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中医过敏性鼻炎药方29则

 火蓝锋 2017-01-27

名中医过敏性鼻炎药方29则

编者按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在中医上,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是以本虚标实论说,认为内因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外因多因感受风寒,异气之邪侵袭而致。亦有认为火热是导致该病的病因。近年来,网络上涌现出众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名方”、“偏方”,但真实性和有效性都不得而知。今天,过敏在线(FRK708)小编经多方考证,总结出一份由全国各地名中医开具或验方后得出的过敏性鼻炎中医药方29则,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名中医过敏性鼻炎药方29则

一、清肺脱敏汤(南京 干祖望)

组成:黄芩、桑白皮、枇杷叶、茜草、紫草、旱莲草各10g。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适应证:过敏性鼻炎,或伴化脓性鼻窦炎(有黄浊涕),舌质偏红胖,苔黄,脉洪小数。

另:辨证无误,用药无效,其证顽固,用自拟截敏汤。方药组成:乌梅、防风、柴胡、五味子各12克,甘草8 克。浓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每次药汁中加蜜15毫升。

二、补阳疗嚏汤(河南 蔡福养)

组成:苍耳子6~10g,辛夷10~15g,白芷10~20g,细辛3~6g,党参20~30g,桂枝10~15g,白芍12~20g,黄芪30~60g,白术20~30g,藁本10~15g,鹿角霜10~20g,巴戟天12~15g,炙甘草6~10g,徐长卿15~20g,制附子10~12g,生姜3片,大枣3枚。

加减:脐下隐疼有重坠感或妇女带下者加韭子、芡实;头脑冷痛者加吴茱萸,重用细辛;耳鸣耳聋者加五味子、灵磁石;鼻塞持续而重者加地龙、丝瓜络;鼻涕量多,连连不止者加苍术、茯苓、干地龙;腰膝冷痛或脊背凉楚者加杜仲、鹿角胶、狗脊等。

用法:浸泡30分钟,先武火后文火煎10~15分钟,放凉温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分服。

适应证:温阳补气,疗嚏止痒。用于阳虚鼻鼽。

三、温肺健脾汤(上海 刘福官)

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防风10g,苍耳子6g,辛夷6g,白芷6g,薄荷(后下)6g,乌梅l0g,泽泻10g,细辛2g,附子6g,肉桂(后下)6g,白扁豆20g,甘草l0g,狗脊15g,蝉蜕6g,地龙10g,茜草10g。

用法:水煎分早晚各1次服,每日1 剂。

适应证:变态反应性鼻炎,阳气亏虚,反复发作,病程长,舌质淡,脉虚细。

四、鼻敏汤(湖南 徐绍勤)

组成: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麻黄5g,附子6g,细辛3g,巴戟天10g,淫羊藿10g,苦参6g,诃子10g,白芍10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证:变态反应性鼻炎,肺脾肾虚,早晚易发,或伴哮喘,舌质淡,苔薄,脉沉缓弱。

五、固表止鼽汤(云南 郭兆刚)

组成:生黄芪20g,白术、防风各15g,柴胡、苍耳子、五味子、防已、黄芩、乌梅各10g,生甘草、炙麻绒各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证:变态反应性鼻炎肺气亏虚,兼夹郁热。

六、御风健脾汤(江苏 耿鉴庭)

组成:白术12g,苍耳子7g,黄芪15g,玉竹9g,防风9g,白蒺藜9g,蝉蜕7g,薏苡仁12g,甘草7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适应证:变态反应性鼻炎肺脾两虚证,大便软或稀。

七、温阳祛风汤(湖南 谭敬书)

组成:淫羊藿,锁阳,蛇床子,白蒺藜,白芷,乌梅各10g,枸杞子,桑椹子,白芍药各12g,细辛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温补肺肾,祛风散寒。用于过敏性鼻炎,证属肺肾虚寒者。

八、冬病夏治方(湖南 谭敬书)

