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明珠做不成笔芯设备,其实根本就没必要做

 公司总裁 2017-01-29
2016-12-26 16:13:18 作者头像九个头条
国内的制笔企业也并非完全依靠进口笔头来进行生产,一些企业采取的是自行生产笔头的方式,例如宁波贝发集团于1997年从瑞士进口了一台笔头生产设备,自己生产圆珠笔头。

一支小小的圆珠笔也把董明珠给难倒了?

2015年的一次央视节目上,董明珠拍案而起说,我就不信,中国造不出好笔芯。

在现场,她当面向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承诺帮助他们改造生产线,打造中国好笔。“一年之后,这种设备我负责交给你。”董明珠这样承诺道。

那么一年后,如何呢?

昨日晚间,央视《对话》栏目中,首度回应了与邱智铭的一年之约,董明珠表示,我们给他做了很多的改造,自动化的改造,一些设备工艺改造我们都做了,也合作得很愉快。但是最重要就是笔芯那个设备我们没有做成。没有做成不是因为我做不成,是因为他们的材料我没有。

圆珠笔头这个东西,其实还真是挺麻烦的。一个笔头里有5条引导墨水的沟槽,滚珠与笔头、沟槽位之间有严格的适配要求,加工误差要求不能超过0.003毫米。

生产笔头的设备很复杂吗?这其中的技术再复杂,能比飞机复杂?能比航母复杂?——的确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不少挺尖端的技术。

▲多工位笔头生产设备示意图

事实上,笔头设备是再偏门不过的产品了。

国内的制笔企业也并非完全依靠进口笔头来进行生产,一些企业采取的是自行生产笔头的方式,例如宁波贝发集团于1997年从瑞士进口了一台笔头生产设备,自己生产圆珠笔头。到目前还在使用,这说明这种设备的使用寿命是非常长的。

美英法日德都不生产24工位笔头设备,它们或者根本就不生产笔头,或者就是通过引进Micron的设备来生产笔头,在这一点上,与中国没有任何区别。它们不掌握这种技术的原因,在于没有必要。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需要包圆所有的技术,目前国际上生产笔头的企业用的设备,主要来自于Mikron公司,价钱也不算太贵,为什么非要自己去研发呢?

圆珠笔头没有像我们的天宫二号、神州系列一样让我们骄傲,其实还和商业有关。

然而,在习惯于跪着说话的人看来,中国造不出的就叫核心技术,中国造出来的就叫大白菜。连一个圆珠笔头都造不好,你能叫工业强国吗?

可惜的是,他们忘记了中国工业人就有这样的霸气:

你敢死,我就敢埋。世界上有什么,我们就敢造出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