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礼!膜拜!扶风法门寺地宫的千年宝藏!附早期考古珍贵视频

 红豆居士 2017-01-29





唐代尊奉法门寺佛指舍利为护国真身舍利,曾有八位皇帝六迎,每三十年开启一次法门寺地宫,迎舍利于皇宫供养。

  唐代认为迎佛骨对老百姓生计影响很大,“30年一开,开则岁丰人和”,大家膜拜佛骨的话,庄稼肯定会丰收,社会会很安定。



1987年4月3日发现法门寺唐代地宫,在地下沉睡1113年的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宝藏――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茶罗世界以及数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宝得以面世,这批文物包括:四枚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这是世界仅存的佛指骨真身舍利;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组)金银器;首次发现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米至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群;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其中包括武则天等唐皇帝后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1987年4月3日,法门寺佛塔施工现场,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洞口。

传说洞里是一个地宫密室,而且有许多青蛇盘踞其中。手电光划过洞内密室,里面文物清晰可见。那些令人困扰又让人兴致勃勃的谜,在持续发掘中,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和人们重新见面。

法门寺地宫里,传说有佛祖释加牟尼的真身舍利。



1981年8月25日,韩金科跟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突然电话铃响了起来,对方语无伦次地讲述,使他好一会儿才明白,法门寺那边出事了。


1981年8月24日夜晚,伫立在法门寺中的唐建佛塔,因年久失修和雨水侵袭,中部出现裂缝,佛塔遭到了严重破坏。令人震惊的是,佛塔东北边的部分基本上已经完全坍塌,而剩下的西南一边虽然出现倾斜,却仍然神奇地矗立着。


在普通的外表下,法门寺佛塔可谓大有来头。佛经上记载,阿育王于公元前3世纪统一印度,连年的征战,建立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帝国之后,为救赎战争中的杀戮,阿育王开始力推佛教。

为此,他派出了大量僧众和信徒去到国外,宣扬仁慈和非暴力,大力宏扬佛法。传说阿育王在世界各地建造了数座佛塔,供人们礼敬佛祖。其中中国分布有19座,最早的法门寺佛塔,即是其中之一。传说,法门寺中一个神秘地宫里供奉了佛祖释加牟尼的真身舍利。那么真身舍利是什么?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


第一枚舍利

对于残塔的处理,上级主管部门极为重视。反复论证的结果,形成了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把塔拆除后重新修建,另外一个方案是保护半边塔。

鉴于佛塔倒塌的情况十分罕见,修复工作必须按照一系列严密程序进行。但在考古专家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时,发现先前确定的那个方案,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因为塔里全是土坯,怎样把土坯保护起来在技术上非常难,而且造价高。最后决定还是把塔拆除重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因为重修,一个埋藏了1000多年的绝世秘密终于重见天日。

无意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白玉石板下的神秘洞口。

1987年4月3日,勘察现场休息时间,突然有人惊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员无意间发现了一块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盖的浮土,一尊雄狮浮雕显露出来。当考古队员推开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时,一个洞口出现在人们眼前。那个狭小的洞口里一片幽暗。传说中神秘的佛骨舍利会不会被埋藏在洞里?

种种迹象表明,人们要先找到地宫入口。果然,队员们在前方大殿后发现了一个漫步踏道,它应该是通往地宫的出入口。


发现石碑

1987年4月9日,考古队员小心翼翼推开地宫第一道门,一股霉气扑面而来。门内是一段幽暗隧道,墙壁为黑色大理石拼贴。因为年代久远,石壁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斑驳。在石壁东侧,考古队员突然有新发现,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颜料书写,纵向排成几列。这些字是谁写上去的,是什么意思?

石壁上的文字一时无法索解,只能留待日后仔细研究。就在队员失望时,在隧道尽头,两块石碑进入他们的视线,石碑为黑色大理石材质,碑文在手电光下依然清晰可辨。这两块石碑又会透露什么秘密?但是更意料不到的情况突然发生了,没有任何征兆,隧道顶上突然有碎土掉下。考古队员不得不先撤离地宫。

发现舍利

在白玉灵帐中,人们发现了一枚玉制仿制的舍利。

七重宝函

地宫实地考古探察工作不得不暂时终止。经研究后决定,接下来的考古勘探将严格控制进入地宫的人数,并且加快进度。随后被搬出地宫的两块石碑,共计刻有约900字。专家发现一个是记事碑,一个是物账碑。从文字内容分析,石碑是唐代最后一次迎送佛骨时留下的。

而这浩大活动的主角———神圣的佛祖真身舍利,会不会出现在地宫里呢?在两块石碑被移开后,又一道门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石门左右两边的门扇上,各雕刻一尊精美的菩萨像。进门后,地面上是一堆又一堆码叠整齐的丝织品。尽管历经漫长岁月,但这些丝织品依然精美光鲜。


佛指舍利

在前室尽头,一座汉白玉石塔静静伫立在一角。这座后来被称为阿育王塔的汉白玉石塔,大约有80厘米高,四面有精美的彩绘浮雕,塔盖、塔刹、塔身、塔座均保存完好。千年的谜底,神秘的佛骨舍利,会不会就在眼前的塔里?