组成:白芥子2份,延胡索、甘遂、白芷、细辛、制川乌、制草乌各1份。

用法:研粉,过80目筛,以生姜汁调成糊状。取一定量摊于5×5cm纱布块上,药糊面积直径为3cm,于药糊表面撒一薄层肉桂粉。敷帖穴位:大椎、肺俞(双)、膏肓(双)、肾俞(双)、膻中,胶布固定,每次敷帖时间4~6小时,7~10天1次,3次1疗程;或于当年夏季头伏、二伏、三伏日,上午贴,保持 4小时以后可除去,连续贴三年。

适应症:本法可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抗变态反应的功能,可预防与减少、减轻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对患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单纯性白带增多症等属虚寒体质者,亦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九、加味桂枝汤 (北京 葛英华)

组成:炙甘草10g,党参10g,桂枝3g,麦冬10g,生地黄10g,火麻仁10g,阿胶10g,生姜2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外用滴鼻剂。上方连服12剂而愈。

适应症:头痛鼻塞且痒,喷嚏、流清涕,心慌心跳,大便略干,小便正常。下鼻甲轻度水肿,左侧鼻粘膜苍白,鼻底有清水样分泌物。舌正,苔薄白,脉细。证属心之气血不足,肺虚营卫不和者。

十、化瘀益气汤(天津 林文森)

组成:黄芪30g,当归、赤芍药、香附、泽泻、路路通各15g,乌梅、石苇、防风、甘草、柴胡、三棱、莪术、红花、辛夷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加减共服24剂而愈。

适应症:晨起鼻内刺痒,打喷嚏,伴鼻塞,平时遇冷热亦发。易出汗。检查见下鼻甲大,表面尚光滑,轻度水肿,鼻粘膜呈灰兰色,唇粘膜稍紫,面色暗晦,舌淡有齿痕,脉细。证属肺虚血瘀。

十一、芪术汤(广州 王德鉴)

组成: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甘草8克,苍耳子12克,辛夷12克,白芷12克,菊花12克,木通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肺气虚汗型。症见鼻痒、打喷嚏、比赛流清涕,晨起稍遇风寒便发作,气短、见风怕冷,动则易汗。本方适用于营卫不和,肺气虚寒所引起的过敏性鼻炎。

加减运用:如症见腰疼痛,手足冷者,加山茱萸12克,熟附子15克;血虚者,加何首乌25克;头痛加川芎10克,牛膝15克;喘者加紫菀12克,熟附子15克。

十二、辛黄汤(江苏 张赞臣)

组成:薄荷(后下)3克,防风、桔梗、辛夷各4.5克,黄芪、白术、牛蒡子、百合、南北沙参、蒌皮根各9克,前胡6克,石菖蒲、甘草各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症见间歇性鼻不通气,咽干,易伤风感冒,常流清水样鼻涕,苔薄,脉细涩。

十三、去敏鼻舒汤(山东 刘乾和)

组成:党参1.5-30克(或人参6克),炒白术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黄芪15克,干姜6克,熟附子10克,姜半夏9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发作时症见打喷嚏,流水样鼻涕、鼻塞。检查鼻腔黏膜呈苍白改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加减运用:若在发作时或有预兆者,可加用炙麻黄6-9克,细辛(后入)3克,桂枝5克;若见上焦有火,可加用黄芩10克,鱼腥草3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停用干姜、熟附子;若见脾胃虚寒明显者,加大干姜、附子用量,加桂枝3-5克。

十四、升陷塞流汤 (广东 余增福)

组成: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补骨脂10克,山茱萸15克,薏苡仁12克,辛夷6克,炙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见鼻塞鼻胀,喷嚏频发,鼻涕清稀或黏白,嗅觉减退,双下鼻甲肿胀,色苍白或灰暗,鼻腔有清稀黏性鼻涕。平素头昏,神疲气短,怯寒,四肢困倦,胃纳欠佳,大便或溏。舌质淡或淡胖,舌边或有齿印,脉濡弱。

