相对于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如果我们解读文字意思的语音语言中的语音,是对应文字读音发音体系,但这个解读语音又不是直接就是与文字读音一样,则大脑里形成的,就是“同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如果我们解读文字意思的语音语言中的语音,正好就与文字读音一样,则大脑里形成的就是思维效率最高的“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同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大家可能一时不好理解,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看到文字“夼(kuang)”的时候,许多人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两山间的大沟”。由于这个“夼”字很少被人们记忆和思维运用,因此即使现在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大家在看到“夼”字,读出“kuang”的时候,大脑里无法像看到“我”字那样,在读出“wo”的时候,“我”的意思就随着读音而呈现在大脑里。大家在看到“我”字时,随着读音,大脑里不需要出现“自己”那样的解读语音语言;而大家在看到“夼”字时,随着读音,大脑里一定需要出现类似于“两山间的大沟”这个同一个语音体系的解读语音语言。也就是说,大家大脑里的“夼”字,处于“同音系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而已经非常熟悉的“我”字,在大脑里就处于“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也可以这么说,“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是“同音系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特殊思维状态。

不论大脑里是异音系还是同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由于其解读文字意思的语音都不是与文字读音一样的语音,因此,其解读文字意思的思维效率都容易出现低效率的思维状态。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只有“同音系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才最容易进步到思维效率最高的”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如果我们解读文字意思的语音语言既可以使用对应文字读音发音体系的语音语言,还可以使用其它语音语言,则大脑里形成的就是“多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许多人从小习惯使用方言进行思维,然后进入学校学习通用文字语言和语音语言。在学习刚开始的时候,学会的文字语言都处于异音系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但由于在学校里学习通用文字语言的时候,就会处在通用语音语言的使用环境中,不仅要经常学习识字,还要经常使用通用语音语言进行交流,即必须经常思维记忆和思维运用通用语音语言。由于有通用语音语言的不断进步,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就会因为大脑里增加了更通用的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而逐渐转变语音语言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增加同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和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同时,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记忆状态就逐步转变为多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而外语的学习,却明显有两种不同学习环境,一种是在外语语音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去留学,另一种是在本地语音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去学习外语。留学的学习效果与从方言思维转变为通用语音语言思维的学习基本相同,可以快速取得外语语言的学习进步,熟练地思维运用外语;而缺少外语语音语言使用环境,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熟悉的本地语音语言使用环境中学习外语,就会由于大脑里没有快速形成能够思维运用的外语语音语言,而长期处于低效的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很难产生外语的同音系文字语言和高效的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最终也就很难熟练地运用外语。

世界上语音语言的多样性,还会造成在学习一种文字语言之前,就已经能够思维运用多种语音语言的情况。如果在能够思维运用的语音语言中,没有一种语音语言对应文字读音,那么这种不对应文字读音的多种语音语言的思维运用能力,在学习文字之后就会在大脑里产生低效的多种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而如果其中有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则大脑里就会在快速形成同音系文字语言和高效的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同时,也形成思维效率比较高的多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如果大脑里已经形成多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就无法形成低效的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因为大脑在读出文字读音的时候,就会自然地使用同音系文字语言或高效的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去解读文字意思,其它语音语言只需要在文字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运用,而不需要与文字记忆有直接的思维连接。即使之前形成了一部分低效的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也会由于高效的多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建立,导致原来与文字有思维连接的异音系语音,不再被大脑思维运用而出现记忆退化。

世界上语音语言的多样性,特殊地,还会造成像中文这样,一种文字有多种固定读音的文字语言现象。对应每一种文字固定读音,都可以在大脑里产生独特的同音系文字语言和高效的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这种在大脑里产生多种都是高效的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是特殊的多音系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特殊的多音系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只能在有多种固定读音的特殊文字中产生。

中文字有许多种固定读音还不是极端的特殊文字,世界上还有一种极端的特殊文字,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最最极端的文字,因为阿拉伯数字已经变成世界上唯一一种与各种语音语言兼容的文字,世界上如果有一万种语音语言,那么阿拉伯数字就有一万个固定读音!但其书写方法和表达意思又都是完全相同的特殊文字。

