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8 罗马共和:罗马的考验

 牛人的尾巴 2017-01-27

 罗马共和:罗马的考验

   2009-06-28 12:52 星期日
  通俗地讲,汉尼拨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大英雄。坎尼战役的胜利,加上那次大胆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行军,奠定了汉尼拨在西方历史上大军事家的地位。但是给英雄成就垫底的,是众多士兵的鲜血生命与他们家人的哀伤痛悲。坎尼战役的伤悲,大多得由罗马人来承担:当天战死沙场的罗马士兵,就有近五万人,其中包括一位指挥战役的执政官和八十位随军作战的元老院成员。惨败的消息传回罗马,城内一片哀戚。最惨的豪门家庭中,父子都死在战场上,留下的寡妇急着与家中的奴隶共忱,只为着能怀上一个男孩,将来可称为遗腹子,继承家中的香火。
  
  与我们以前讲到的犹太人相似,宗教也在罗马人对战争结果的理解上占了很大的分量。战败意味着他们得罪了神灵,受到了惩罚。许多贵族家庭的主妇们流着眼泪奔向神庙,按照罗马的习俗,解下她们的长发擦洗庙堂的地板与神像,以求得神灵的宽恕。罗马官员们与元老们也在寻找各种征兆,看看他们到底是怎样得罪了神灵,如何补救。Livy所写的罗马史中,记叙了这些年中许多怪异的狂风雷暴,显示的也是神灵的不满。与此相应,祭祀仪式越做越大,程序规定越来越严格,为罗马得胜还愿的许诺也越来越多。元老院更是下令,将当时不幸在城中的一对希腊夫妇与一对高卢夫妇绑下,采用已经很久没有使用的牺牲活人的祭礼,来平息神灵的怒气。
  
  但是震惊之下的罗马,却没有被震垮。失败的痛苦,反而平息了罗马城内的纷争,促使大家齐心协力来应付这场空前的危机。开战前罗马曾有过很明确的战略布署,两个执政官,一个领军前往西西里,为登陆北非做准备。另一个则带队奔赴西班牙,扫清那里的伽太基部队,为登陆北非除去后顾之忧。汉尼拨出其不意地入侵意大利,完全打乱了罗马的布署,把意大利变成了主战场,而且让罗马屡战屡败。坎尼战役的惨败,让罗马重新找到了战略焦点。贵族元老们所倡导的,避免与汉尼拨正面交锋的拖延战术,虽然说起来显得怯懦,到此时已经是不得已之下必须采用的方法。汉尼拨这根扎在身上的刺,虽然让人难受,却必须容忍下来。
  
  汉尼拨虽然在坎尼大获全胜,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伽太基在战略上的不利地位。他虽然有四万兵马,但是人数上远远比不上罗马可以动员的二十多万军力。西地中海的航行,也依然在罗马的掌控之中。汉尼拨原本希望的,是他在意大利的几场胜利可以动摇罗马的盟邦体系,造成罗马盟邦的反叛。他对捕获的盟邦战俘,总是格外的优待,很快就将他们释放。还让他们回去传话,汉尼拨不是来与他们作对的,而是想把他们从罗马的统治之下解放出来。这些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北部波河地区的塞尔特部落从一开始就愿意加入他的行列。只是后来汉尼拨率部南下,打到靴底的部位,希望能得到伽太基从北非由水路送来的增援,却因此与塞尔特部落断了联系。意大利南部,原来多半是希腊城邦,也是罗马比较新近才征服的地区。坎尼战役罗马惨败之后,的确有许多南部城邦拉起反旗,加入汉尼拨的行列。可是他们却担心日后罗马的报复,一心想着多保存些兵力,不愿为汉尼拨的征战作出什么贡献。而罗马又不断派兵骚扰这些城邦,以至他们反而成了汉尼拨的负担,要为他们的防守忙得东奔西跑。
  
  罗马盟邦的核心部分,在意大利中部,特别是它周边的拉丁地区。这一地区,最为体现了罗马盟邦体系的坚固。尽管在战争开初几年,罗马吃了好几次败仗,中部的盟邦却没有一点动摇的迹象,依然为罗马出兵、出钱、出力。汉尼拨从北边打下来的时候,曾经路过这一区域,所到之处,每一座城门都是对他关得死死的。据说坎尼战役之后,曾经有部下建议汉尼拨,趁势攻入中部,直取罗马城。而后世也有许多做在沙发上的战略家,感叹当初汉尼拨如果敢大胆进军罗马,那么历史必定改写。只是这种感叹,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汉尼拨的兵力远不如罗马。他虽然可以做到每战必胜,却无法做到所向披靡。他打胜仗,是因为知道如何挑选有利的时机与地势,来达到以少胜多。在半岛中部,到处都是罗马坚定盟邦的环境中,他其实没有取胜的机会。更何况在没有火炮的古代,攻城本来就是一件既费时间又费力气的苦差事,而汉尼拨带着部下翻山越岭的大行军之后,连基本的攻城机械都没有。
  
  ============
  
  


  
  图2.19:古代西方战争中常用的两种攻城机械。左边的攻城塔,窗口处绑着的是活动跳板。塔身差不多有城墙那么高,底下装有轮子,可以推到城墙边,然后将跳板放下,攻城者从上边往对方城墙上跳。右边显示的是掷石机,用转矩所造成的张力,将石头弹出去,像是一个大弹弓。类似这些装置都相当笨重,汉尼拨在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行军中无法携带。
  
  ============
  
  罗马对汉尼拨采取回避的游击战术之后,反而让汉尼拨失去了战略焦点。他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半岛的南部,忙着为那些反叛罗马的城市加油打气,同时等待伽太基从海上给他送来增援。可是第一次伽太基战争之后,伽方海军元气大伤,因而海上来的增援是只听雷声响,不见雨点落。与此同时,伽太基还在西西里、撒丁岛、甚至属希腊范围的亚德里海东岸煽风点火,鼓动对罗马的不满或反叛。但是,罗马只要能够维持住它在意大利中部的联盟系统,总是可以动员出别人无以匹敌的人力物力,应付各地的挑战。
  
  这其中西班牙的战略地位最为重要。汉尼拨走后,这里还留有伽太基的不少部队,不但可以牵制罗马对北非的入侵,还有再来一次大行军入侵意大利增援汉尼拨的可能。公元前218年,第二次伽太基战争打响的时候,罗马就派兵前往法国南部的马赛,原本准备在那里与汉尼拨遭遇,却没想到汉尼拨领兵跑进了阿尔卑斯山。这支罗马部队随即开往西班牙,开始了在那里的征战。虽然第二次伽太基战争中意大利有过好几场著名的战役,但是战争的胜负却是在西班牙见分晓。在前后十二年的征战之中,西班牙战场还为罗马贡献了第一位像点模样的将领,西庇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