没想到,阿育王塔后面发现了另外一道石门,门后必然还有密室。这道门的门扇上雕刻着天王力士彩绘浮雕。采用如此造型,是否暗示了门后的世界将非同寻常?第三道门打开后,呈现的是法门寺地宫的中室。中室是一个方形空间,中央放了一个白玉灵帐,这是一个国宝级文物,上面的雕刻是非常精细。这个灵帐里会不会藏有人们迫切期待的谜底?

几天后的集中清理中,人们果然在灵帐中发现了一枚舍利,但那是一枚玉制仿制品。因为有发现阿育王塔的经验,在汉白玉灵帐后面,果然又是一道石门,这道门上没有锁。门内是地宫的后室,后室的情景令人震惊,里面竟然摆满文物。

发现密龛

地宫密龛里,发现世上仅存的指骨舍利。

1987年4月13日,考古队连夜清理后室。一件件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在人们手上传递着。清理工作即将结束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工作人员发现,后室的土层好像被动过。挖开土,一个密龛显露出来,密龛里藏着一个包裹,里面又是一个铁函。为什么惟独这个包裹被埋在土里?5月4日,法门寺地宫文物的最后清理工作开始进行,由中科院研究员王孖和考古学家韩伟主持。谁都不会想到,那个沉甸甸的宝函里套着一重又一重的宝函。直到第七重,里面是镶满珍珠的金质宝函,宝函里是一座宝珠顶小金塔。第八重是个纯金塔,打开后,金座子上有个像手指一样的银柱子,上面还有白花花的东西。佛骨问世了!专家对比后,大家都跳起来了,这就是传说中的佛舍利。但这仍然是玉制仿制品。



公元874年,敕命法门寺地宫封门。这次迎奉佛指舍利,既是唐代帝 王崇佛的最后一次高潮,也是法门寺佛指舍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 后一次现世。迎奉活动历经两朝,历时近 10 个月,声势浩大,耗费空 前,集唐代事佛侈靡之大成,皇帝赏赐规模惊人,皇后公主竞相供奉。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衣物帐》碑详细记载了有关物品。佛指舍利及唐 皇室供奉的数千件稀世珍宝埋入地下,千余年来不被人知。沉重的石 门在封闭地宫的同时,也掩上了法门寺在唐代那轰轰烈烈的一幕幕历 史,给唐代诸帝礼迎佛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佛陀涅槃后,佛舍利就成为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佛教徒把它 视为佛在人世间的代表,使其发挥着弘法功能,所以供奉舍利就成为 佛教活动的重要内容。 法门寺唐代地宫内供奉有 4 枚佛指舍利,其中一枚是释迦牟尼的 真身指骨舍利,又称灵骨,3 枚是唐代所做的复制品,又称影骨,4 枚 舍利在佛教徒心目中是同样的神圣。它们的关系正如原中国佛教协会 会长赵朴初所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影三江”。出土时,4 枚舍利分别安置在地宫不同位置的不同器皿中。 第一枚舍利(影骨)为玉质,面世于 1987 年 5 月 5 日,阴历四月 初八,即佛祖释迦牟尼 2552 年的诞辰日。是感应还是巧合?真是令人 不可思议。这枚舍利原供奉在唐懿宗供养的八重宝函内,安置在地宫 北壁正中位置。
      八重宝函是整个地宫最重要的供奉物。出土时,外用一个大红锦 袋包裹着,轻轻地揭去外表那一丝丝,一片片的丝绸残痕,呈现在人 们面前的是一具银棱盝顶黑漆檀香木函,函体外表四周以减地浮雕描 金加彩的手法雕刻着释迦牟尼说法图,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图和礼佛图等极为精美的画面,是唐代木雕中罕见的佳品,遗憾的是出土时已残。 其它七重由外向里依次是:鎏金四天王银宝函,素面盝顶银宝函,释 迦说法银宝函,六臂如意轮观音纯金宝函,金筐宝钿珍珠装盝顶纯金 宝函,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 八重宝函层层相套,锁钥俱全。宝函上文化内涵丰富,人物众多、 纹饰华丽、工艺精湛。其上錾刻有丰富的密教坛场、造像等,庄严肃 穆,是研究唐代佛教及密宗曼荼罗的重要资料。
       第八重 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发现时已朽,无法展出,这里只能给出文字介绍)          
       最外面的第八重宝函是一个长、宽、高各30厘米的银棱盝顶黑漆檀香木宝函。遗憾的是,由于是檀香木所造,难抵年月侵蚀,发现时已朽腐残破,仅余下的盒壁四周,上雕镂穷奇,描金加彩;雕刻有(释迦尼佛说法图)、(极乐世界)、(礼佛图)等极为庄严肃穆壮观的画面。所谓盝顶,就是函盖上棱成斜面的函。它是用极珍贵的檀香木制成,用雕花银条棱边。
                     



