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儿护理】新生宝宝身体各部位正常指标,来对照看看!

 zslzxq 2017-01-26

  经过十月怀胎,宝宝终于与妈妈见面了。

  初为人母,如何才能快速识别宝宝是不是身体健康呢?下面,小编就为孕妈妈和初为人母的新妈妈来分享新生宝宝身体各部位正常指标,快来对照看看吧!

身体健康发育指标

  新生宝宝健康发育的标准通常包括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体温、呼吸、脉搏等几个方面。

  另外,新生宝宝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以及对光线、声响的反应,也是评价健康足月新生儿的标准。

  身长:新生婴儿平均身长为50厘米,头长占身长的1/4;

  呼吸:每分钟呼吸40 ~ 44 次,哭闹时会出现呼吸浅、快、不匀等;

  头围:一般在32 ~ 35 厘米之间;


  体温:正常体表温度为36.0℃~ 36.5℃;

  体重:新生婴儿平均体重为3.2 千克,正常范围为2.5 ~ 4 千克;

  脉搏:一般平均120 次/分,最快可达140 次/分;

  胸围:约31 ~ 33 厘米,比头围小1 ~ 2 厘米。

皮肤颜色

  健康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刚出生时为暗红色或微紫,一旦建立呼吸、保暖后就呈粉红色。

  如果宝宝出现了黄疸,皮肤会变得较黄。

头形

  出生前后,宝宝的颅骨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使得他们的头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由于大部分的婴儿选择了头朝下的姿势降入妈妈的骨盆,他/ 她的颅骨就需要适应妈妈骨盆的形状,以便顺利地通过产道,所以,很多新生宝宝的头也就成了“尖头”。


  不过,无须担心,出生后的几天,宝宝的头形会逐渐变回圆形。

  有的宝宝出生时,头顶左右两侧或后方可能会有瘤样隆起,这是由于产程时间较长,头部在妈妈的产道内受到挤压,局部出现充血、水肿和瘀血等情况而造成的产瘤。

  一般在宝宝出生后数天就会逐渐减小并自行消失,不需进行特殊处理。

胎斑

  新生宝宝的背、腰部或者臀部,常常会有淡灰青色或暗青色的色素斑,大小不一,叫作胎斑。

  胎斑无须治疗,一般在5 岁之前,最迟在青春期之前即可消退。


粟粒疹

  新生宝宝的鼻尖、下巴和前额部位可能会出现细小的白点,称为“粟粒疹”。

  这些小白点是由于皮脂腺分泌物堆积所造成,一般在数周后自行消失,千万不要挤压。

囟门

  囟门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窗口,具有前囟和后囟。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囟门较平,如果发现宝宝的囟门明显凸起或是凹陷,应及时就诊。


脱皮

  新生宝宝出生后会出现皮肤干燥、脱皮的现象,通常需要几周时间逐渐缓解,这属于正常现象。

  若满月后仍持续脱皮或合并皮肤湿疹,就要去医院诊治。

胎毛

  胎毛是指新生宝宝出生时身上已经长出的毛发。

  有些宝宝身体上、脸上很少看到胎毛,但也有的宝宝在后背和额头以及耳朵上布满了黑黑的胎毛。


胎便

  胎便是由宝宝吞入羊水中的沉淀物积存形成,是宝宝最早的肠道分泌产物。

  胎便为黑棕色或黑绿色,性状黏稠,正常新生儿多数在12 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2 ~ 3 天内排完,总量约100 ~ 200 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