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论太极弓步的方法与纠正

 游神2005 2017-01-27


 1,        正确步形:

1)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前腿屈膝,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尖绝对不能超过脚尖,膝尖脚尖同向正前方,脚掌完全着地,立身中正,松垮下沉,人体重力着地重量约70%

2)后腿微屈前蹬,脚掌完全着地,人体重力着地约30%,脚尖内扣向前倾斜45度,膝尖脚尖同向。

3)两脚横向距离约与肩同宽。

4)重心适中,臀部高于膝盖。

                                     

2,  错误步形:

(1) 膝尖超过脚尖,膝尖脚尖不同向,脚掌未完全着地,脚掌无内扣,脚底着力不匀,偏重或偏轻。

(2) 后腿过屈或全直,脚掌未完全着地外侧浮起,人体重力着地偏轻,脚尖大于45度,膝尖脚尖不同向。

(3) 两脚横向距离偏窄偏宽。

(4) 重心偏低,臀部等于或低于膝盖高度。

                            

3,  纠正方法:

(1) 膝尖超过脚尖,人体重力未能导向地面,压到膝盖上,膝盖容易受伤,是身体前倾所致,因矫正身姿,立身中正,后移坐沉,膝盖紧张自可放松,小腿垂直于地面。

(2) 膝尖脚尖不同向,膝尖内撇或外撇,脚掌外侧或外侧浮起,是立身不正所致,因矫正身姿,鼻尖膝尖脚尖同向正前方。

(3) 后腿过屈,是前胯未松或后脚外撇大于45°,致身体重力后移的双重,因松前胯或后脚外撇调整到45°使身体重力前移,达到前腿坐沉后腿前蹬正确步形。

(4) 后腿全直,是后胯未松或后脚外撇小于45°,致身体重力前倾的双重,因松后胯或后脚外撇调整到45°使身体重力后移,达到前腿坐沉后腿前蹬正确步形。

(5) 两脚横向距离偏窄,双脚掌外侧会浮起,双髋不能放松,导致人体重心左右不稳,出现双浮。主要是抱球转身时,髋关节未放松就急于走步的原因,或转腰幅度过小所致。应在髋关节放松后再迈步,或控制转腰幅度。

(6) 两脚横向距离偏宽,就会出现双脚散漫,导致人体重心前后不稳。主要是抱球转身时,实脚掌为内扣就出虚脚的原因,或转腰过度所致。因实脚内扣后再转腰,或控制转腰幅度。

(7) 重心偏低,出现双浮,身体重力不能沉与脚底。是拳架过于张扬,后膝盖软榻所致。因提高拳架,后脚拉直到微曲,臀部不可等于或低于膝盖高度,才能坐沉和好觉有蹬力。

4,        讨论:

对于弓步前脚的小腿是否要完全垂直于地面问题,网上有主张小腿完全垂直于地面,和容许有微前倾的不同论点。

(1) 主张小腿完全垂直于地面的理由是:小腿是下盘的栋梁,应顺应地球引力完全垂直,上身重力才能完全导向地面。

(2)  主张容许小腿有微前倾的理由是:只要膝尖为超出脚尖,不失重心,保持合力导向地面还是可以的,有的大师也是这样行拳的。这也好比吴式太极拳的“斜中寓正“的道理有些相似。

(3) 前几天我在“第八届世界永年太极拳联盟教练及高级提高班”现场看了付清泉老师表演,也确实是膝盖前倾的,便产生了对“小腿完全垂直于地面”论点的动摇。

(4) 这几天我用“小腿完全垂直于地面”和“小腿有微前倾的”的方法和人推手体验,进过反复试验,感觉还是“小腿完全垂直于地面”相对有效。

(5) 就本人有限水平和观点认为:应该是“小腿完全垂直于地面”更为科学,也许是大师们功夫上乘,已经是“无拳无架”的境地,我们初学者还是规规矩矩的用“小腿完全垂直于地面”的为妥,学拳要认真,真正有功夫了,能达到“无拳无架”的境地,才可随心所欲也不在乎了。毕竟大师们内在的功夫,不是我们初学者能看透的,学拳不能学偏,还是规规矩矩的为好,特别是杨式太极拳。

(6) 学拳要学基本功,所以这也是我不厌其烦的反复写作和大家讨论基本功,中正安舒、弓步猫步的原因,希望对初学者有益。


王武真微信号:wwz185003886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