        第七重 鎏金盝顶四天王宝函
        第七重宝函是一个略小的鎏金盝顶四天王宝函,用一条约50毫米宽的绛黄色的绸带十字交叉紧紧捆扎。顶面錾两条行龙,首尾相对,四周衬以流云纹;每侧斜面均錾双龙戏珠,底饰卷草。 顶面錾有行龙两条。  四壁以平雕刀法刻有“护世四大天王”像,正面是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有一金锁扣和金匙。左面是东方提头赖咤天王,右面是西方毗卢勒叉天王,后边是南方毗娄博叉天王,四天王形相栩栩如生,持弓执箭,各有神将、夜叉多人侍立,极其威严,使人肃然而敬。凝目而视,彷佛诱人追随函壁的画像驰骋三界。  

六重 素面盝顶银宝函                         
    第六重素面盝顶银宝函通体光素无纹,素净,不加丝毫雕刻绘描而浑然生辉,出土时有绛黄色绫带封系。盖与函体在背后以铰链相接,是八个宝函中最特别的一个,十分雅致。

第五重 鎏金如来坐佛说法盝顶银宝函

    钣金成形,纹饰鎏金。宝函正面有如来,四周有两菩萨,四弟子,二金刚力士,二供奉童子,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或饰以双凤翔,配以蔓草纹,或刻上金刚沙弥合什礼佛的图景,造型逼真而细腻,场景丰富生动,人物众多,工艺精湛。
    顶面錾有双凤翔,正面有如来,右面是两菩萨 四弟子,左面是二金刚力士,后面是二供奉童子.

第四重六臂观音盝顶纯金宝函
                             
    第四重宝函重1512克,函盖雕有双凤及莲蓬,盖侧有瑞鸟四只绕着中心追逐,正面为六臂如意轮观音图,左侧为药师如来图,右侧为阿弥陀佛图,背面为大日如来图,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或饰以双凤翔,配以蔓草纹,或刻上金刚沙弥合什礼佛的图景,造型逼真而细腻。 
    据密宗典籍记载,如意轮观音有二臂、四臂、六臂、十臂、十二臂等多种形象,较常见为六臂相,分别为右方的思惟手、持如意宝手、持念珠手,以及左方的按光明山手、持莲手及掣轮手,能满足众生一切胜愿,施布众生,与第四重宝函所凿的六臂观音的形相不谋而合。

第三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
             
    第三重宝函顶部与宝函四周,均以红宝钿、绿宝钿、翡翠、玛瑙、绿松石等各色宝石装饰,四周每面有七片瓣花,围积成一朵大花。宝函背面顶端四面有八簇宝花,中心镶嵌宝石花朵。宝函顶面为三重叠罗,清净无染,浩然目性,道众向往,极其华丽精美。

第一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

  第一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高105毫米,塔顶飞檐高翘,彩光闪烁,金砖金瓦层层如真。塔身四壁刻满纹饰,并有四扇小金门.塔内有一金托,托上立一银柱,第一枚玉质影骨舍利便套立在这根银柱上。此时时针指向1987年5月5日凌晨1时(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


第三枚佛指舍利(灵骨)的五重宝函


         真身佛指舍利(灵骨)为五重宝函所包裹。第一重宝函为铁质,出土时已锈迹斑斑,呈深褐色。第二重宝函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凿有45尊造像,所以被命名为“四十五尊造像顶函”。函身东侧下方錾刻有“奉皇帝敕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第三重宝函是一檀香木函。木质已朽,其顶及函身都有银质雕花包角。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有黄、蓝宝石各一颗。在椁盖上雕着观音菩萨坐像。第五重宝函是一个壶门座玉棺。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玉棺之内供奉的舍利就是释迦牟尼佛真身灵骨(为左手中指)。指节其色微黄,有裂纹和斑点。


嵌宝石水晶椁子

      银包角木函内置嵌宝石水晶椁子。椁子系水晶石造,透明通亮。椁盖上镶嵌黄、蓝宝石各一,体积硕大,眩耀夺目。水晶是珍贵宝石的一种,以其质地晶莹透明,色彩多样而被人们 所喜爱。这件椁子是一件设计巧妙,精雕细琢的水 晶精品。


壶门座玉棺

       打开水晶椁盖,里面是一具仅有 6.5 厘米长的小白玉棺。棺 体小巧,形状很象沿用到今天的木棺,通体以白玉琢磨而成。整个玉 棺棺体放置在棺床之上,小玉棺通体呈乳白色,并泛淡青色,玉质细 腻柔和,棱角分明,工艺非常精致。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就静 躺在其内。

纯金单轮十二环锡杖

  通体用纯金制,杖杆为圆形,顶部有桃形轮杖首。轮心之杖端,为结跏趺坐于莲座上的坐佛,有背光,杖撙为宝珠形,轮侧为仰莲座智慧珠,轮身各套有直径22毫米、厚2毫米的六枚锡环。通长276毫米,杖杆长250毫米,最大直径6毫米,总重211克。



之后,人们的注意力再次转到密龛里发现的铁函上。为了万无一失,考古专家们对其进行了透视。X光机扫描的结果,确定铁函内有异物。1987年5月10日,韩伟打开了铁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一小两颗水晶珠,下面是一个被丝绸包裹的镏金函。镏金函里有个檀香木函,檀香木函里还有个水晶椁子,水晶椁子里还有一个玉棺。凌晨8点零6分,韩伟揭开了玉棺棺盖,玉棺里面又是一枚舍利。