加减运用:伴鼻息肉者,可选加车前子、泽泻、海藻、浙贝母、瓜蒌仁、海浮石、法半夏以利湿,祛痰散结。鼻塞较甚者,可选加细辛、桂枝以温通鼻窍。喷嚏特多者,可选加地龙、蝉蜕、蛇蜕以止痉镇嚏。鼻涕量多者,可选加五味子、金樱子、诃子、乌梅等以敛肺止涕。

十五、加味苍耳子散(河南 李振华)

组成:苍耳子10克,辛夷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薄荷10克,川贝母(或浙贝母)10克,淡豆豉10克,菊花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祛风开窍,活血通络,对一般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均有效。

加减运用:对于水气者,可加黄芪20克,薏苡仁30克,茯苓15克;如有恶风畏寒等症状,可加桂枝6克;如早晨或有时鼻流黄色黏液、额部时痛,为风寒郁而化热之兆,宜加连翘12克,金银花15克(如果黄涕较多,可加生石膏15克和泻白散,以增加清肺的作用)。

十六、苍芷通鼻汤 (温州 夏岳文)

组成:辛夷3~6g,苍耳子5~8g ,白芷5~8g,薄荷3~6g,桔梗3~5g,蝉蜕3~6g,连翘10g,白茅根10~15g,白芍5~10g,黄芩5~10g,浙贝母5~10g,天花粉5~10g,桑白皮5~8g,甘草3~5g。

用法:每日1剂,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煮约10~15分钟,煎2次,分2次服,10天为一个疗程。

适应症:用于小儿各型慢性鼻炎及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源性咳嗽,即中医学属于小儿鼻窒、鼻渊、鼻鼽等疾病。症见:鼻塞流涕、鼻痒不舒、打喷嚏涕水样,或涕脓样不易排,头痛头胀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亦用于小儿感冒以鼻阻塞、打喷嚏、流鼻涕,或鼻涕倒流咽部引起咳嗽为主要症状者,一般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加减应用:鼻阻塞严重加路路通6~10g,头胀头痛加藁本3~6g、蔓荆子5~10g;热重涕黄加金银花8~10g、菊花5~10g;气虚涕清加茯苓5~10g、白术5~10g;涕脓样加薏苡仁10~20g、山甲3~5g;鼻腔干燥加生地5~10g、麦冬5~10g;伴咳嗽加枇杷叶5~10g 、瓜蒌皮5~10g。

注意事项:症状明显改善应及时配合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六味地黄丸之类以善后。用药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居处常开窗,及时添减衣被,避免接触粉尘和有害气体、空气污浊环境;平时多喝水,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刺激性及油炸煎炒食品。

十七、鼽鼻散,亦名“四桂麻辛苍防汤”(河南 刘茂林)

组成:党参30克,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桂枝10克,炒白芍30克,炙麻黄8克,细辛5克,辛夷10克,苍耳子12克,防风10克,炙甘草8克。生姜3~4片,大枣5~6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5小时左右各服一次。

适应症:鼽鼻(过敏性鼻炎和大部分慢性鼻炎)。中医辨证多属脾肺气虚,营卫不和,风寒湿侵袭,肺窍不利之证。

加减运用:头痛者,加川芎15克,白芷15克,藁本10克;清涕不止者,重用苍耳子至15克,加乌梅15克,五味子10克;恶寒怕冷汗出恶风者,加生黄芪30克~60克,鹿角霜20克,炮附子8克;鼻塞严重者,重用炙麻黄至10克,细辛至8克,辛夷至12克,加炒荆芥10克。

十八、运脾汤(甘肃 王自立)

组成:党参10克,白术30克,茯苓10克,佛手10克,枳壳30克,石菖蒲15克,炒麦芽15克,仙鹤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因脾虚失运而导致的过敏性鼻炎。脘腹胀满,食少纳差,呕逆,便秘,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