 

产生文字语言有十种思维状态的第三个原因,是世界上文字语言的多样性。

大家开始熟练地掌握一种语音语言后,大家的智慧就开始大大提高,对大家生活的环境,甚至是自己生命的思考也就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生活的思考,促使人们发明记号去记录以补充由听觉神经感受的语音语言的不足。对生命的思考,则促使人们发明符,以达到医治疾病,驱除恶魔和控制生命的目的。

语音语言是动态语言,语音不仅随着时间而变化,在古时,语音还无法保存,因此人们开始发明可以长时间保存的符语言或记号语言。符语言和记号语言可以使用任何一种不随时间变化的东西来表达和记录大脑意思。画画记事、刻画记事、结绳记事,推石记事等在人类发展历史上都大量出现。随着社群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复杂的事情需要记录,记号语言就必然进行更高层次的发展。在许多类型的记号语言中,只有画画记事和刻画记事有足够的优势,可以逐渐演变为只有少数权贵和精英才能知道的,没有读音但却能够表达意思的符语言。

符语言没有文字读音,但符意思却是由语音语言进行解读。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得到允许去学习掌握神秘的符语言。一种神秘的符语言被许多人使用之后就变得普通起来,而使用者在频繁的使用中就会觉得每一次使用符语言的时候都必须写出来,不仅交流速度慢,还受到光线的限制。如果每一个符或每一个记号都有固定的发音,那么发出那个特定的音,大家就会明白说的是什么符或是什么记号而不用写出来,那就可以在嘴巴发音的状态下进行符语言的交流,那是在太阳下山之后,在黑夜里都可以进行的符语言交流,其优势,其进步都非常明显。于是符语言就必然地开始了它的升级路程,最终进步到有固定读音的文字语言。

古时,不同族群之间的语音语言经常不同,大家见面的时候,只能是“鸭对鸡讲”,无法进行语音交流。但如果大家都认同和使用同一种符语言,就可以各自使用自己熟悉的语音语言去解读符的表达意思,大脑意思的交流就可以在符语言的平台上进行。随着语言的发展,还可以对同一种符使用各种熟悉的语音语言去制定不同的符读音,产生出同字不同音的文字语言。这种方式的语言交流是在看到文字之后,按照自己知道的文字读音去读出,并使用各自熟悉的语音语言去解读相同的文字。中文是从古老的符语言演变而来,被中国及中国周边的许多族群共同认同和共同使用,以至到现在为止,基于共同使用中文字和共同对中文字的表意组织方法,发展出许多文字读音不同,但文字的组织运用却基本相同的各种中文文字的文字语言体系,而普通话只是其中一种中文文字语言体系所对应的语音语言。

英文等西方的字母文字则是从古老的希腊文和拉丁文演变而来,世界上的许多文字都是参考其它古老的文字语言,将字母或象形字进行变形或直接保留其一些写法而形成。现在世界上据说有三千多种不同的文字语言。而这三千多种文字中的大部分都是在这两千年内,甚至是一两百前才出现,足见相对于语音语言,文字语言的发展是相当滞后。制约文字语言的发展因素有许多,是文字之外的政治、经济等其它原因。

中文的象形文字比其它的字母文字要难学,但仍然一直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演变使用了几千年,甚至在被有自己文字语言的民族,如蒙古族和满族统治的时期,中文文字都没有被废止,而是被蒙古族和满族接纳使用。这是由于中文的文字除了作为语言形式使用之外,还有其雄厚的无法替代的文化底蕴。中文文字只是难学,而一旦掌握了就不仅觉得好用,还很好玩。每一个字就像一个小小的拼图游戏,字是象形的,偏旁部首也是象形的,连那些点横撇捺也是象形的。中文文字特别地,还包含了古人对“天理”和“命理”的认知,使得中文的文字极具神秘和尊崇。

