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省地名的由来和特点

 老刘tdrhg 2017-01-29

   作者:周兆锐

   地名和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经济特征、宗教以及神话传说有密切关系, 这是地名来源的少同规律。但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地区, 又各有自己的特点。湖北省的地名同样也反映了地形多样、河湖众多、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宗教及政区变化复杂的区城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省是楚国的中心,楚国是当时长江流域第一大国,因之楚文化在湖北省地名上打下了广泛的烙印,其覆盖面几乎遍及湖北全省。秦灭楚, 以避讳故称楚为荆,合称荆楚。荆沙地区有纪南城、章华台、孙叔敖墓等地名。鄢郢(今宜城县) 为楚之别都,宜城县有护玉故宅、楚皇城,南漳有卞和得壁处的抱璞岩。鄂为楚之封国, 系楚文化的一部分,有鄂城、鄂州、鄂诸等地名,“鄂”至今仍为湖北的简称。相传钟祥有阳春台, 是楚顷襄王登临的地方, 有莫愁村, 相传是楚国歌唱家莫愁的故乡。安陆县的虎乳岩, 相传为楚令尹子文生后被弃, 受虎哺乳的地方。鄂西秭归县有屈原故里, 都是楚文化的烙印。鄂西南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清以前实行土司制度, 清雍正十三年, 改土归流, 但管理机构的“司” 字仍广泛被用作通名, 如“百福司”、“腊壁司”、“安抚司”、“东流司”等地名仍继续使用。有些专名部分系土家族词组, 汉字音译, 来凤县地名有“革勒车”,土家语意为两河交汇之处。“白虎堂”是土家族祭祀白虎神的地方。凡土家族聚居区, 至今仍多使用土家语地名。土家语在鄂西南地区地名上的烙印很深。这些例子都说明楚文化和土家语在湖北省地名上有广泛的反映。

 

湖北省地名通名特点及类型

   一般言之,地名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叫名,指一个地理实体,并用以区分同类地物的专用词,起定位作用;通名叫称,是概括某类地物的本质共性, 起定性作用。在湖北省政区和众多聚落中,普遍使用的通名,主要可以概括为下列八类:

   (一)以地形特征为通名:这类通名有岭、岗、垴、台、咀、墩、套、矶、坪、畈、坝、磅、丘、冲、坡等多种。岭,意为狭长的山地,用作通名,指座落在低丘或高岭上,以及傍山傍岭的聚落。常见地名有武昌县泊流芳岭,宜昌县的鸦雀岭,黄陂县的长轩岭。垴,原意为山丘,指土岗、山坡最高处, 用作居民点名。常把建在傍山冈、山丘突出如人脑的地方的居民点称为垴或作脑,如武昌县的河垴,咸宁县的旗鼓垴。墩,指处在冲畈内高出周围平地的土墩, 武汉市以墩为通名的地名特别多, 著名的如汉口罗家墩、易家墩、陈家墩、鄂城墩等。坪、畈,指山问河流冲积而成的小型平原。坝,指位于山腰或山麓的村落,如宜昌的三斗坪、罗田的三里畈,恩施市的龙凤坝。磅,指冲、畈两而傍山麓的高地;冲,指中间是溪流,两边为梯田的狭窄地带,一般用作范围较小地区的通名。包,指村落处在四周低中闷突出址高地。坡,指丘陵和高地的斜面部分,如武昌县由坡,襄阳县武家坡。

   (二)以水体泣里为通名: 如湾、口、垸、埠、咀、矶、塘等。湾,原意为河流及渠道转弯处,为一般靠近湖边、河边、港边居民点通名。沿汉江的如襄阳的东津湾,沿长江如武汉的张家湾。口,原意为江湖或江河相汇处,或关门附近和山岭断陷凹地,用作城镇地名的有武汉市的汉口、武昌县金口、汉阳县沌口、巴东县官渡口、老河口、丹江口,还有位于鄂、陕交界处的湖北口等。垸,原意指堤垸,一般指垸内用堤围成的居民交通名,如沔阳县的合垸、赵西垸。

   (三)以手工业生产场地为通名: 一般有窑、坊、榨、园等。居民从事手工生产的地名,用为居民点名。如砖、瓦、石灰、木炭均须经过砌窑烧制,过去叫窑业,用作通名。著名的如黄石市的石灰窑。坊,指曾开过手一工作坊的聚落,如武昌纸坊,即因为庸代造纸作坊得名。松滋县有邱家糟坊

(酿酒),武昌县有油坊岭(后改流芳岭)。

   (四)以集市为通名: 属于这类的通名有埠、铺、店、集、场等多种。埠,指水边码头,如松滋朱家埠,麻城宋埠。铺,有两种类型,一种指古代驿站,如汉阳五里铺、江陵十里铺;一种指有店铺的小集镇,如药铺、饭铺等,一般都分布在交通线上,是旅客食宿和货物集散场所,监利县有余家铺。店, 指商店,用为通名,武昌县有郑店,大悟县有二郎店,襄樊市有太平店。场, 市集之意,如松滋县刘家场, 就是比较大的新兴工业集镇。

