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8090后常用的口头禅做个排行榜,“无所谓”肯定会位居前列。有的人确实是因为对某些问题的坦然而“无所谓”,但很多口口声声“无所谓”的年轻人却把本该讲原则、讲规矩的那些“大事”轻轻带过。比如找不到工作无所谓,刚入职便觉工作无趣,于是连工资都不要选择“裸辞”无所谓。再如婚姻大事,恋爱时激情四射,但结不结婚无所谓;结婚之后,稍有磕碰动辄就提出离婚也觉得无所谓。什么婆媳关系、上下级关系、夫妻关系,所有看似约定俗成的社会标准,他们都会淡然处之。带有负面效应的“无所谓”心态实则是逃避困难的托辞。 职场“小爷” 裸辞不犹豫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段浩一边嚷嚷着,一边拎起包冲出了办公室,开着自己的座驾扬长而去,惹得一众围观的同事目瞪口呆。“这位小爷,可真是够口儿了,平时就爱耍大牌,今儿算是爆发了。”人事科助理小刘说。“谁让人家有个能干的爹呢,不愁找下家,能把咱放在眼里么?我这当师傅的,从来就没享受过他给端个水什么的。”老孙在一旁说道。 段浩是今年本科毕业刚入职的标准90后,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这家贸易公司的行政专员,来单位没有一个星期,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原因就是那辆几十万的豪车。“你太不低调了,领导才开二十多万的,你让领导多没面子啊!”同事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醒他,“我开我的车,关领导什么事儿啊!”开会时他不是捧着IPHONE刷微博就是偷偷地塞个耳机听歌儿,“你就算不爱听,好歹也得装装样子啊,哪能当着头儿的面儿就开小差啊!”老员工陈大姐好心提醒他,他却振振有辞,“开会总是那些不重要的事儿,重要的事儿老板早就自己拍板了,他也没指望我发言,再者说了,员工好坏还看开会的表现不成!” “一天到晚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别人都努力表现,想拿个A+员工什么的,你倒好,就跟没你事儿似的!”终于有一天,领导忍不住训了发错文件的段浩几句,之后便上演了故事开始时的那一幕。 别以为只有像段浩这种家境殷实、有爹可拼的人对什么都无所谓,实则不少来自工薪家庭自称是“屌丝”的人也是如此。孟欣的妈妈很早就下岗在家了,家里全靠爸爸一个人打工,好不容易盼到孟欣工作了,本以为能缓解一下家里的经济负担,没成想孟欣根本不在乎自己这份工作对家庭的重要性。孟欣常去做些她觉得好玩儿的工作,什么兼职模特、化妆助理,听起来挺好听,可收入并不稳定,孟欣爸爸认为吃“青春饭”不是办法,托了一圈关系终于给她找了份国企办公室文员的“铁饭碗”,可孟欣不领情,去了不到一个月就因为嫌工作没劲“撂挑子”了,把爸妈气得够呛。 情场玩“潇洒” 聚散不在乎 网上有段子戏谑道:“70后娶老婆的时候要找处女,80后说感情好就行,不非得是处女,90后则言结婚需要感情吗?需要结婚吗?”过去说“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的都是耍流氓”,而90后对此则不以为然,他们眼中的恋爱不一定都是奔着婚姻,而结婚似乎又不一定非要有感情不可。 姜涛大学时有个交往了三年的女朋友,毕业时,两个人没有哭闹、没有挣扎,而是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喝了一顿分手酒,算是留个纪念,随后便从恋人变成哥们儿,各奔东西了。姜涛一个人来到北京打拼,北漂的生活很孤单,一次他去电影院看电影,随手打开微信摇了一下在附近的人,便摇出了下一任女友19岁的小莫。小莫还是在校的学生,姜涛对这个小女孩谈不上十分喜欢,只是觉得有伴总比没伴好,便和她交往起来,两个人一起吃吃饭,偶尔他也会把小莫带回家里。后来,在一次工作饭局上,姜涛认识了郝娜。郝娜是个富家女,对姜涛颇有好感,饭局结束她便借口喝酒不能开车,让姜涛开她的宝马车送她回家。为了以后还能开宝马,姜涛当起了郝娜的男友,但他并没有和小莫分手。