即使是现在,民间里的一些人还非常重视“字”,人们不仅重视“字”有多少笔画,还重视“字”有什么偏旁部首。人们用“字”算命,甚至刻意为自己的小孩取一些有特别笔画数,或有特别偏旁部首的名字去改变命运或扶助命运。文字的这种用途在其它文字语言中非常少见。中文的文字改革,或增加的新文字,都应该尽量在既是象形,又可以推演“天理”和“命理”的框架内进行,在能够作为文字使用的同时,保留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中文文字肯定无法也不应该简化成像字母文字那样,仅仅是用作表意的东西。

世界上文字语言的多样性产生了“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是对应一种陌生文字使用另一种熟悉的文字去注解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由于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中的两种文字都是通过视觉神经来感受,因此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不需要经过任何陌生文字的学习过程,就能进行“阅读”陌生文字写出的文章,是最轻巧,最方便,也是最投机的文字语言运用方式。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是学习外语文字门槛最低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通过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我们就可以知道外语文字的主要表达意思,如果再通过进一步的视觉神经感受去记住外语文字,通过听觉神经的感受去记住外语文字读音和语音,外语的文字语言和语音语言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但是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其实并不是真正看懂了陌生文字。因为对应陌生文字的另一种注解文字,经常是别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根据自己的文字语言水平而写出。由于不同文字语言的使用区域,存在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惯,而独特的生活习惯也就容易产生出一些独特的语言表述,加上不同文字语言之间经常存在表达意思的不同文字组织方法,有的时候会出现很难完全注解或无法完全注解的问题。因此注解的人有时会将一个精确的概念变换为模模糊糊的另一种文字概念,将一个很幽默的话语变换为干巴巴的句子,把很好的外语文章翻译成很一般的作品。而有的时候,注解的人又会把很一般的外语文章翻译成美轮美奂的好作品,以至让人觉得,外国劳动人民的说话都是斯斯文文,写出的文章都是不需要修改就可以刊登的高素养的人群。

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有几种文字对应文字的思维方式,它们在外语学习资料中表现得非常清楚。在外语学习资料中,对应外语单词和部分词组的注解,一般叫做词汇表;对应外语文章的注解一般就不叫做注解文,而是叫做译文;有时候会对个别长句进行仔细的注解说明,这个长句的注解说明一般叫做注,或注释。由于有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帮助,即使大家对外语文字一点也不熟悉,感觉非常陌生,我们也可以在拿到外语学习资料的时候,“看懂”外文。

 

 

我们总是利用词汇表去学习外语,殊不知,这种学习容易在大脑里形成一种可以思维运用的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以至我们可以抛开外语文字读音和外语语音语言的学习,只是简单地将外语文字,思维连接自己熟悉的注解文字,就轻易地知道了外语文字的表达意思,在一定程度上思维运用外语文字语言。

在外语学习资料的词汇表中,大家一般都能看到,单词的注解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词组的注解数量,似乎文字语言中的表达意思主要就是由单词意思拼凑起来,其实这是一种人为造成的假象。这其实是由于人们不知道文字语言在大脑里的形成原理,简单而又不得要领的安排结果。

由于在文字语言中,单词是最基本的,单词的数量也是最有限的,而词组是由单词组成,掌握了单词,可以说词组也就掌握了最基本的三分之一。许多词组的意思经常是利用单词的某些意思,再添加上人为刻意的意思而形成,这些词组的表达意思都是特定的。有特定意思的词组数量如果说不是无限的,其数量也是远远多于单词。

而且,学习有特定意思的词组需要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首先是学习词组中的单词;第二部分,是学习词组中单词的组合顺序;第三部分,是学习词组的特定表达意思。由于词汇表中总是优先列出单词,而经常将有特定意思的词组放到文章中去学习,因此,就给大家造成了词组只需要到文章中结合句子一起学习,词组不是那么重要的想法。