   (五)以所处地理位显为通名:有边、头、角、界等通名。边,为靠近之意,如宜昌县有大桥边。头,指山的顶部或一端,如武汉市的东山头,石首县的黄山头。角, 指区域的一隅,如汉口的堤角。界,指两个政区的分界点,如武昌县五里界。

   (六)以宗族支派为通名:有数量众多的小型村落用门、房、家、屋、户等为通名。“门”,一般指同性分支所建的村落;“房”,原意指同祖分支,分居以后称“房”。“家”,一般是以姓氏为村名所带的尾称,还有的村名,把先定居的姓写在前面,后迁来的姓写在后面,如咸宁柏墩乡有“熊家坊李家”,即原来居民点名熊家坊,李姓后来,附在后面。

   (七)以人工建筑为通名:常见的有桥、棚、牌、楼等几种。湖北省河网密度大,桥梁特别多。以“桥”为通名常见的有武昌县贺胜桥,咸宁市汀泗桥,江陵县拾回桥,蒲圻县赵李桥。棚,意为临时简易住所,以“棚”为通名的有武汉市徐家棚。以“解”为通名的有安陆县界牌,襄樊市伙牌。楼, 指多层建筑,以“楼”了为通名的, 如湖北与河南交界处的孟家楼。

   (八) 以宗教建筑为通名:有寺、殿、观、庙、庵等。以寺为通名的有当阳玉泉寺,荆门观音寺,江陵弥陀寺。以殿为通名的有丹江口市三官殿,汉口的四官殿。以观为通名的如武汉市的长春观, 松滋县的沙道观, 以庙为通名的如关庙、孔庙等。庵为小型寺庙, 一般指尼姑出家之地, 如武汉市的宝积庵(现改名为保集安),蒲圻市的茶庵。这些寺、殿、观、庙、庵等建筑,多数虽已倾圮、拆除、或改作别用,但地名仍往往沿用。

 

湖北省地名专名特点和类别

   各地专名,都有自己得名的渊源,根据普查资料,湖北全省地名有24万多个,每个地理实体,都有它的专名,为了探讨湖北省地名专名的特点,现以湖北省县、市及重要集镇的专名为代表,探索地名由来和特点,主要概括为下列七类:

   (一)以水体为专名:湖北省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以水体为专名的县、市、集镇特别多。以长江及其支流为专名的有利川、长阳、枝江、南漳、浠水、蕲春等县市,有的以效益如利川;有的以特点,如枝江,有的以方位,如南漳。以汉江及其支流为专名的有竹溪、丹江口、老河口、襄阳、潜江、河阳、汉川等县市。有的以河流名为专名, 如竹溪;有的以新、老相区别,如老河口;有的以河流与县城的相对位置为专名,如襄阳、沔阳、汉阳。据《汉书·地理志》应劭注,襄阳“因在襄水之阳, 故名”,襄水在汉江南、岘山北,为檀溪水南支,今已湮没。河水即汉水,沔阳县, 因县城位于沔水之北得名,后县城移建两水南,但县名沿用未改(现改建仙桃市)。汉阳得名, 据《明史·地理志》, 因县城位于汉水之北得名。浠水、蕲水均为县境大河,两县均以水为名。有些集镇因山溪和水沟得名。如浠水县的兰溪镇,因浠水支流兰溪两岸兰草丛生,在注入浠水处形成集镇,因名兰溪镇。襄阳县双沟镇,因位于两条河沟分流点得名。

   以湖堰得名的有蒲圻、黄陂、洪湖、十堰市等县市。蒲圻县原县城建于西梁湖畔,因湖畔多蒲草,名蒲圻县(今改市)。黄陂以境内多大型池塘,与黄城组成复台地名。洪翻县系1951年新置,境内多湖,洪湖最大,以湖为名。十堰为解放后新建市,市境百二河,北流注入汉江,居民在河上筑堰拦水,共十堰。清置十堰堡,后因名十堰市。