加减运用: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中虚有寒者加高良姜、香附,阴血亏虚者加当归、白芍,气滞明显者加香附、砂仁;兼有痰湿者加半夏、陈皮,湿盛苔厚腻者去党参加苍术、厚朴,有郁热者加浙贝、连翘、黄芩,有便秘者在重用白术、枳壳、炒麦芽的基础上,酌加郁李仁、肉苁蓉、槟榔、大黄;若肝郁犯胃而泛酸者加浙贝、黄连、吴茱萸,食积呃逆者加鸡内金、生姜,痰积者加瓜蒌、浙贝;久病入络者加莪术、川芎、郁金。

十九、 益气祛风摄津汤(湖北 朱祥麟)

组成:黄芪15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苍耳子10克,柴胡10克,半夏10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当归6克,细辛6克。

用法:7剂,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

适应症:晨起鼻痒、喷嚏频作、流清鼻涕,鼻鼽。

二十、升阳祛霾利窍饮(江西 谢强)

组成:升麻6g,葛根12g,炙黄芪15g,熟附子6g,肉桂3g,菟丝子9g,白芷6g,石菖蒲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慎进生冷、鱼腥食物。

适应症:用于耳眩晕、耳聋、耳闭、脓耳、鼻窒、鼻渊、鼻鼽、喉痹、喉喑、乳蛾、口疮、目翳、目障,属脾肾阳虚、阴霾蒙蔽清窍之虚性病证者。症见五官不利、头重身困、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脘痞纳差、大便软烂、小便清长、舌淡苔腻,脉细弱或沉迟;以及梅尼埃病、感音神经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声带炎、慢性扁桃体炎、复发性口疮、角膜斑翳、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见上述症状者。

加减运用:本方可作为治疗脾肾阳虚、阴霾蒙蔽五官清窍虚性病证的基本方。眩晕呕恶者,加藿香梗、姜半夏、五味子;耳聋、耳鸣、头晕者,加磁石、黄精、五味子;耳闭头困重者,加佩兰、香附、郁金;脓耳日久,脓液稀薄者,加苡米仁、覆盆子、干地龙;鼻窒塞日久,香臭难闻者,加桂枝、白芍、杏仁、田七;鼻渊浊涕多,头晕者,加干地龙、覆盆子、川芎;鼻鼽,喷嚏频作,清涕长流者,加覆盆子、金樱子、五味子;喉痹乳蛾,咽肿隐痛、哽哽不利、咳嗽胸闷,加绿萼梅、红花、橘络;喉喑,声嘶日久、喉肿隐痛、咳嗽胸闷,加木蝴蝶、橘络、诃子;口疮难愈,此起彼伏、疼痛难忍,口淡不渴,加五倍子、干姜、五味子;目翳目障日久,视物昏矇模糊者,加谷精草、僵蚕、川芎。诸病阳虚甚,手足难温、大便不成条者,加补骨脂、紫河车、红参。

二十一、桂枝汤加味治过敏性鼻炎(山西 王金亮)

组成:桂枝9克,炒白芍15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葶苈子12克,蝉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服5~10剂可明显见效或痊愈。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症状多见鼻内发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头涨闷等。

二十二、扶正止鼽汤(上海 张重华)

组成:黄芪15g,炒白术9g,防风9g,丹皮9g,蝉衣9g,仙灵脾12g,煅牡蛎30g,山茱萸肉9,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适应症:补肺温肾,益气固表,祛风散邪,收敛固涩。用治鼻鼽(过敏性鼻炎)。

二十三、固表通窍汤(广州 邓铁涛)

组成: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白芍各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鼻鼽)。

加减运用:方中五爪龙如缺,可用黄芪15克代。

二十四、抗敏护卫汤(湖北 张梦侬)