这种想法会在大家的文字语言学习中,产生一种学习文字语言,掌握单词才是关键的错误认识,并在实际学习中为掌握尽量多的单词而努力。由于外语文章中的词组经常没有经过特别地学习,因此也就经常造成在看外语句子的时候,由于分不清句子中的词组而不知道句子的意思。即使是熟练地掌握了外语语法的人,也会因为分不清句子中的词组,而出现无从下手进行句子结构分析的问题。实际上,大家只要冷静地看一看,就会在文字句子中发现,不论单词的意思表述如何清楚,文字句子的意思绝大多数都不是通过单词意思的拼凑而形成,况且单词还经常有多义。因此,即使熟练地掌握了外语单词,无法读懂外语句子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要正常地读懂外语句子,不仅需要具有分辨句子中单词和词组的能力,还需要经常去熟悉整个外语文字句子。只有熟悉了外语文字句子,看到外语句子马上就能够知道外语句子的表达意思,而不需要从单词和词组在句子中的结构进行分析,达到正常地阅读外语文章。

而外语文章的译文,就经常帮助我们快速地知道外语句子的表达意思。但也有一些例外。因为对应外语文章的译文可以分为三种:句子对应译文、段落对应译文和文章对应译文。大家注意了,我们没有对应单词和对应词组的译文,因为那样的译文经常表现得语句不通,不好理解,因此,那些只是强调单词和词组掌握的外语学习方法,是非常不充分的学习方法。

句子对应的译文经常会由于不同文字语言表达意思的文字组织方法不同,而无法实现一句对一句的流畅译文。学习外语的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由单词形成的极短外语句子,在译文中的翻译意思经常是在词典中找都找不到的意思,因为这是译者为了实现一句对一句的流畅译文,而采用的变通方法。表面上看,文字句子是一句对应一句,但句子意思却已经不是完全一一对应。这种变通方法是从文章主题出发,去掉那些不好表达,或表达了,就有许多没完没了的解释而最终得出的译文。因此,只是从句子意思出发忠实地进行外语句子的翻译,经常表现出不是最好的译文句子。但从句子意思出发忠实地进行外语句子的翻译是最基本的翻译技能,连最基本的对应句子意思都翻译不出来,即使某篇外语文章翻译得很好,那也是一个假象,只是因为能够根据一个主题,熟练地思维运用自己熟悉的文字语言而已,会由于外语的基础不好而实际表现出外语能力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

段落对应的译文,是根据外语段落的意思而将段落中的句子重新调整,使得段落中的句子更加适合另一种文字语言的文字组织表述。

文章对应的译文,是最高级的译文,但也是最容易鱼目混珠的译文。那些不太懂外语的人,可以根据自己对外语文章中的知识或对文章中的故事情节的掌握,而写出一篇对应外语文章的很好“译文”。

因此,老师在布置学生的译文作业时,应该让学生提供两种形式的译文:一种是对应句子意思的译文,另一种是对应段落或文章的译文。这样老师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真正掌握外语的能力和从外语文字语言转换为另一种文字语言时的文字组织和调整能力。

对学习外语的人来说,应该清楚注解文字的上述特点,把注解文字看作是使用另一种文字语言去描述外语的文字意思,只是一种特殊的文字表达意思。这种文字表达意思有时候精确,有时候模糊,而有时候还会走样。有了这种认识,就可以正确地利用注解文字去学习外语,有意识地去学习外语的文字和文字读音,去学会外语的语音语言,而不会轻易地掉进不会外语文字读音,也不会思维运用外语语音语言,却能进行某种程度翻译的,扭曲的,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陷阱。

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不是正常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以至当我们对比较陌生的文字进一步熟悉之后,多文字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就容易进步为符语言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看到一种文字大脑里就会出现另一种自己熟悉的解读语音语言,不再需要去看另一种注解文字。如果我们还学会了外语文字读音,那么就进步到异音系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如果继续进步还学会了对应文字读音的外语语音语言,那么就进步到同音系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进步到同音系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就比较容易形成一些高效思维的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产生文字语言有十种思维状态的第四个原因,是常用语言与不常用语言的思维差异。