   (二) 以地形为专名:湖北省多山,以山得名的地名特别多,用以命名的县市有黄石、兴山、应山、京山、天门、石首、大悟、英山、崇阳、神农架林区。黄石市由黄石山得名,兴山位于鄂西区, 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得名。鄂东南崇阳县, 位于幕府丘陵, 因境内“诸山聚”得名。有的县、市集镇,以当地山丘得名。在江汉平原各县中,应山县以城东一里应台山得名,天门县因城西北天门山得名,石首县以县治面临大江,江中有石首山得名。山体形态相山地植物各有特点。以山峰形态命名的有鹤峰、五峰、荆门,以优势植物命名的有竹山、黄梅。鹤峰县因县城西山峰,如鹤飞翔得名;五峰县因城东三里有五峰挺拔得名;荆门市,因荆门、虎牙两山“峰峦对峙, 上合下开, 厥状如门”得名。竹山县因境之北百里多黄竹得名;黄梅县,因城西山上多黄梅得名。在山谷和盆地中有坪、畈、坝三种通称,主省广泛使用。鄂西以坝为多, 鄂东以畈为多,坪则全省均有分布,均指山地中由冲积作用形成的小型平原和河流谷地。如鄂西五峰县有长乐坪, 宜昌县有三斗坪,鹤峰县有走马坪;鄂东罗田县有三里畈,蕲春县有洗马畈,恩施县有龙凤坝,利川县有毛坝。还有以沙洲为县、市专名的。沙市为长江中游的河漫滩,唐名沙头市,意为沙洲顶端的集市,葛洲坝为长江宜昌段江中小岛,现为大型水利工程葛洲坝所地。

   (三)以历史人物为专名: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县市名,有麻城,以后赵石勤将麻秋筑城得名;有公安, 以刘备在油水入江之口建城, 取“左公之所安”,命名公安;有罗田,以南朝梁武帝时安置(罗) 巴水蛮酋长田氏(田)得名

   (四)以古代封国和古村镇得名:秦废封建为郡县,有些古国名改成县名。属于这一类的有随州市、鄂州市、房县、秭归、谷城、枣阳、樊城等县、市。随县为春秋时随国,鄂城为楚鄂王封地,房县为古房子国地;秭归,因古夔子国(归夔同音)得名;谷城县,因春秋时谷国得名;樊城由古樊国得名;枣阳县,因古枣阳村得名,通城县由古通城镇得名。随州市厉山镇因古厉国得名,唐镇因古唐国得名。

   (五)以姓氏和物产为名:以姓氏为专名,在湖北省集镇中比较普遍,是宗法社会聚族而居以血缘关系构成聚落的反映,著名的有武昌郑店,武穴市田家镇,随州市郝家店等,虽然宗法社会已成历史陈迹,但聚族而居的习惯仍然存在。再加上地名的保守性,约定俗成。时间流逝,名称仍旧沿用,以姓氏为名的地名,县市以下居民点待别多。各地有代表性的待产,也有不少反映在集镇地名上,大治铜绿山,天门皂市镇, 咸宁桂花乡,利川花椒坪,咸丰白果坝,宜都茶园寺,神农架松柏镇等,均以当地物产命名。嘉鱼县则因产嘉鱼(或云即银鱼)而得名。武昌区积玉桥,原名鲫鱼桥,系沙湖鲫鱼市场,后因雅化谐音改为积玉桥。

    (六)以颂美的嘉名为专名:县级以上建制名称,均由中央政府决定。许多专名,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愿望和意志。远安、当阳、咸宁、保康、钟祥、恩施、宣恩、咸丰等县市的名称都属此类。远安县,原为高安,后周改为远安,取“远方安定”之意得名。当阳县名,来源于《左传》:“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之意。钟祥县,以明世宗即皇帝位,取“祥瑞钟聚”之意为名。保康县,以北宋曾以房州为保康军,取“水保康乐”之意为名,咸宁县,取“万国咸宁”之意为名,恩施、宣恩、咸丰、利川,均为清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时所赐嘉名,“恩施”意为皇帝施思赐予,“咸丰”意为“咸庆丰年”,这类县名,约占全省现有县、市名的五分之一以上,为数较多

   (七)两地专名组成的复合地名:行政区划的调整分合,过去和现在,都在不断进行。在大变革时期,往往大量更改地名;在正常情况下,则常常个别进行调整。在两个行政区合并时,原有两个地名已经约定俗成,为了照顾居民习惯和感情,往往各采一字作为复合地名,这种例子古代有,现代也有。古代的如北宋乾德二年(961年)的通山县, 即取境内“通羊”、“青山”二镇各一字命名;现代的有武汉、襄樊、鄂州等县市。武汉市由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组成,各取首字命名武汉,是世界著名的三联市;但在解放前,汉口独立建市,曾筹建武昌与汉阳合组的武阳市;襄樊市区由隔汉江相望的襄阳和樊城合并组成,一般村落,以单姓命名的比较多见。但如果有两姓同居一村,也往往采用复合地名,如蒲圻县的赵李桥就是一例。

 

湖北省的优势地名

   优势地名,是地区特色的反映。湖北省的优势地名,反映了湖北省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

的地区特征。比较湖北省地名的起源和演变,可以看出,占有一定优势的地名有下列十类:

   (一),以山川为名,这类县、市地名多达总数的三分之一,反映出省境山川众多,分布广泛。

   (二),以古国和古聚落为名,说明本省有悠久的开发历史。

   (三),以嘉名为名,这既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愿望, 也反映出王朝更替频繁, 政区多变。

   (四),以坪、坝、畈为名,说明在广阔的山地中,有不少局部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人口集中,聚落密布,是山区中农业较发达的地区。

   (五),以桥、口、湾为名,反映出本省水系比较发达。

   (六),以墩垸为名,因为湖泊众多,为避水害,需要筑堤围湖并垒土为墩,以营建居室,形成聚落,为“千湖之省” 的特点。

   (七),以店铺为名,可见广大地区,交通发达,商品生产和交换甚盛。

   (八),以寺观为名,反映出历史上儒、道、佛等教在湖北均有广泛的传布,直到现在,还有以定期庙会形成的商品交换场所, 而且敬神礼佛的群众为数众多。

   (九),以姓氏为名极为普遍,反映宗法社会聚族而居的习惯势力比较牢固

   (十),以物产为名,反映各地区有代表性的特产、种类繁多

 

地名命名的科学性与真实性

   在研究地名的由来和含义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地名的科学性,是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我们发现,由于地名来源于自然、经济、政治变革、宗教信仰以及传说和神话各方面,在科学性的要求上和一般所理解的科学性应该有所区别。有的地名,来源于历史事件和政区变化,要用历史的方法进行考证,以去伪存真。如安陆县,过去释为汉置县,但据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在秦始皇时已有“今上过安陆”记载,可见秦时已有安陆县名,这就是科学性问题。有些地名,虽然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但却是源于民间传说,如果也用历史的方法加以考证,就显然难于得出可信的结论。湖北省地区和关羽有关的地名特别多,如武汉市有卓刀泉,传说因关羽过此以刀卓地泉水涌出得名。松滋县与关羽有关的地名有两处:一名卸甲坪,传说因关羽过此卸甲休息得名;一名三望坡,传因关羽失荆州后过此三次回头看,得名。三处地名均源自传说,史无记载,考证困难。

   但这三处地名确因民间有此传说得名,可见由传说得名的地名,需要的是得名的真实,而不是历史的真实。还有些地名的得名,来源于宗教神话,在客观上都是不主的事物,如仙女、观音、龙王、土地神等,但有洞、有庙、有寺、有山则是真实的,而且聚落确因仙女、龙王、观音而得名,就地名渊源来说,是可考的和可信的。因此,关于来自神话、宗教、传说的地名,只能从地名来源的真实性加以考辨,而不能要求从客观存在的科学性加以考证。

   关于地名的演化,也有各种不同情况,有的出于雅化,有的出于音变,有的仅仅因为书写错误

如武昌珞珈山,原名落驾山,因为雅化,谐音改为珞珈山。武昌积玉桥,原名鲫鱼桥,因为雅化、谐音改名积玉桥,地名雅化,语源也被掩盖了。有些地名的演化,出于音变,如松滋县米积台镇, 清同治以前原为荒湖,湖东有高台,常有汨鸡子栖息,因台上建店发展成集,得名汨鸡台;后来湖南米商贩运大米堆在台上,因而“汨鸡台”谐音变为米积台,沿用至今。这种地名演化,是由于地理实体的功能发生下变化。还有些地名的演化,完全由于音讹和混写, 如沔阳县有村名狭关桥,后来音变讹为华共桥,原名含义完全不见。有的地名则完全由于形似误写。麻城县有个白杲村,由名白杲者在此经营商店得名。杲与果两字形、音相近,群众往往误为白果,时间既长,白果就成为公认的名称,而原名白杲却反而消失。大悟的宜化店,同祥是以讹传讹,宜化店的原名是“仙花店”,因附近有仙花山,生长久开不凋的“八仙花”而得名,后来讹为“鲜花店”,再讹变为宜化店,习用既久,忘其本义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地名源自历史,但名实不符,记载有误,则应该加以考辨。如秭归县长江南岸,在长江与青千河交汇处孤岛上有“源来观”,据《姊归县志》记载:传昔长江洪水时于此捞起流来木佛一尊,置于孤岛山峰上, 后于此修建宫观。佛教应当名寺,而不应名观。但查有关材料,则观内塑有道教真武帝像,又有敬奉菩萨的记载,孰先孰后,比较难辨,既然来自民间传说,也无人深加考辨。但捞起的既是佛像,而建的却是道观,名实不符,中间可能是经过先佛后道、两者并存而出现的名称。

(资任编辑 梅莉)

湖北省地名的由来和特点
湖北省行政区划图
湖北省地名的由来和特点
湖北省地势图

文章发表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04期

PS:文章是在中国知网下载,转换格式出现了乱码,截图对照逐步进行了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