组成:生黄芪、炙黄芪各12克,党参、北辽参、龙牡粉各15克,当归、白芍、焦白术、炙甘草、茯苓、熟附片各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上药用开水浸泡10分钟,用小火熬2小时,每日1剂,日服3次。一般服3剂,最多10剂即获痊愈。或可连服5~10剂。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

二十五、辛蒲汤(河北 谷志平)

组成:生黄芪20克,白术、防风、当归、辛夷花、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白芍15克,细辛3克,蝉蜕、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

加减运用:恶风怕冷、自汗,重用黄芪至30克;头痛,加白芷10克;黄脓涕,加黄芩10克,败酱草20克。

二十六、自拟鼻炎吹鼻效方(上海 董淑六)

组成:鹅不食草、辛夷各30克,白芷、薄荷各15克,苍耳子60克,冰片1克(后入)。

用法:将上药共研极细末。再加冰片,同研。每取本散少许吹鼻,日吹二三次,不间隔。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效果颇著。凡症见头痛鼻塞、流涕等症者均可用之。

二十七、益气养肺汤(西安 张晓峰)

组成:黄芪25克,炙甘草6克,党参15克,白术、当归、白芷、天麻、五味子、苍耳子、乌梅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适应症: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型。症见鼻痒、鼻塞较重,继而喷嚏,鼻涕清稀或枯白,淋漓而下,嗅觉迟钝,鼻腔粘膜苍白或灰暗,双下甲粘膜肿胀明显,鼻腔内有清稀或粘性涕,平素常感头重头昏,神疲气短,畏风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边有齿痕,舌质苍白,脉浮缓。

二十八、郭子光过敏方(成都 郭子光)

组成:防风15~20g、蝉蜕15g、丹皮15g、地骨皮20~30克、白鲜皮15~20g、生地15~20g、白蒺藜15g、银花20g、连翘15g、甘草5~10g。

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过敏性皮炎、鼻炎等。

加减运用:过敏性鼻炎,风多于热者,可去银翘,酌加桂枝、白芍;自汗则加黄芪、五味子;治各种过敏性皮炎、荨麻疹,尤须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结燥者,加大黄10克另泡服,便通后停服。

二十九、抗敏通窍汤(上海 朱瑞群)

组成:乌梅9克、防风9克、甘草5克、细辛3克、白芷6克、川芎6克、苍耳子9克、莘荑6克。

用法:喷嚏、鼻塞、流涕、咳嗽,甚则头痛、眩晕、低热等。临床上以过敏性鼻炎和慢性单纯性鼻炎更为多见。前者属于中医的“鼻鼽”范畴,表现为晨起喷嚏连声,流清涕,患者因鼻痒而时常揉挤鼻子,鼻粘膜水肿,苍白或浅紫灰色。后者属于中医的“鼻窒”,表现为长期反复鼻塞,流涕粘稠,鼻粘膜暗红肿胀,鼻涕向后流入咽喉,可引起鼻咽炎及中耳炎。

加减运用:如咽红肿痛者,加牛蒡子、僵蚕、玄参、青黛;如咳喘气急者,加炙苏子、葶苈子、黄芩、地龙;如流涕黄浊者,加鱼腥草、黄芩、桃仁、红花;如缓解期患者,加红花、桃仁、当归、白芍、熟地。

名老中医干祖望曾说,有一类病情顽固的过敏性鼻炎病人,他每服第一次的方药,十分有效,但原方再进,再也没有疗效了。换上一个医生,第一剂也特别有效,原方再进,又毫无改善了。这种情况《医门补要》称为“戏药”。应付的唯一办法,就是每诊换一次方,不要认为有效之方而舍不得改换新方。同样,以上的药方也仅对大家起到参考作用,病人应该根据医嘱与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与加减。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医学同道对此29则药方进行讨论、分析与补充,也请使用后有效的病人朋友留言进行经验共享(过敏在线咨询:FRK708),为减轻更多过敏性鼻炎患者痛苦与推进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进步做出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