人们经常思维运用的文字语言和语音语言与很少思维运用的文字语言和语音语言,会导致文字语言在大脑里思维运用的差异。人们经常思维运用的文字语言和语音语言是在一定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文字语言和语音语言的思维运用非常熟练,于是,看到一些文字的排布,都不需要仔细看清每个文字,就可以马上判断出文字句子或文字段落的表达意思,文字不再仅仅起到语言形式的作用,还起到特殊的情景作用,只要对文字情景非常熟悉,就可以快速地判断一个文字句子,几个文字句子,一个文字段落,几个文字段落,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整页,或几页文字的表达意思。

我们把不是通过逐字阅读文章,而是通过跳跃式地阅读文章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叫做“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在字景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中,看到文字的时候,不是一个个地阅读,而是跳跃地一点点,或一串串,或一段段地阅读。阅读的时候不会下意识地去读出看到的每个文字的文字读音,而是在不需要读出文字读音,也不需要完全说出解读语音的思维状态下,快速明白一片文字的表达意思。这种阅读方式,只需要解读的语音语言出现在大脑里就行,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文章的速度。不过,字景文字语言的思维运用,有时需要通过读出几个文字读音,去确定句子中的关键词或段落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关键词句的确认,就可以判断出一句或一段或一页文字的表达意思。

这种阅读文字的能力,就像我们非常熟悉一群人之后,看到大概一个相当的人群,只要看清其中的个别人或几个人,而不需要将那一群人中的每个人都看一遍,就可以马上判断这一群人是干什么的,人群中都有些什么人是一样的道理。这种判断方式不能说总是百分百准确,但出现错误的概率较低,而且是不可能出现完全错误的快速阅读方式。

对正常人来说,产生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有两个条件:

1.对文字的排列方式非常熟悉。

2.大脑里有解读文字表达意思的运用非常熟练的语音语言记忆。

看到一本书的书名,大脑意境里就会出现整本书的大致内容,是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特殊情况。一般来说,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对文字的快速感受去判断文字的表达意思。显然,对大家来说,要具有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思维能力,最难和最重要的就是在大脑里有运用非常熟练的对应文字表达内容的各种知识语言记忆。大脑里没有足够多的解读文字表达意思的知识语言,强行使用字景文字语言的思维方式,就可能是一个大概的和猜想的字景意思,出错的可能就很大。

不过,对普通人来说,只要读过书,就一定会对某些文章和某些书本的文字和内容都非常熟悉,都会在一个小范围内,有过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经历,只有那些经常在阅读和写作的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具备在比较多的文章和书本阅读中出现精确的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对具有大量的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人来说,进步到精确的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有极大的优势。因为在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发生阅读困难的时候,就可以马上回复到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进行快速阅读,再发生阅读困难的时候,还可以退到同音系甚至是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随着对文字和表达内容非常熟悉起来,我们再转移回到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超高速阅读。由于人们掌握知识的能力不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在大脑里的文字记忆都处于字音义相结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和字景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当超出自己熟练思维的范围时,就会发生阅读困难,必须退到同音系或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阅读速度就变得比较慢。

字景文字语言虽然表现出阅读效率高的优点,但这个优点却经常在文字语言学习中表现出负面作用。因为我们总是在文字和文字读音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对陌生的文字和文字读音经常进行感受,而在还没有真正掌握句子中的单词和词组之前,先熟悉了学习资料中的字景和读音景。这种字景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是大概看到几个字,或大概听到几个文字读音就可以马上使用自己熟悉的语音语言解读出句子表达意思。但对相同的表达意思,如果我们要求学习者使用学习中的文字,或使用文字读音对应的语音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学习者大脑里形成的文字语言和语音语言还完全处于模糊状态;同样地,如果我们要求学习者对一个经过适当变换的语言意思,使用所学习的文字或文字读音对应的语音表达出来,也容易暴露出学习者对大脑里形成的文字语言和语音语言的形成不足。

要解决这个文字语言和语音语言的学习问题,实际上我们已经有方法,它就是使用大脑里形成的文字语言去作文和使用大脑里形成的语音语言去描述。但我们经常没有耐心等到这个方法出现切实的效果,就急切地按照某个学习计划往前走,罔视一大群学习者只能看懂一些却不能写作,只能听懂一些却不能进行语音语言描述的学习问题,于是各种使用抄写代替写作,使用背诵代替描述的初级方法也就大行其道。

