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O常态化,真有那么可怕吗?

 江海报览 2017-01-29



最近,A股市场出现调整,部分投资者再度抛出IPO“抽水”论,把下跌归咎于新股发行频率加快、发行数量过多、积压过会企业太多等因素。但是,仔细分析A股股票发行历史、IPO制度、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总盘子”之后不难发现,每逢下跌必有IPO“抽水”的解释与当前市场真实的融资脉络相差甚远,这样的“万金油”理由并非市场回调主因


客观地说,按照新股发行的节奏、过去打新的规则、冻结的资金额度等因素考虑,IPO的确对市场的资金面有一定影响或者说曾经影响不小。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新股上市发行市盈率大多不超过23倍或行业平均市盈率,一般股本比较小的公司(股本在4亿股以下的公司)面向公众发行流通股的数量不低于总股份数量的25%,这就相当于限定了发行价格和单个企业的IPO融资规模。再加上相对“卡死”的IPO企业数量,上市新股一般都比较稀缺,颇受资金青睐。尤其是在过去A股总市值较小、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下,冻结资金的数量可能对弱势行情的资金面有一定冲击。


但是,这样的影响对目前A股市场50多万亿元的总市值和4000亿元左右的日均成交额来说,产生的资金压力实际上很小,称为大幅“抽水”显然不合时宜。从融资规模看,2016年共有200余家企业成功IPO,融资总规模约为1600亿元,创近5年新高。IPO企业数量虽多,但融资规模仍较2015年有小幅下降。监管部门加强上市核查、减少IPO供给规模、精准控制单只新股融资规模,主要是出于让市场在休养生息中逐渐恢复直接融资功能的考虑。



换个角度看,无论是在A股历史上的牛市期间,还是海外相对成熟的注册制股票市场,新股发行都不能构成影响市场走势的主因。事实上,IPO常态化增加了股票供给,增量资金流入市场不但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让股东分享新企业的发展红利,而且有利于打破市场长期形成的炒小、炒新、炒差之风,破解新股不败的神话,让供给健康的市场成为检验企业发展质量和发展预期的标尺。


从打新规则看,按照2015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新规,过去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被取消,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同时强调新股申购应为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行为。这意味着,打新不再冻结资金,可能的“抽水”规模大幅下降,真正影响资金面的因素已不是IPO。


反过来看,所谓的IPO“抽水”论与再融资规模、大股东减持规模相比,简直相形见绌。统计显示,2016年前三个季度,定向增发总规模达1.25万亿元。以定向增发为代表的再融资规模,一度超过IPO规模7倍以上,而更隐蔽的“抽水”往往发生绕开老股东进行定增之后。大股东等以市场消息为掩护疯狂减持,吸引散户接盘。2015年上半年,在行情向好的市场下大股东套现规模高达5000亿元,2016年减持规模仍达约3600亿元。


综上,今年以来的IPO常态化不是市场回调和“抽水”的主因,但相关配套机制也并非完美。IPO常态化既是方向,就应该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控制IPO的规模和速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制衡作用。杜绝暗箱操作、绕过老股东的定向增发,可考虑适当恢复配股,抑制“抽水”效应。同时,在现行机制基础上,完善A股退市机制,对IPO欺诈发行、信披违规发行等案例绝不姑息,坚决强制退市。有了这“一进一出”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炒新、炒差的问题可期。


话说回来,利用IPO发挥直接融资功能,既是A股市场存在的重要意义,也是为市场带来源头活水、实现新陈代谢的重要方式。这一工具的属性决定了各地区市场之间的IPO并无优劣之分,只有是否适应国情之别。当务之急是我们能够管好IPO、用好IPO、认清A股IPO的本质,构建适应国情的新股发行制度,不要每次市场调整都被所谓的IPO“抽水论”忽悠


华哥读报兄弟公号,欢迎广大读者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