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初一大拜年,开门迎福啦!

 源源不断 2017-01-28



辞去了旧岁,迎来了新年,初一一早,在此起彼伏的开门炮仗中,人们释放着迎新的喜悦,大街小巷、十里八乡变得人潮涌动,到处都是鱼贯而入的欢乐和蓬勃而出的喜庆。


对于重家族、重宗亲、重血缘的中国人来说,正月初一的大拜年是新年中的头等大事。



跟着乡愁看年俗!

这年味就越来越浓了……





最浓烈的新春祝福

[拜大年] 


古时候,祭祀仪式上,人们向神灵表达自己的礼敬,就采用跪拜这种庄重的礼仪。到了汉代时期,演变成人与人之间的新年祝贺的礼制。在河北、山东、宁夏、甘肃等地,许多村落还保留着这种跪拜的拜年方式。作为儿孙,在新年的第一天,双膝着地,匍匐而拜,向祖先的神灵祈求长辈平安健康,可以说,这既是在表达感恩的心情,更是在呈现孝道的文化!对于老人们来讲,这个跪拜也是他们最在意、最欣慰的家庭礼数。

拔得头筹 祈盼幸福

[抢头香


绵延2000多年的中国年文化中,初一人拜神这一古老习俗在民间依然得以留存。中国人拜神的方式有很多种,上香、敲钟、摆供等等,不过正月初一这一天,最有特色的拜神方式就是抢头香。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抢头香有着抢得先机、拔得彩头的寓意。谁要是能在新年把第一炷香插在庙里的香炉里,就意味着福落到了谁家。

勤劳圣洁的民族习俗

[抢鲜水] 


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不同的中国年俗。在云南大理,这里的白族同胞在正月初—这一天要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抢鲜水,为此很多家庭从天不亮就开始准备。


每家每户把“抢”来的“鲜水”挑回家后,便用它来熬姜汤、煮汤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月初一的早餐做好后,家人会请老人们先上座。年轻人手拿托盘,把一碗碗用姜汤冲的米花茶,恭恭敬敬地送到长辈手里,热气腾腾的米花茶,在寒冷的冬日,不但带给人浓浓的暖意,同时也带去了春节的问候。

肃静的新年第一餐

[素饺子] 


正月第一顿饭“不动荤”意味着不动怒,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能过上“肃静”日子,因为过去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难免有口舌之争,影响了家庭和睦。家里的长辈,为了“肃静”过日子,祈盼“家外无官司,家内无纠纷”,所以讲究大年初一要吃素馅饺子,希望一年到头都清静,能够家和万事兴。

祈盼新年五谷丰登

[黄粿]


大人们为做黄粿而忙碌着,孩子们则眼巴巴地望着,等着做好之后能趁热吃个新鲜,在当地的习俗中,第一块做出的黄粿是不能吃的,人们要用它来祭祀祖先,祈求新年里五谷丰登。而之后新鲜出炉的黄粿则成为了人们争抢的对象。



制作一次黄粿,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做黄粿的这户人家要在晚上宴请前来帮忙的村民,点上一挂鞭炮,制作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杯盏交错中,有着村民间互助的温情,更有着对大自然赐予丰盛食物的感恩。

长白山脚下的年味

[打糕]


按照朝鲜族的传统,大年初一比除夕还重要,因为它象征着冬去春来、万象更新。在这天隆重的家族聚会上,打糕是必不可少的食物。香糯软甜的打糕不仅能让全家人品尝到幸福的喜悦,更能咀嚼出年的味道。


朝鲜族的打糕是现做现吃的。将打好的糕切成小块,裹上豆沙或者熟豆面,就可以吃了。浓浓的米香与淳朴的豆香交织在一起,散发出令人垂涎的美味。被朝鲜族人民喜爱的打糕,也就成了经典的传统食品。




今年初一您家怎么过?

点击文末蓝字[写留言]告诉我们吧!



《记住乡愁》给您拜年啦!




衷心感谢观众朋友一直以来的厚爱和支持!在新的一年,《记住乡愁》继续与您温情相约!

倾听古镇的传奇故事;

见证乡情民愿的文化根基;

感受那份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新年到了,放下手机、放下工作,把时间留给家人吧


《记住乡愁》

祝您新春快乐、阖府吉祥!


不管远方的游子是否已归家

《记住乡愁》都会给您带来家的亲情问候。


精 彩 回 顾


守在三十,守住乡愁

【跟着乡愁看年俗】腊月二十八 打糍粑

【跟着乡愁看年俗】剪刀开合中的祝福

【跟着乡愁看年俗】红火的年集

【新曲发布】月亮看我时,我会想故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