“你到底喜欢哪个呢?脚踩两只船也不好受吧?”一次酒后,哥们儿问姜涛,“她们俩都不是我特别喜欢的类型,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小莫缓解了我初到北京时的寂寞孤单。你知道郝娜那种富家女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空的,不过跟郝娜去泡夜店、游车河倒是特别拉风!”“那你将来跟哪个结婚呢?”“无所谓,到时候再看吧!”姜涛不假思索地说。 父母“无原则” 最害8090后 个别8090后动不动就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身边的“大事”,其实和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父母的“无原则”有时会潜移默化地让子女认为他们所言所行并无不妥。 “周丽梅,我墨镜呢?”要出门参加聚会的王妮直呼妈妈的姓名,“我给你放在抽屉里了,平时总是乱放,哪天就该找不着了!”“以前倒是找得着,您这一收拾反倒找不到了!跟您说多少回了,别动我东西,别老管我的事儿行嘛!”王妮不耐烦地说,王妮妈听了这话,十分来气,“你这孩子,说话越来越不是味儿了!我不管你谁管你?要不是我,你能长这么大吗?”“说‘别管我’怎么的了?您又上纲上线,一会儿我就得变不孝女了,得,咱别吵,就当是我错了,行了吧?”说完,王妮就推门出去了。看着老伴儿在那喘粗气,王妮爸爸说话了,“这孩子就是从小没立下规矩,就说直呼你的姓名不叫妈妈吧,你说能和孩子拉近感情,听着挺哏的,无所谓,现在大了动不动就犯脾气,你说现在的孩子都这样,没什么。以后再想这孩子调直了都难啊。” 如果说王妮妈妈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没有原则让她后悔不已的话,个别父母的无原则有时连孩子都瞠目了。高二的周涛是骑行队最小的队员,最近一直闷闷不乐。老队员们关切地询问后才知道,因为自己和老师吵架,他父亲被请到学校后竟然也与老师发生口角,失去理智后还和老师厮打在一起。最让周涛为难的是,爸爸回家后跟他说“在哪上学都无所谓”,但马上就上高三了,现在转学太耽误事了。 破解“无所谓” 应该敢担当 8090后对很多事情表现得无所谓,是社会和心理多种因素导致的,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8090后一方面享受着殷实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又面对着多样化的选择,这种既有“退路”又有多种“出路”的局面,才使他们能够摆出“无所谓”的姿态来面对一切。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学者郝麦收教授认为,有的8090后虽已步入青年阶段,但思想仍停留在少年期。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无忧让他们从小没了生存、发展的压力。另一方面,长期在父母的庇护下,让这一代人有了集体的不成熟,再加之个别人不能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就会有“轻飘飘”的心态。心理咨询师赵励君认为,“无所谓”心态其实是一种消极回避、放弃自我选择的心理,包含失去目标和激情之后的百无聊赖,这种情况就是心理学常说的“枯竭”。很多喜欢说“无所谓”的8090后,内心非常想为自己做主,但同时又不愿意付诸行动。因为他们感觉人生都是被安排好的,就算做了选择,很多时候也无济于事,久而久之就放弃了思考和选择的权利,于是,“无所谓”开始流行,成了自己内心的一面盾牌,用来应付一切。“无所谓”表面上是不在乎,实际上是不敢承担后果和惧怕失败的脆弱。 生命中注定有些阶段、有些事情是不能顺其自然的,是必须要有所担当的。这一点不仅是为了别人,也不仅是为了社会,而是为了自我人格的成熟。因此,消减负性的“无所谓”,也是人生中不能回避的基本命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