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自娱的态度写作

 劍鳴軒 2017-01-29

  每天全世界有多少文字被制造出来?能被人阅读的不过千百万分之一。所以,如果写作不是自愉的,就基本上无意义。出于自娱动机的写作被人阅读的几率还会大一些,因为它至少已经给一个人(写作者本人)带来了快乐。
  我们能够读到的书有两类,一类是文学经典,登堂入室之作,它们从几千年前几百年前的智慧灵魂中产生出来,竟然流传至今;另一类是畅销书,因为某一流行元素而激起人们一时的阅读兴趣。
  人当然希望写出经典之作,但是其中有多种因素是人力有不逮的。
  首先是天赋,人天生对于文字的敏感,虚构的能力,想象力。卡夫卡写《变形记》;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王小波写《红拂夜奔》。那种汪洋恣肆的想象,不是常人可以企及的。

  其次是成长的环境,童年的苦难造就小说家,要有超越于常人的环境使得人得到超越常人的感触。赫塔米勒笔下的集中营(她的母亲亲身经历);莫言的红高粱;赫拉巴尔的流放地。如果一生平淡,只靠想象力,恐怕还是力有不逮。没有特殊经历的人一般不会有记录自己经历和感受的冲动,因为没有什么特别可说的。
  再次是投入的精力,虽然人写作的速度效率有不同,有人可以一天写数千字,有人可能一周才能写一千字,但是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是一个绝对的指标。而人能够持续投入在一件事当中,必须有内心的冲动。如果没有冲动,只靠毅力,大多只能是劳而无功。
  综上所述,一个人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基本上是已经注定了的,说白了,如果你不是卡夫卡,你就写不出《变形记》。所以就以自娱的态度写吧。即使写不好,自己还是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