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图上消失的名字(十一):东普鲁士:飞地的命运

 老刘tdrhg 2017-01-29
东普鲁士,从字面意思看,是指普鲁士的东部地区。而飞地,是一个地理学名词,简单点说,就是孤悬在外的领土。东普鲁士这块土地,似乎生来就是做飞地的命,在短短300多年的时间里,竟然先后做了三次飞地。直到今天,虽已更名易主,仍摆脱不了作为飞地的命运。
  东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的东南海岸。从15世纪开始,这块土地的主人是中世纪大名鼎鼎的条顿骑士团的团长。但到了17世纪,其家族绝嗣,东普鲁士落入了勃兰登堡选帝侯(德意志的诸侯之一)的手中。这位选帝侯为了扩充实力,毫不顾忌自己的地盘和东普鲁士之间还隔着波兰王国——一块飞地就这么诞生了。
  为了保住这块孤悬在外的土地,勃兰登堡选帝侯不惜对波兰称臣纳贡。但很快,选帝侯的势力不断膨胀,并建立了一个王国——普鲁士王国。经过多年战争,1772年,普鲁士王国从波兰手中夺取了位于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之间的土地——西普鲁士。从此,东普鲁士与普鲁士王国连成一体。100年后,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东普鲁士又成了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
  这段蜜月期持续了150多年,但好日子终有尽头。东普鲁士的“飞地因子”,被两次世界大战重新激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东普鲁士成了俄、德之间血战的战场。在第一次东普鲁士战役中,德军大胜俄军,但最终,德国还是沦为战败国。战胜国为削弱德国,策划了一条“波兰走廊”,即迫使德国在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之间割让一块宽几十公里的土地给波兰,将德国的国土一分为二,互不连接。东普鲁士就这样再次成为了飞地。
  割让“波兰走廊”让德国人十分愤怒。1939年,重新强大起来的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闪击波兰,夺回“波兰走廊”,并侵吞了整个波兰西部,当了20年飞地的东普鲁士又回到了德国的怀抱。不过,“第三帝国”的辉煌就如昙花一现,1945年,苏军攻入东普鲁士,第二次东普鲁士战役爆发,但这次失败的却是德国人。丢掉了东普鲁士的德国不久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作为战败国二度接受审判。1946年,判决出台,东普鲁士的土地分别归属苏联和波兰,东普鲁士这个名字也随之烟消云散,从此与德国再无关系。
  但故事到此并未结束,东普鲁士骨子里的“飞地因子”在20世纪末再度发酵。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宣布独立,建立在原东普鲁士土地上的加里宁格勒州与俄罗斯本土被分隔开来。于是,这块土地第三次成为了飞地。今天,加里宁格勒州不仅是俄罗斯通往欧盟的窗口,也是其与北约对抗的政治最前沿。这块距俄罗斯本土600公里之遥的飞地,肩负着重大的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意义。
  “幽邃森林覆大地,星列众湖似水晶。光影映照辽原上,天地晶莹深谷明。”这是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东普鲁士之歌》中的第一段,歌词描绘了东普鲁士的美丽风光。如今,这片土地已经不再被称为“东普鲁士”,这首歌也成为了一首思乡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