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溫南禪】彌勒菩薩所說的成佛五個步驟( 恭迎彌勒菩薩聖誕 )

 太赫兹 2017-01-29



重溫             南禪

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

當來的教主彌勒佛,注意他所說的修行五個步驟,資糧位,由一個普通人想做到超凡入聖,先要準備兩種資糧位,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先培養福報,福報怎麼樣培養?從做人做事開始,我們的文化,儒家、佛家、道家統統講這個東西,做好一個人太難、太難了,注意做人做事,尤其學佛的人,多替人家著想,不要光顧自己,尤其出家,千萬注意六和敬,六和敬是哪六樣東西?你們都是佛學院的高材生比我好多了,哪六樣東西啊?我隨便抽一個出來,講得出來,當場寫得出來一百塊錢,抽到哪個就是哪個。十八號是哪一位?運氣太好了,你當選了,(一位南普陀佛學院出家眾上黑板寫六和敬)這一百塊錢我輸了,這位會寫的出來,我看那個樣子,一百塊,嘿!吳振鵬一百塊拿出來等,當場就要給獎金。

 

不錯,出家叫僧團,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是六和敬,六和敬是真正社會主義的最高的境界。所以當年我也研究共產主義,那個算什麼,共產主義的領袖是釋迦牟尼,真的,他早做到了。所以,身和同住,考考大家怎麼叫身和?身體怎麼樣才和,所以古代的文化,問候老前輩,問候父母身體和安否?絕對的健康,彼此之間沒有磨擦,身和同住。口和同諍,沒有說髒話也沒有說討厭人的話,也沒有挑撥是非。意和同悅,思想意識相同的。一個團體,戒和同修譬如說,要出門大家怎麼走,怎麼吃飯,所有的戒律、威儀都是和。利和同均,共同的利益誰也沒有私心,天下為公。見和同解,思想是相同的見解,這樣就是六和敬,在基本上從六和敬做起就學了做人。諸位同學,每天反省自己做到了多少,能夠做到多少,第一個先學會未來的教主彌勒菩薩那個笑容,笑容學會了你成佛一半了,和氣就生財,不要老是看到人那個討厭的樣子,那是(第七條)氣和不安,那就糟糕了。六和敬是修福德初步,至於慈悲喜捨,幫助人家多做好事。我們普通的教育,教一個孩子,日行一善,一天一定要做一件好事, 你說我也做了,路上有塊磚頭我把它搬到旁邊去了,免得碰到人家的腳,是好事,小之又小,所以修神仙、學佛,福德不夠,你怎麼樣修持都是沒有用的,我的經驗告訴你,真的做一件好事,自己智慧就多開發一些,功夫的道理,咚! 就大躍進一步,我決不騙你,我自己的親身體驗,還常常如此。所以我自己講自己,我這幾位老朋友都知道,我說我有一個毛病,把人家的棺材抬到自己家裡來哭就這樣一個毛病,這個毛病我還戒不掉呢!你要學佛,行菩薩道就要這個精神,多為人家著想,我還做不到,吹牛是吹啊。

 

福報修夠了,做了好事就會成道成佛嗎?不過是走成佛之路的一點資本而已。第二是,智慧資糧,這叫福、智二資糧,也有經典上叫福智二嚴,福德莊嚴、智慧莊嚴,福報要好,什麼是福報啊?你看六和敬,平安就是福,所以我常常告訴同學們,我一輩子寫信給人家,祝你平安,平安就是福,人生難得平安的,古人有兩句詩


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在愁中即病中

 

我們算算自己的帳,假設六十歲做一輩子,我們學佛的人這個很重要,帳要算清楚,六十歲一輩子,三十年都在床上睡覺睡掉了。只有三十年,這個三十年當中,小孩不懂事,扣個十年,老年扣了五年,只有十五年了,三餐飯,一蹲大小便,亂七八糟耽誤掉,你看只有活了幾年?這幾年當中,不在痛苦煩惱, 就在生病,大家沒有算過這個帳吧!生命就是這樣。所以在這樣短暫的生命裡面,不努力精進修持,生命的意義活得是毫無價值,如果對世界對人類沒有貢獻。我是常常勸人家先去專修,只怕自己不成佛,不怕沒有眾生度,說去利眾 生,你要去度眾生,老實講;反被眾生度,都是眾生度了我。

 

所以福德資糧要嚴厲的修,換句話打坐也好,用功也好,念咒子也好,拜佛也好,統統在修福德資糧的初步,資糧位,談不上智慧資糧,福報真大了的人智慧一定大,世間的福報有錢都可以買得到。智慧學問是錢買不到的,它一毛錢都不值,可是你就達不到!為什麼你的智慧學問沒有那麼高?因為你不修福德資糧,修好了才修加行位,像打坐、參禪、念佛、修的是加行位。什麼叫加行?就是工商界叫來料加工,參禪也不過是加工的位置,打坐修行也是加行位而已,由這樣到見道位,兩個大阿僧祇劫了,多生多世修來才能夠見道、悟道。第三是見道位,所以禪宗的六祖壇經裏,五祖告訴六祖,不見本性,修法無益這是見道位,見道這個“見”不是眼睛看見的見。第四步,見道位以後才是修道位,悟後起修,見道位以後才是修道位。所以十地菩薩、初地菩薩、二地菩薩,到十地菩薩都是修道位上的事,最後成佛叫究竟位,這五位要三大阿僧祇劫。

「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