 

产生文字语言有十种思维状态的第五个原因,是音标的思维干扰。

由于人们为了学习文字语言中的文字读音和对应的语音语言,制定的音标(拼音)注音方式,而产生的音标文字语言,造成学习者在大脑里产生音标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

当人们在学习陌生文字和陌生的文字读音时,如果过分地依赖音标的帮助作用,就会在大脑里产生“文字—音标—音标发音—文字读音—解读文字表达意思的语音语言”的“音标文字语言思维状态”。“音标文字语言思维状态”一般只存在使用音标进行文字读音的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够注意学习者的文字读音的进步,在学习者文字读音有了明显改善之后才逐步推进学习计划,那么学习者就不会在大脑里长期存在音标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如果老师罔视学习者的文字读音进步,机械地推进教学计划,那么学习者就会由于没有掌握好文字读音,而经常依赖音标去思考文字读音,就经常处于音标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音标其实也就是一种“音字”,音标表达的意思就是某个标准音。视觉神经感受到音标符号,能够想起通过听觉神经感受到的相关标准发音,就等于看明白了音标符号;如果还能够将记忆的音标发音,通过口腔正确地发出,就等于掌握了音标的读出能力;如果还能将听到的文字读音分解为各个音节,并写出对应的音标,那就等于掌握了音标的写出能力。

正确地使用音标并不容易,因为音标有两个帮助作用:一个是标注语音语言中的语音,帮助语音语言中语音的发音,帮助形成语音语言;另一个是帮助文字语言中文字读音的发音,帮助形成对应文字的文字读音。

我们不可能借助音标的帮助,一下子就将某个陌生声音提高到“读语音”的作用,这是学习者不可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我们只能借助音标的帮助,将一种声音或者与文字记忆思维连接成为文字读音,或者与表达意思思维连接成为语音。在成为文字读音或语音之后,我们才可以通过另一方面的学习,进步到读语音。

在传统的语言学习模式中,学习者一般都是在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使用环境中学习文字。在这种文字语言学习环境中,就产生了在学习文字的同时,还使用音标去标注文字读音的学习方法。由于人们已经能够使用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进行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或很快就可以自行学会这些语音语言进行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因此使用音标去学习语音的学习方法就变得没有必要,也没有被认真对待过。

但在一个没有语音语言使用环境的生活地方去学习外语时,就面临着如何使用音标进行教学的问题。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传统的方法,将音标主要用于文字读音的学习,那么就会造成现在这种普遍的外语学习问题:看到外语文字能够读出外语文字读音,却可能不知道外语文字的表达意思和无法使用外语语音语言进行思考和交流。

传统的注重文字和文字读音的学习方法,在面对那些能够使用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的学习者时,其教学效率经常很高。因为当我们在大脑里将文字记忆思维连接已经非常熟悉的语音,形成文字读音时,也就是将语音升级为读语音的时候,大脑里形成的文字语言是字音义相结合的高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或者是同音系解释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可是,传统的文字语言学习方法,不仅在学习外语时会出现学习问题,而且在学习数理化等科技语言时也会出现学习问题,因为在学习科技文字语言的时候,虽然我们已经知道文字读音,但却不熟悉其对应的语音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大脑里没有形成适用于科技知识的流利的思维语音语言。在学习科技文字语言时,我们经常没有努力去将文字读音升级到思维效率很高的字音义相结合的读语音,只是简单地使用能够思维运用的同音系的语音语言或异音系的语音语言去解释科技文字的表达意思,大脑里形成的科技文字语言是同音系或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同音系或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思维效率不高,经常无法深入地进行思考,也无法使用语音语言进行深入的交流,处于能听明白和能看明白一些的水平,学习进步就会因为这种思维状态而受到很大影响。严重时,连听和看都会处于基本不明白的程度,最多只能知道文字或语音描述的是哪些学科方面的内容。

