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国农历中的鸡年。春节是华人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涵义是什么呢?有人说,春节类似犹太人的逾越节,过年避邪。犹太人当年用羔血塗在门口,防止灾难降临,而埃及人不懂这个,结果新生男婴全部死亡。中国人有画门神、贴桃符的习惯,后来演化成红色春联,也是避邪祈福的意思。不过,这两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差别太大,羔血与桃符也许都只是一种类似的心灵感应,彼此之间没什么因果联系。逾越节是一个宗教文化,与神的精神沟通为主,而春节一直是一个民俗文化,以物质及感情交流为主。 还有人认为春节更象感恩节,但春节不只是感恩,而更多是对祖先的崇拜。按照古代传统。春节期间,先要祭天拜祖,晚辈给長辈拜年,長辈给晚辈压岁钱。这一传统加强了民间社会的感情联系,同时也符合儒家文化中尊老爱幼的思想。物质交流带动感情交流,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后,春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加强政府与民众大一统社会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成为一个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纽带。于是产生了春晚、团拜会、总书记与百姓过年这种前所未有的新的过年形式。微信的普及将过年推到一个全球化、海外互动的新的台阶,所有的华人都沉浸在一种Merry(喜悦)的气氛中。在这个意义上,的确类似感恩节。 春节的第三层意义,我认为也是文化深层一个最要的意义,就是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体现了中国文化融入大自然的一种脉动。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春节是一年之首,也是廿四节气的开始。从这一后,农民们便根据节气变化安排下一年的生产。春节只是中国农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历本身,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历,而是一个农民生活的日程表。一年四季,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规定的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十二生肖为每一年贯以一个属性,反映中国人对各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动物的尊重。中国人选出十二生肖,有非常鲜明的代表性,六对生肖分别代表了人类性格的相对属性。鼠、牛,分别代表智慧与勤奋。虎、兔分别代表勇猛与谨慎。龙、蛇分别代表阳刚与阴柔。马、羊分别代表勇气与温顺。猴、鸡分别代表灵活与恒定。狗、猪分别代表忠诚与随和。正可谓“十二生肖示性格,六对属性照心理”。中国人的生肖(zodiac )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用形象的语言教育后人应该向动物学习它们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意味着人应该尊敬动物,善待动物,与它们合谐共处,与自然界同步脉动。因为人与动物在性格与感情上是相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