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不止是静,亦是感悟。禅的形成要追溯到上千年前的古代了,据说是上古时期的尧帝创造了禅这个概念,后经过佛教的传播而深入人心。但由于它太抽象化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解释。一般人都把禅理解为一种静的行为,但也难以理解其深奥的意义。 佛教中将禅发展为四禅八定;道家用禅的宗旨闭关,也就是运气或冥想;印度各路瑜伽将禅的宗旨融进了修行;古时著名的禅宗,旨在将禅的思想与佛教的修行相融合。 禅,或许不容易理解,但从古人禅静的诗词中,可以窥见其一二分深意。 月明、静寂、阔江、古琴、清风,读完这首诗,这些不同的意象分散开,每一个意象都如一副古画,零星的意象结合在一起却不显得喧哗,反而更加寂静。但这意象中的静,又并非是沉寂而无生气的,明月的光辉照耀着,江水缓缓流动着,柔和的清风拂面,在静寂中又蕴含着动,不至于沉闷,而是让人静下心来,与身边的树、水、月融为一体。或许这就是自然里的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