虽然人们首先选择使用音标去标注文字读音有其合理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家可以看到,如何从文字读音进步到读语音,并没有什么系统的教学方法,而更多地是依赖学习者自己的天赋。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有许多学校竟然没有外语语音语言的运用要求和运用考试,即使有那么一两回的外语语音语言考试,也是将其考分作为参考。在民间,甚至在教育界,经常有一种文字读音就是语音的错误认识,而这种错误认识出现在教学中时,就会出现许多不完全的教学方式,变成一种效果很差,经常在折腾学习者的教学方法。

大家要明白,即使我们选择使用音标先去形成语音,在学习文字语言的时候,还是会碰到使用音标去标注文字读音,会在大脑里形成思维效率很低的音标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看到文字的时候大脑里会经常出现音标符号和经常需要思考怎样才能通过音标的发音去读出文字读音。我们的大脑经常忙于思考文字读音怎样读,以至没有时间去思考文字真正在表达的意思。

要将低效的音标文字语言进步到比较高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需要对音标文字语言进行“思维智能化”——可以在有音标和无音标之间进行切换思维;甚至通过极端的“思维内科手术”——去音标化,永远不去想音标。在音标完成了它的光荣任务之后,要在音标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基础上,通过文字语言的进一步运用练习,将产生的“文字—音标—音标发音—文字读音—解读文字意思语音语言”的音标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变成可以快速思维运用的“文字—文字读音—解读文字意思语音语言”的同音系或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或“文字—读语音—读语音表达意思”的字音义相结合的高效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以上说明的文字语言的十种基本思维状态,只是在假定文字表达意思是在大家的大脑里都一样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如果考虑到文字表达意思在大脑里可能存在的不同思维状态,那么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就可以继续分为许多种。因为文字不仅可以表达,我们通过各种感觉神经去感受,在大脑里产生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和事物状态的感受意思记忆;文字还可以表达,我们通过大脑的想象,对感受意思记忆进行任意的想象加工整理,在大脑里产生客观世界可能存在和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和事物状态的想象意思记忆。而这些感受意思记忆和想象意思记忆,在大家的大脑里可以有千差万别的不同思维状态。

 

 

产生文字语言有十种思维状态的第五个原因,是音标的思维干扰。

由于人们为了学习文字语言中的文字读音和对应的语音语言,制定的音标(拼音)注音方式,而产生的音标文字语言,造成学习者在大脑里产生音标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

当人们在学习陌生文字和陌生的文字读音时,如果过分地依赖音标的帮助作用,就会在大脑里产生“文字—音标—音标发音—文字读音—解读文字表达意思的语音语言”的“音标文字语言思维状态”。“音标文字语言思维状态”一般只存在使用音标进行文字读音的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够注意学习者的文字读音的进步,在学习者文字读音有了明显改善之后才逐步推进学习计划,那么学习者就不会在大脑里长期存在音标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如果老师罔视学习者的文字读音进步,机械地推进教学计划,那么学习者就会由于没有掌握好文字读音,而经常依赖音标去思考文字读音,就经常处于音标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音标其实也就是一种“音字”,音标表达的意思就是某个标准音。视觉神经感受到音标符号,能够想起通过听觉神经感受到的相关标准发音,就等于看明白了音标符号;如果还能够将记忆的音标发音,通过口腔正确地发出,就等于掌握了音标的读出能力;如果还能将听到的文字读音分解为各个音节,并写出对应的音标,那就等于掌握了音标的写出能力。

正确地使用音标并不容易,因为音标有两个帮助作用:一个是标注语音语言中的语音,帮助语音语言中语音的发音,帮助形成语音语言;另一个是帮助文字语言中文字读音的发音,帮助形成对应文字的文字读音。

我们不可能借助音标的帮助,一下子就将某个陌生声音提高到“读语音”的作用,这是学习者不可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我们只能借助音标的帮助,将一种声音或者与文字记忆思维连接成为文字读音,或者与表达意思思维连接成为语音。在成为文字读音或语音之后,我们才可以通过另一方面的学习,进步到读语音。

