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世间万物皆有起因,也必有其果。行善会有善报;作恶会有恶报。行善者,福泽子孙;作恶者,殃及后代。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下面我们就以历史为鉴,来看看到底是不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一 陈平六出奇计,终定汉朝,处惊涛骇浪之中,犹弄潮如初,其全身而退的谋略令人感慨不已。此人多次处于危困之境,却总能化险为夷,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他最成功的就是成功地保全了自己 ,但他深知天命 ,最后说:我多阴谋 ,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 ,亦已矣 ,终不能复起 ,以吾多阴祸也。”这一句带有明显的宿命色彩,在他临终总结自己的一生时,发出了由衷地感叹:“我这个人好阴谋,犯了道家的大忌。我的子孙必定不能兴旺,都是因为我的阴祸。” 不过后来的事实正如陈平临终而言。根据史书记载,陈平的后人没过几代爵位就被削掉了。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子共侯买代侯。二年卒,子简侯恢代侯。二十三年卒,子何代侯。二十三年,何坐略人妻,弃市,国除。意思就是陈平的后代世袭了三代诸侯,后来由于子何欺辱人家妻子而家族被贬为平民,之后再也没有记载了。 二 《史记》记载,项羽因为害怕已经投降的秦军发生叛乱,于是夜晚突然袭击秦军营帐,将二十万秦军降卒击杀,坑埋于新安县城的南部。新安坑杀降卒,使项羽失去了秦国人心,断绝了项羽入关以后在关中立足的可能。新安坑杀降卒,埋下秦国人民仇恨项羽的种子,使秦国军民从此敌对于项羽。 在尔后的楚汉战争中,秦国军民死心塌地跟随刘邦与项羽血战死斗,关中成为刘邦稳固的根据地,秦人秦军成为汉军的主力部队,归附刘邦的秦军将士们最后追击项羽至乌江岸边,将项羽分尸斩首。像项羽这般英雄人物却死于非命,那年他才三十一岁。 三 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最卑劣最下流的刑罚,莫过于对女性施以裸刑了。在“穿衣文化”的世界观形成后,中国人便开始以裸体为耻了,裸刑处决在夺去犯人生命的同时也在贬低他的身份,侮辱了他的人格。 晚清的俞樾记述过这样一件事:某县令年方少壮,为人轻浮,最喜欢谈论桃色新闻,他审理案件,发现有涉及妇女闺阃方面内容的,就故意牵扯,定为奸情,然后将妇女裸体行杖。后来他因贪污罪被处死,家产被籍没,妻女流落为娼,有人说这是他裸杖妇女的报应。 四 俗话说,损人一千自损八百,损人害己的招数终究会落下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后果。总而言之,历史的因果,种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