据考证,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记载的相吻合:中间有纹,纹并不彻。历经波折,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世上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终于显身。


鎏金双轮十二环银锡杖

杖长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
    地宫唐密法器,可以锡杖为代表。锡杖,又作声杖、智杖、德杖、鸣杖、金锡,略称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即比丘行路时应携带之道具。原用于驱赶毒蛇害虫等,或乞食时振动锡杖,使人远闻即知。律许老比丘持杖扶身,后世则成为法器之一。大比丘三千威仪列举持锡杖之因由:一者为蛇虫故,二者为年老故,三者为自卫故。又列举持锡杖有25种限制,如见佛像时,不得使杖头有声,不得以杖指人,或书地作字,可见其用法之严。锡杖由锡、木柄、樽(铜套)三部分组成。锡是杖头,成塔婆形,附有大环,亦悬数个小环。锡杖不同于禅杖,禅杖是防止修行的僧徒打坐时睡觉所用,一般多用软头来敲打信徒。锡杖为法器,是修法的人必持之物。因其在震动时,音似锡声,故名锡杖。持锡杖者多为高僧,是显示修行和功德的标志。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因缘,这是佛门的基本教义和理念。持之可除烦恼,断欲念。
    锡杖尊体由复莲八瓣组成,锡杖下端有三栏团花纹饰,栏之间以珠纹为界,极为精细。杖身中空,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憨可掬,神情动人。锡杖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杖首用银丝盘曲成双桃形两轮,轮顶有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工艺制作精致,整个造型雍容华贵、精美绝伦。可谓法器中的至宝。它是咸通十四年唐懿宗李为启迎法门寺佛骨,专门敕令文思院打造的法器,是佛教法界最高权威的象征。比藏于日本正仓院号称“锡杖之王”的二股六环白铜头锡杖等级更高、形制更宏伟。
    密教认为锡杖为菩萨的标识物,唐代皇室崇信密宗,因此,这枚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银锡杖与密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杖首莲座上承托的宝珠、五钴金刚杵等为大日如来之标识,反映了大日如来在密教中的崇高地位。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量文物均被鉴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国宝级),这其中更有三件至为珍贵的顶级文物,列入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名录”-中国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出文物,这根锡杖就是其中之一!



四十五尊造像顶函

高16.6厘米,长17.5厘米,宽17.5厘米,重1612克

       函顶錾刻有包括大日如来(释迦牟尼)、地火水风四大神、四大明王等25尊造像,四壁各有五尊佛造像:前侧面为西方无量寿如来及其四亲近菩萨的曼荼罗,右侧面为南方宝生如来及其四亲近菩萨的曼荼罗,后侧面为东方如来及其四亲近菩萨的曼荼罗,左侧面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及其四亲近菩萨的曼荼罗。总计有形相、服饰各异之诸神45尊,构成一幅立体的天佛图册。宝函背壁下侧錾有“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字句的铭文,底部亦錾铭文:“大唐咸通十二年(871年)十月六日,遗法弟子比丘智英敬造真身舍利宝函,永为供养。” 
   当初,法门寺地宫之内共发现宝函十个。经专家鉴定,此函内所保存的为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是名副其实的“真身宝函”。这枚舍利是当今佛教界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圣物,被视同佛之“真身”,得到了世界佛教界的公认。 
  此外,该宝函上面錾刻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密宗曼荼罗。经过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专家十多年的潜心研究,现已将该宝函上所展示的、已失传千年的唐密“金胎合曼”曼荼罗完全破译。据专家介绍,金刚界曼荼罗是大日如来为金刚手、观音等十地菩萨所示显的集会等式样,胎藏界曼荼罗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悲愿化益众生现种种身、法、心而示显的图像。这两部曼荼罗把佛教大意和思想内容用图像表达出来,它网罗宇宙万象,包括十界圣凡,兼收并蓄,显密圆融,为宇宙法界之缩影,是大唐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历史宝库,不二于世,珍贵之极。 
  这件真身鎏金银宝函的发现颇具戏剧性。据记载,1998年4月,沉睡1100年的唐代地宫重见天日。考古工作人员意外地在后室北壁墙脚下,发现一个被泥土掩埋的砖砌秘龛。秘龛内有一个用织金锦包裹的锈迹斑斑的铁函,用利器凿开铁函,里面藏着的便是这件45尊造像宝函。当考古人员见到该宝函背壁下侧的錾文内容后,心中大悦。宝函内有一座以银包角的檀香木函,檀香木函内是一具嵌上黄、蓝宝石的水晶椁,椁内是一具白玉棺,玉棺中浸泡着一枚佛指舍利。经验证后,证实法门寺地宫总共出土了四枚舍利,其他三枚均为玉质,即“影骨”,只有这件宝函内的舍利为骨质,再综合其出土的神秘性(藏而不露)与《物帐名》碑上有关“会昌灭佛”的记载,专家确认这枚才是佛指真身舍利,即“灵骨”。 
  佛指真身舍利显然是被唐代僧人刻意置于不起眼的铁函之中,又放于隐藏的地宫秘龛之内。可想而知,在经历了多次法难的佛门弟子,对能否确保这枚佛祖圣物仍心有余悸,才想出这样韬光养晦的办法,真可谓是苦心孤诣。 




