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在家待久了就开始心痒痒想要离开?

 天地人和w 2017-01-27

一到春节前,家乡就像突然加大引力的磁场,让人回家的心变得格外强烈,心里盘算着如何好好地利用这短暂的春节陪家人,找朋友叙旧,治好味觉的相思之情……回家成为一种仪式,让人卸下疲惫和委屈,更换电池后重新出发。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突然发现家乡不再那么让人熟悉,反而有点陌生。也许是经常走过的路上突然多了一座桥,上学时候总是光顾的小吃店忽然不见了踪影,那些凭空多出来的和莫名其妙不见了的事物,让人在记忆中找不到位置安放。

曾经觉得见多识广的亲戚,在饭桌上抿了几口酒开始话变得多起来,嘴里冒出的故事连标点符号都没变。他们口中那些向往的故事成为了听腻了的老调重弹,以前的尊敬和崇拜慢慢褪色,渐渐被不耐烦和鄙夷所重新上色。

我们习惯把父母在的地方称之为家,那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却在每一次回家变得陌生,我们逐渐成为偶尔停留几天的客人,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充满了隔阂,接受完款待以后匆匆忙忙逃离。

经常抱怨放假的时间太短,却又在回家的时候庆幸,幸好放假时间不长。

1.

○  待在北上广的人大多想要留下来。其实说不出这个城市有多好,压力大空气还不   好,只是想到回家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就觉得绝望。

人的见识像是一个可以无限放大的有弹性的器皿,每天被所见到和经历的事情撑大,这个器皿一旦撑大便没办法缩小到原来的容量。

一个人的比较水平和标准会因为见识的增长而提高。当你见识过好的,你就难以忍受差的了。甚至,你才知道原来那就是差的。

以前去市里最好的影院看电影觉得又大又享受,后来回家再去看,却发现原来这个影院怎么那么小。

好像变得挑剔了,印象中很多“好”东西变得不怎么样,但实际上,东西没变,只是对它的评价和感受变了。

2.

○ 在舒适的环境里待久了,会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错觉,你在享受的同时停止了生长。

回家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松垮的。能坐着绝对不会站着,能躺着绝对不会坐着。整个人变得很懒散,除了今天吃什么,电视剧放到几集了,好像没有其他什么能够引起自己的兴趣。

不得不承认,回家的生活是安逸,没有压力的。但是这种安逸,时间久了除了会让人发胖,也会让人懈怠,变得懒散,不思进取。

有时候压力是进步的助推器,为人们的成长提供了可能性。在大城市里,为了拿更高的薪水,不得不精进自己的专业领域,学其他技能,或者发展别的副业。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虽然在大城市加班有压力是常态,但是每天都感觉自己在向上生长。

3.

○ 有时候“冷漠”是另一种关怀,得以从繁杂的人际关系中解脱出来,免于被催婚,被催生,被打听工资是多少……

大城市给人一种冷漠的印象。没来到上海之前,听朋友说,“上海是个即便你蹲在地上大哭也没有人会来问你怎么了的地方,大家行色匆匆,没工夫关心你在做什么”。

你从来不知道对面的邻居叫什么,但同时也不用打招呼寒暄。复杂的人际交往虽然能带来温暖和关怀,但也让人觉得束缚和疲惫。

人与人保持着恰当的距离,礼貌地微笑,有分寸地社交。不怎么关心别人的私生活,也可以不用被刨根问底向别人交代自己的私生活。

对于某些少数群体而言,可以在大城市喘一口气。不用忍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也不用扭曲自己,这里允许你的不一样。

我不是在推崇大城市有多么好,家乡多么不好。如果你享受家里的悠闲,就不要听那些“奋斗”、“拼搏”的鸡汤,如果你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就不要束手束脚怕这怕那。

痛苦的不是你待在了大城市或者家乡,而是明明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却留在了家。

就像蔡崇达曾在《月亮和六便士》的书评里说过:如果不忠于自己的内心,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开心。所以要生活得更好,得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诚实地努力对待自己的人生。

很多来大城市的人,应该都在心里问过自己,能不能在这里长久地待下去,如果最终都要离开这个城市,那么来这里又有意义呢?

因为在这里,你能看到人生中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你会发现人生不是平面,除了A面,还有B、C、D面,所以除了回家考公务员这条路,其实还有其他更多的选择。

大城市提供给你无限次试错的机会,它不保证你会成功,却可以在你第n次跌倒后,给你第n+1次机会。

文/Juno

首发/果麦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