在传统的语言学习模式中,学习者一般都是在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使用环境中学习文字。在这种文字语言学习环境中,就产生了在学习文字的同时,还使用音标去标注文字读音的学习方法。由于人们已经能够使用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进行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或很快就可以自行学会这些语音语言进行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因此使用音标去学习语音的学习方法就变得没有必要,也没有被认真对待过。

但在一个没有语音语言使用环境的生活地方去学习外语时,就面临着如何使用音标进行教学的问题。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传统的方法,将音标主要用于文字读音的学习,那么就会造成现在这种普遍的外语学习问题:看到外语文字能够读出外语文字读音,却可能不知道外语文字的表达意思和无法使用外语语音语言进行思考和交流。

传统的注重文字和文字读音的学习方法,在面对那些能够使用对应文字读音的语音语言的学习者时,其教学效率经常很高。因为当我们在大脑里将文字记忆思维连接已经非常熟悉的语音,形成文字读音时,也就是将语音升级为读语音的时候,大脑里形成的文字语言是字音义相结合的高效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或者是同音系解释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可是,传统的文字语言学习方法,不仅在学习外语时会出现学习问题,而且在学习数理化等科技语言时也会出现学习问题,因为在学习科技文字语言的时候,虽然我们已经知道文字读音,但却不熟悉其对应的语音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大脑里没有形成适用于科技知识的流利的思维语音语言。在学习科技文字语言时,我们经常没有努力去将文字读音升级到思维效率很高的字音义相结合的读语音,只是简单地使用能够思维运用的同音系的语音语言或异音系的语音语言去解释科技文字的表达意思,大脑里形成的科技文字语言是同音系或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同音系或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的思维效率不高,经常无法深入地进行思考,也无法使用语音语言进行深入的交流,处于能听明白和能看明白一些的水平,学习进步就会因为这种思维状态而受到很大影响。严重时,连听和看都会处于基本不明白的程度,最多只能知道文字或语音描述的是哪些学科方面的内容。

虽然人们首先选择使用音标去标注文字读音有其合理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家可以看到,如何从文字读音进步到读语音,并没有什么系统的教学方法,而更多地是依赖学习者自己的天赋。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有许多学校竟然没有外语语音语言的运用要求和运用考试,即使有那么一两回的外语语音语言考试,也是将其考分作为参考。在民间,甚至在教育界,经常有一种文字读音就是语音的错误认识,而这种错误认识出现在教学中时,就会出现许多不完全的教学方式,变成一种效果很差,经常在折腾学习者的教学方法。

大家要明白,即使我们选择使用音标先去形成语音,在学习文字语言的时候,还是会碰到使用音标去标注文字读音,会在大脑里形成思维效率很低的音标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看到文字的时候大脑里会经常出现音标符号和经常需要思考怎样才能通过音标的发音去读出文字读音。我们的大脑经常忙于思考文字读音怎样读,以至没有时间去思考文字真正在表达的意思。

要将低效的音标文字语言进步到比较高的文字语言思维状态,需要对音标文字语言进行“思维智能化”——可以在有音标和无音标之间进行切换思维;甚至通过极端的“思维内科手术”——去音标化,永远不去想音标。在音标完成了它的光荣任务之后,要在音标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基础上,通过文字语言的进一步运用练习,将产生的“文字—音标—音标发音—文字读音—解读文字意思语音语言”的音标文字语言思维状态,变成可以快速思维运用的“文字—文字读音—解读文字意思语音语言”的同音系或异音系文字语言思维状态,或“文字—读语音—读语音表达意思”的字音义相结合的高效文字语言思维状态。

以上说明的文字语言的十种基本思维状态,只是在假定文字表达意思是在大家的大脑里都一样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如果考虑到文字表达意思在大脑里可能存在的不同思维状态,那么文字语言的思维状态就可以继续分为许多种。因为文字不仅可以表达,我们通过各种感觉神经去感受,在大脑里产生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和事物状态的感受意思记忆;文字还可以表达,我们通过大脑的想象,对感受意思记忆进行任意的想象加工整理,在大脑里产生客观世界可能存在和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和事物状态的想象意思记忆。而这些感受意思记忆和想象意思记忆,在大家的大脑里可以有千差万别的不同思维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