阿育王塔

      第四枚佛指舍利是 1987 年 5 月 12 日发现,为骨质的管状物,高 3.7 厘米,内孔方阔,外形为不规则六面体、灰褐色,其中三面各有一 道人为的沟槽,这枚舍利原供奉在地宫前室的三重宝函内。 第三重宝函为汉白玉阿育王塔,体高 78 厘米,由塔刹、塔盖、塔 身和塔座 4 部分组成。从上到下精雕细刻。塔盖为 9 层棱台,塔身为 四面,每面中心设假门,门两侧各有一端庄秀丽的菩萨像,共 8 尊。 朱红色的裙裤和粉绿色的披带,色泽鲜丽如同刚涂上一般。从雕刻手 法及此器造型看,此塔是在盛唐时期雕造,而晚唐咸通年间入藏佛指 舍利时重新妆绘。




鎏金铜浮屠

尺寸:通高53.5厘米,底座长宽各28厘米,二层长宽各24厘米 三层长宽各19厘米,房檐长宽各23.51厘米,重量:重7.4千克
  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神秘法门寺地宫之门被打开,此铜浮屠随即被发现。编辑本段文物特色  该鎏金浮屠原置于地宫前室的阿育王塔内,为模铸成型,精致玲珑,四角正方形亭单层阁式,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有弧形踏步。塔身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额以上铺作和人字形斗拱门两侧各开一处直棂窗。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形,铸有瓦垅,檐角略翘再上为印度式的、高耸的塔刹(塔顶,由刹座、刹身、刹顶和刹杆组成),刹底为须弥座,往上为依次渐小的六个相轮相轮以上有宝盖、圆光、仰月及宝珠,气象十分庄严、写实,是我国古代高超手工技艺的绝妙佳品。   
       浮屠即塔、精舍,模铸成形,平面呈方形,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弧形踏步。塔身单层,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两侧为直棂窗,门额以上铺作人字形斗拱。顶单层,四角攒尖形,每面铸出瓦拢,角垅起翘。塔刹高耸,刹底为须弥座,其上6个相轮由下往上依次渐小,相轮以上有宝盖、圆光、仰月及宝珠,气象十分庄严。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棺盖为半弧形,前宽后窄,前檐探出较多。棺体前高宽,后矮窄。前档板上刻着两位坐佛弟子,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神鸟。棺体下有两层台座,上层台座四周錾出一圈仰莲瓣,下层四周镂空成壶门。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
       浮屠亦作浮图,其含义有多种:佛陀、佛教、僧侣或佛塔。此处所指的是佛教建筑形式的“佛塔”,源于印度。古印度佛教徒筑塔最初为供奉佛骨或葬贮僧尼尸骨之用,后来演变为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标志。佛教徒非常崇拜舍利,见舍利如见佛陀本身。佛塔又称功德聚,造浮屠佛塔被视为建功德的事,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才有了“塔”这种建筑形式,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用“塔”字代替令国人费解的“浮屠”,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而塔本身的功能也扩大为收存佛经或置佛像之处。   与秦始皇同一时代的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阿育王,以武力杀戮统一了全印度。后来,当看到自己的胜利使数十万人丧失生命、还有更多的人受伤致残的时候,惊愕的阿育王顿感忏悔,决心放弃暴力屠杀的侵占。有一和尚劝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育王遂生悔悟。从此,他皈依佛教,还宣布将佛教定为国教,派传道团去往周边许多国家传播佛教,佛教的声望因此而被提高。相传阿育王将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分为84000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佛祖舍利。据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记》、唐初法琳撰《破邪论》等佛典记载:古印度阿育王曾在很大的地域范围内建筑佛舍利塔。其中在中国有19座,法门寺塔便是其中的一座。
       今天的法门寺博物馆内的主体建筑——珍宝阁,就是仿照鎏金铜浮屠的式样建造的。该文物已被国家收录为首批不得出境的珍贵文物。


鎏金迦陵频伽鸟纹银棺,

       原置于鎏金铜浮屠内,用外罗 里绢的丝绸夹袱包裹。棺体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鸟。迦陵频伽 本是一种能发出妙音的鸟,又译作美音鸟,或妙声,按佛教经义, “此 鸟发声微妙,胜于余鸟。听者无厌,喻大行大度众生。”传说释迦牟 尼在传教时,逢供养日,迦陵频伽来做乐舞。在佛经中迦陵频伽演变 为拟人之鸟,是吉祥的化身。


