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伉
南极洲,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事实上来说,都不属于任何国家。尽管有些国家声称,对南极洲某个或大或小的部分拥有主权;有的国家甚至在本国出版的地图上,把自认为属于本国的那部分区域,煞有介事地划进自己的管辖范围,并且赐以佳名。但是,这绝对是“一厢情愿”和“一家之言”,得不到国际间的任何承认。然而这些自认有关的国家,有时倒是表现得互不相让,从而发生一些局外人看起来仿佛笑话的事。比如,有几个国家都声称对这里的南极半岛拥有“主权”,可谁都不称它为“南极半岛”——反倒不约而同地各自给它另取名称,这可算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一个典型事例。
对于南极半岛,过去主要是英国、智利和阿根廷三国相争,后来美国也在这场争执中插进一条腿。形成四国你争我夺之势。这种争执当然没有什么结果。但在争夺对象的名称上,各国都动了脑筋:各走各的路,各取各的名。
比如远在欧洲的英国,把南极半岛叫做“格雷厄姆地”(Graham
Land)。地理位置最靠近这个半岛的南美洲国家阿根廷,对英国起的这个名字自然“嗤之以鼻”,而另名之为“圣马丁地”(Tierra de
San Martin)。另一个南美洲国家智利,对英、阿两国的名字均置之不理,称它“奥伊金斯地”(Tierra de
O’biggins)。北美洲的美国,虽和英国“同种同文”,按说会互体互谅,互补互帮。其实不然,美国对英国“造”的地名,照样不买账,别呼之为“帕默半岛”(PalmerPeninsula)。惟其如此。美国出版的鼎鼎有名的地名工具书《哥伦比亚利平科特世界地名大词典》,收容地名之多,堪称英语世界地名词典之最,却硬是没有“南极半岛”(Antarctic
Peninsula)这一条!
以上英、美、智、阿四国对同一地理实体的命名,虽然各行其是,有一点倒是非常“划一”的:命名的根据都是人名——确切说,都是各自国家某个人的姓氏。
格雷厄姆地,来自英国19世纪上半期的海军大臣R.G.格雷厄姆(1792~1861年)。
圣马丁地,来自阿根廷19世纪初期独立战争的民族英雄J.圣马丁(1778~1850年)。
奥伊金斯地,来自智利首任总统B,奥伊金斯(1778~1842年)。
帕默半岛,据美国19世纪南极地区探险家N.B.帕默(1799~1877年)的姓氏命名。
上述各国这些“俱由己出”的地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和缺点:各国这些“名人”,与被指称的地理实体的任何(哪怕极其微小的)地理特征都不挂钩,甚至可说毫无关涉,没有一个像“南极半岛”那样“一语中的”地指明这个半岛的地理位置,使人一目了然。我们中国对南极洲这个最大最长的半岛,一贯地称它为“南极半岛”,颇寓不予承认其他名称的隐约含义。
末了,对南极半岛的地理概况稍作勾画:南极半岛,大致介于南纬73°~63°和西经59°~67°之间,轮廓仿佛一只纤细的手指,指向南美洲的南端。不过,说它“纤细”,实在小觑了它。它蜿蜒、曲折,延伸1126公里,按长度是全球第六,南半球第一;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的1.5倍,周围还有数以千计的岛礁“护卫”。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它格外受在南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的各国青睐,不少国家不约而同地来这一带设站,因此南极半岛及其附近的岛屿也就成了南极地区科考站最密集的区域。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也在其中(站址所在的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就位于南极半岛的近旁)。
PS:文章发表于《地图》2010年第6期
资料来源龙源期刊网
http://ifc./rewriter/LONGYUAN/http/gdkha9uho9phj-m9bnl/article.aspx?titleid=ditu2010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