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桶效应与团队精神

 shelbypf 2017-01-28

一滴水只有溶于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一个集体才能更有力量。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这才是当今世界的生存之道。只有“融合”才能造就一支高效率、富有战斗力和竞争力的队伍,才能使一个团队立于不败之地。

在团队里,木桶效应能启发我们对团队建设重要性的思考。决定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成员。因为,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另外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假如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一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木桶效应与团队精神

木桶与企业的共同之处,也就是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劣质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水平。因为,最短的木板对最长的木板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战斗力,从而影响了整个系统的统合实力。

一个团体,不是靠在某一方面的超群和突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而是要看整体的状况和实力,是否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常常取决于它是否存在突出的薄弱环节。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

一个公司的管理层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分公司、一个营业部也是一个团队,整个公司就这些诸多团队的组合。换句话说,一个公司是一个大的团队,协调公司内部各个团队之间不尽相同的团队文化。这种整合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统一思想,就是强化凝聚力,就是“十双筷子抱成团”,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有足够的战斗力。

木桶效应应用于企业,直观的说,是要补齐短板,但在补短板的同时,也要注意组成木桶各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而企业要想让内部各团队紧密融合,就需要统一思想,强化凝聚力,就需要“团队精神”。

木桶效应与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并不等同于“团结”精神,可以说“团队”比“团结”的含义丰富得多。“团队精神”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并非某一种具体的精神,而“团结”则是指一种具体精神。团结是点,团队则是面,两者是点与面的关系。“团队精神”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还有“互助”“协作”“竞争”等具体精神,而“团结”精神仅仅是“团队精神”的一个枝叶。

“团队精神”的实质是一种英雄集体主义,它的目标结果为:共同进步;它的目标实现方式为:集合众智、相互协作、共同奋斗。而“团结”意为“联合”,仅有其中“共同”的含义。当然,“团结” 精神是“团队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团结”也是一个团队之所以称之为团队的必然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