捧真身菩萨    唐代

      此尊捧真身菩萨是唐懿宗三十九岁生日时为供养佛指舍利而敬造的。咸通十四年(八七三)在迎送佛舍利时,与佛祖之金骨真身一并请入地宫永为供养。捧真身菩萨双手捧着放置刻有发愿文的鎏金银匾荷叶盘,愿文为:「奉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萨,永为供养。伏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咸通十二年辛卯岁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庆日记」。捧真身菩萨造像取法于吉祥天女的造型,莲台束腰錾刻四大天王,不但契合「发愿文」中「八荒来服,四海无波」的镇护国家思想,也与捧真身菩萨「永为供养」的法义相应。此尊之表法:一为供养,二为护国,三为忏罪消灾,四为增福延寿。这是第一尊在地宫出现作为供养品的佛菩萨像。




秘色瓷



金钵盂  唐

高7.2厘米,口径21.2厘米,壁厚0.12厘米,腹径17.2厘米,腹深7.1厘米,重573克


鎏金带钏面三钴杵纹银臂钏   唐(618-907)

钏面直径4.6厘米,钏面(戳高)2.8厘米,总重216.5克

香囊    唐代
直径12.8cm,链长24.5cm,重547克。
    系唐僖宗所供奉。乃唐代香囊存世品中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枚。香囊囊盖、囊身各作半球状,上下对称,以子母口相扣合,一侧以铰链连接,另一侧则以勾环相连。香囊外壁錾饰十二簇分布均匀的团花,团花内分饰四只或两只飞蛾,纹饰鎏金,香囊内有一个钵状香盂及两个平衡环,香盂用短轴铆接,内、外平衡环间也以短轴铆接,在圆球滚动时,内、外平衡环也随之转动而香盂的重心始终不变,使香盂面始终保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装置,与现代运用于航海、航空上的陀螺仪原理完全相同,这种陀螺仪原理,欧洲17、18世纪才掌握,而我们的祖先,早在8世纪之前,已熟练的运用了这种技术。
    香囊两件均为鎏金银质,一大一小。二者构造相同,以两半球扣合构成囊体。囊内铆接二持平环和香盂,持平环之间及内环与香盂之间成直角相互支承,使香盂保持平衡。囊体镂空,供香气溢出。
    香囊在当时是一种熏香用器,其钵内放置香料,点燃后香气从镂空处外飘,以改善室内的空气。香囊以前出土较多,西安何家村窖藏、沙坡村窖藏均有发现,英国的哈克期美术馆,日本的正仓院也均藏有我国唐代的银香囊,不过以前人们都称其为“熏球”,而法门寺地宫《物帐碑》明确记载其为“香囊”,则更正了以前考古定名的错误。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从四川返回长安,让高力士到马嵬坡寻找杨贵妃尸体时,“唯香囊在”之香囊不是用香料和丝织物缝制的香包,而是以金银制成的熏香器皿。



手炉    唐代
    錾铭:“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白成手炉一枚,并香宝子共重十二两五钱”。
    手炉是可握在手中或随身提带(带有提梁)的小熏炉,类似暖炉。多为圆形、方形、六角形、花瓣形等;表面镂空,雕琢成花格、吉祥图案、山水人物等各式纹样;材质多为黄铜或白铜。
    在《法苑珠林》中,有记载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师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师子蹭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此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仿法焉。”  
    敦煌莫高窟画中,常可见到供养人像手持手炉的景象。例如大英博物馆的收藏中,就有敦煌之唐代设色绢本引路菩萨图,图中菩萨即手持铜手炉。  
   在古画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的罗汉画及礼佛图之中手持手炉方式。我们可以看出长柄的手炉与香盒搭配使用,而且所用的香品呈颗粒状或小丸状。也就是常被称为香丸的丸状的合香或是呈小块的龙脑。


鎏金仰莲瓣荷叶圈足银碗
通高8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1.2厘米,总重223克 


素面壶门座高圈足银风炉

    通高56厘米,盖高31.3厘米,盖沿外径23.2厘米,炉正身高25.2厘米,口径20.7厘米,腹深16.5厘米,足沿外径34.6厘米,重3920克。
  钣金成形,通体素净,由炉盖和炉体两部分组成。炉盖为半球状塔形,盖沿下折,形成三层渐收的棱台,犹如塔的基座,其上为三层仰莲承托的宝珠形莲蕾。炉身敛口、深腹、平底。口沿亦为三层渐收的棱台,每层棱台的外缘六曲。腹部上小底大,腹壁为内、外两层相铆合,内层分作六块与炉底铆接;外层即为圈足座,其腹部以下镂空六个壶门,底部与外折的足沿相接。炉身两侧口沿下各铆接一提耳,炉身通体铆钉之端均饰小银花,部分已脱落。出土时盖面贴有墨书“大银香炉臣杨复恭”的签封。现已不存。   
    唐代煎茶,首先要用炉煮水。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这样说道: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又说:“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表明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而这件唐代壶门座高圈足银风炉,法门寺地宫出土,乃唐僖宗供奉的宫廷御用茶具无论是材料与制作,还是工艺与装饰,都非常讲究,是民间风炉所无法比拟的,它为研究唐代宫廷茶文化提供了最好的证据,文物价值更是弥足珍贵。。


足朵带铜香炉     
     通体鎏金,由炉盖、炉身组成,盖、身以子母扣开合。盖面镂空。
   香炉:也叫熏炉、火炉,为大乘比丘十八物之一,亦为佛前或坛前的三具足、五具足之一,是佛事六供或十供常用的首要供具,又是密教修法必用之法器。以炉熏香是我国古代生活中常见的美化和卫生措施。到了唐代,无论是奠天祭地,供养释迦,礼敬老子,尊宗礼祖,都要点香熏香。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炉充分说明,古代人同样有着强烈的审美意识,总是千方百计地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佛教焚香风习。


鎏金鸿雁纹壶门座五环银香炉    
通高14.5、炉盘口外径23.6厘米
     盘底外壁有“五十两臣张宗礼进”



宝帐镜花
      宝帐镜花置于地宫后室顶部石质帐盖下,中心有一铜镜,边缘莲叶上套置银坠饰用以垂吊帐幔,其木底上有供养人发愿文。
    供养,也是一个佛教名词。简单地说就是以香花、灯明、饮食等资养三宝为“供养”。还可以分作财供养和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物叫财供养;修行积德,利益众生叫法供养。在佛教中,具备上述供养行为的人,称为供养人。


红罗地蹙金绣随捧真身菩萨佛衣模型


左上:紫红罗地蹙金绣半臂    右上:紫红罗地蹙金绣流云纹案裙 

左下:紫红罗地蹙金绣襕    左下中:紫红罗地蹙金袈裟   左下右:紫红罗地蹙金绣大团花拜垫


花纹蓝琉璃盘    唐代
口径20厘米,高2.3厘米。


蓝色琉璃盘    唐代
高2.1厘米,外口径15.8厘米,内腹径12.5厘米,边沿宽16厘米


八瓣花纹蓝琉璃盘



菱形双环纹直筒琉璃杯    唐代
高8.4厘米,口径8.2厘米



金银丝结条银笼子:
通高15㎝,厚0.2㎝,长20㎝,重355g



鎏金壶门座茶碾子 唐代

通高71毫米,长274毫米,重1168克。轮径89毫米,边厚6毫米,中厚22毫米,轴长216毫米

门座茶碾槽架和纯银祸轴二件组成。通体呈长方形,由碾槽、辖板、槽身、槽座四部分组成。槽呈半月弧形,口沿外折,与槽座铆接,为祸轴滚槽。辖板呈长方形,插置槽口,两端呈如意云头状,中间焊一宝珠形小捉手,以便抽动开合。捉手两边各錾一只鸿雁,衬流云纹。槽身截面呈凹状,碾槽嵌置其中,项面两端亦为如意云头饰三朵流云纹,侧面两壁镂空壶门。壶门间饰两躯相向天马,并间有流云纹。槽座上承槽身,两端作云头状,周边饰20朵扁平团花,有錾文:“咸通七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十九两”。纯银祸轴为浇铸成形,自铭“祸轴重一十一两”。碾轮轴心围饰莲瓣团花一幅及流云纹一周。两端细而中间粗,两端各錾鎏金草叶纹,一端錾刻“拾柒字号”四字,及“五哥”二字,据此可知茶碾子确系唐僖宗所供奉,价值极高。



鎏金银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 
通高27.9厘米、盖高11.2厘米、盘高1.6厘米、架高15.8厘米、盘口径7.8厘米、外径16.1厘米、腹深1.5厘米,重564克
       盛贮椒盐等佐料用。唐人吃茶需加添椒、盐等佐料。宋代苏轼尚有“芽茶得盐,不苦而甜”的说法。钣金浇铸焊接成型,纹饰平錾、模冲鎏金。由盖、台盘、三足架等组成。盖上有莲蕾捉手,中空,有铰链可开合,下焊接盘曲的银筋与盖相连。盖心饰团花一朵,盖面饰摩羯四尾,盖沿饰卷荷。台盘中心下凹,直口,宽沿,浅腹,平底。宽沿上捶刻以海石榴为花蕊的双层莲瓣,瓣尖饰以扇形花蕊,平底饰莲蓬。三足支架上錾文:“咸通九年文思院造银金涂盐台一只,并盖重一十二两四钱,判官臣吴弘綦、使臣能顺”。


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
    
高95毫米,身长134毫米,宽84毫米。屉长127毫米,宽75毫米,高20毫米。座长149毫米,高20毫米。重1472克
        器形为长方体,由盖、罗、屉、罗架、器座组成,均为钣金成型,纹饰涂金。盈顶盖面錾两体首尾相对的飞天,头顶及身侧衬以流云。盖刹四侧各饰一和合云,两侧还饰如意云头。刹边饰莲瓣纹,盖立沿饰流云纹,罗架两侧饰头束髻、着褒衣的执幡驾鹤仙人,另两侧錾相对飞翔的仙鹤,四周饰莲瓣纹。罗、屉均作匣形。分内外两层,中夹罗网。屉面饰流云纹,有环状拉手。罗架下焊台形器座,有镂空的桃形壶门。


鎏金银龟盒    唐代

通高130毫米,长280毫米,宽150毫米。重819克
      是唐僖宗李儇(公元874—888年)的供奉之物。因唐代饮茶,先要将饼茶经炙、碾成细末,再过罗筛分后方可煎茶。而这件银龟茶盒,它的功用是贮存茶末,属茶具中的贮茶器具。                       
       分体钣金,焊接成型。整体呈龟状,昂首曲尾,四足内缩在地。龟甲为盖,盖甲上有龟背纹,整体造型维妙维肖。盖与腹焊有圆子母口相接。首、腹及四足中空加焊。尾部焊接。腹部供贮放碾碎的饼茶细末。取茶时,既可揭盖(甲)舀取,也可以龟口中倒出,十分方便。
  银盒作龟状,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龟是吉祥和长寿的象征。唐皇室选用鎏金银龟茶盒贮茶,既显示了皇室的高贵富丽气魄,又显露了皇上祈求长生不老的心态。这与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述的“合”(即盒),虽然用途相同,但材料、做工大相径庭。陆羽提及的茶盒,“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材料用的是竹节或杉木,再涂上油漆就是,无须银质加鎏金,这大概就是民间茶具与宫廷茶具的一个重要差别吧!


鎏金人物画银坛子 :  唐
   
高247毫米,径132毫米,腹深112毫米,圈足径126毫米。总重883.5克。
    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鎏金人物画银坛子是唐懿宗、唐僖宗为迎送佛真身而供奉的配套茶具中的贮藏器,共有两个,形制相同。该坛钣金成型,纹饰鎏金。深腹、平底、圈足。由盖、体和足三部分组成。盖为四瓣竖凸棱形结构,每瓣内饰一巨狮,衬以缠枝蔓草,鱼子纹地。盖钮为珠宝状,饰以二方连续的蔓草纹、鱼子纹地。坛身分成四个开光区,各为壶门形画面,上有四组人物图案,其中分别錾仙人对弈、伯牙捧琴、箫史吹箫、金蛇吐珠。第一组:两人相对跽坐于蒲团上,一人捧杯,一人吹笛。第二组:一人双手抚琴跽坐于蒲团上,一侧双鹤振翅欲飞。第三组:一蛇口含宝珠,一人举手作接珠状,称'随候得珠'。第四组:一人吹笙跽坐于蒲团上,身旁一凤鸟翩翩起舞,称为'吹笙引凤'。



鎏金银波罗子

       贮茶具,可用于沥干茶叶的水分
       法门寺地宫出土之唐代银质茶具一组。系唐僖宗供奉之御前用茶具。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茶具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之类,而此组茶具不仅用途分类细致入微,而且做工精美绝伦,唐代茶道文化之发达,公卿贵胄生活之奢靡,由此可见一斑。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唐郑谷 《峡中尝茶》



系链银火筋
通长27.6厘米,上端径0.6厘米,下端径0.3厘米,链长10.3厘米,全重765.0克。
     筋,又称箸,俗称筷子。火筋,煎茶时生火挟炭的器具,所以,火筋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茶具。而古人对茶具的认识,又不同于今人,古人认为凡与烹茶饮茶有关的器具,都称为茶具。这样,煎茶烧水时生火加炭用的火筋自然也就归纳到茶具中去了。古代特别是唐宋期间的一些茶著中,凡提到茶具时,都提到了火筋。
  系链银火筋整体呈圆柱形,上粗下细,链为银丝编成。火筋上端顶部为宝珠形,其下有凹槽,环鼻嵌入其中,将两筋用链系结成一体。这件火筋,造型设计精巧,风韵雅典,充分体现了唐代制造金银器具的高超工艺水平。
  火筋,在陆羽《茶经·四之器》中称之为火筴,并说:“火筴,一名筋,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其意是说,火筴鏁又名筋,和常用的相同,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端扁平,不用“葱台勾 ”之类装饰物,用铁或熟铜制作而成。这里说的火筋,乃是民间用的茶具,而作为宫廷或达官贵人的家用的火筋,常用金银制作而成。这件火筋作为唐皇朝向佛供俸,祈求海晏河清、国运昌盛的茶具之一,其珍贵是可想而知的了。



法门寺的十个世界之最

金碧辉煌的法门寺地宫 

第一最:法门寺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法门寺佛指舍利物。

第二最: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第三最: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遗规

第四最: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第五最:地宫出土的整套宫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 

第六最: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第七最: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第八最: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唐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第九最: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第十最: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有对古代艺术品感兴趣的多多互动交流,如果阁下想委托我出让,拍卖。我只对流传有序,来源清晰的藏品感兴趣。如果阁下想通过拍卖公司购藏,我们可以提供专业意见。如需对所藏器物想听取专业意见,请赞赏文章20元,每条信息我都会看到。有的朋友不会用赞赏功能,可直接扫描下面二维码。


通过翻阅我的历史信息,相信大家对我会有更多了解,我们在上海,北京都有高端会所。涵盖玉器,佛像,瓷器。敬请预约。在这里而却仅仅只能通过头像来了解你,也希望得到阁下的更多信息。比如收藏门类?购藏渠道?欢迎同好互动交流谢谢




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