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武术家的人生归宿

 宗放 2017-01-30


江河孤渡,千山独行。虽历尽艰辛,还一如既往。不成时想成,没有时想有,待到功成名就时,反倒淡然。带着淡定的心,守住寂寞,带着孤独的灵魂,继续前行。因为这是武者的人生归宿。

武林中人的气质大多是内向的,他们的灵魂深处始终是孤独的、寂寞的。他们的精神世界似乎十分充实,却又总是被某种似有若无的失落感困扰着,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常常是带着某种遗憾离开人世。而他们的孤独、他们的失落和遗憾,一般人又多难以理解。于是,这便成了一个亘古之谜。象历史那样遥远,又象梦境这般贴近,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武林高手在孤独中赍志而殁,把永恒的谜底埋葬在九泉之下。

清初著名学者颜元(16351704)是一位难得的文武全才。他提倡实学,反对空言,开创了颜()()学派。他又精通技击,内功深厚,曾在数招之内击败商水大侠李子青,他名满天下,交游南北,晚年却留下了这样一首诗:

宇宙天知己,唯有地天通。须臾隔亦愧,自矢日兢兢。

对他来说,宇宙之大,竟然找不到一个知己,只有与天地互通灵犀,片刻无隔,矢志奋进不懈,才能感觉到心灵上的一点慰藉。这是多么沉重的孤独,又含有多少人生的悲凉!

唐人高适诗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但却恰恰是那些“谁人不识”的名人,到时时怀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孤独。因为他们往往是智者,其思想超越了同时代的人,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找不到知音,听不见共鸣,所以他们犹如鹤立鸡群,难以摆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独感。那些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们又何尝不是如此?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写到一位孤独大侠,他仗剑纵横南北,战无不胜。最后,普天下再也找不到一个能与他较量的对手了,他成了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剑”。但是,他从此也厌倦了人生,埋剑隐居,最终孤独地死在一个荒凉的山洞里。他留下的遗言是:“剑魔孤独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刽空利,不亦悲乎?这位孤独大侠的心境岂又是常人所能理解?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冬虫夏草,识者弥鲜。这位孤独大侠虽然是文学家虚构的人物,但他没有对手的寂寞却也不全是作者凭空杜撰,而是有现实根据的。

求实就是求道,艺无止境即道之所在。拳与道合,艺与心合,最后达到拳道合一,拳心合一,这是武学的最高境界。为了追求这种神化之境,有天资的人也须付出数十年不懈的努力。况且艺无止境,即使在同一境界之内,又有高低、深浅之分。所以,穷以一人毕生之力,也永远研讨不尽拳理拳技,只能掌握其中的若干部分。

大凡成为武术大师的人,多从幼年起即悉心学习武艺,其所从必为名师,名师所督责必为苛刻,所以关于武术的种种意识,如胜负意识,自卫意识,拳道意识等,很早就在他心灵里扎下了根。颜元从八岁起从吴洞云学习文武诸艺,从十四岁开始练习运气之术,二十三岁学兵法。五十七岁时漫游河南,遍访文武名流,“折竹为刀”击败大侠李子青。他六十九岁时还为人指点刀法。颜元天资聪颖,他从八岁学武,大概到五十岁上下其武艺才达到巅峰状态,其间经过了大约四十年的漫长岁月。在此漫长的岁月里,习武者耳闻目睹,心中所想,手中所练,不是武术本身,也必大多与武术有关。在这样的长年熏陶习染下,有关武术的种种意识已经融入他的灵魂,武术中的某些功法,功夫似命一般已经融入他的身体,一旦遇事,心意一动,出手便成招式,抬腿便见功夫。当然,任何不会武术的人也都具有一定的胜负意识和自卫意识,但是他们的这种意识比起武林中人来,却又有质的不同。至于拳道合一的意识,不要说不会武术的人根本没有,连那些练了多年拳的习武者也未必就有。

在这种情况下,武术家们不仅同一般不会武术的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就是同武术界那些水平比较低的人之间也比较缺乏共同语言。在同一水平层次的高手们之间(应当指出,在同一时期内,这种高手的数量极少),由于胜负心态、自卫意识、门派之见、维护名望等诸多因素,彼此开诚布公地交流练功心得经验的机会是极少的。他们宁可烛耀技艺而绝不公开功法秘诀。也就是说,高手们彼此之间虽说应当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但实际上他们彼此的心灵也是互相封闭的,甚至较同一般人之间封闭得更严密,更牢固。这种孤独的状态是人为造成的。

学习武艺,除了开始一个阶段由师父教授以外,越往后练就越靠自己动脑筋。等练到暗劲以后,完全要凭自己的悟性和毅力去摸索。年长月久,习武者自会养成内省的习惯,他们十分注重自己的思维活动,经常注意意与气的结合,气与力的结合,并且几乎每式每招都要反复进行自我检查。他们的外表也许是沉静,但意念却在不断地运动,带动真气在体内周流不已。这种内动而外静,或以内动指导外动的特殊的“意力运动”不同于一般人的运动方式,由这种特殊运动方式培养锻炼出来的思维习惯当然也是特殊的。

武术练到高级阶段,一定要讲究顺应自然,诚如先辈所说:“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顺应自然则一通百通,一顺百顺,无丝毫拙力,无丝毫勉强,圆活流畅,无不如意。顺应自然首先要求习武者心绪平静,排除任何干扰,无牵无挂,不为世俗尘念所扰。因此习武者都要在幽静之处练功,不仅是因为这些地方空气清新,而且因为处于幽静之地便于心智清爽,排除杂念。久而久之,武术家们养成了中和的气质,自会把世间的富贵利禄看得不是太重,于个人的荣辱升沉也不大放在心上,与世无争,与人无争。这样,在一般世俗者眼里,武术家们似乎变成了身在尘世而心在世外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当然也就难以理解了。

武术家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钻研武技,他们从思想到行动都是孤独的。他们以练武为事业,视武技如生命,须臾不可离。他们所孜孜追求的,是自己武功的继续提高,力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是,艺无止境,而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有结束的时候。武术家们多是在晚年仍精进不己,研求不休,为的是想超越前人,也想超越同时代的同道们,成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但是,即使武功再高也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当他们弥留之际,他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这一生的荣辱得失,而是武技内功中的何处关窍尚未最后解开,何种功法尚未最后练成,从而不得不满怀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武术家也是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有妻室儿女。但是由于他们勤于练功而疏于理家,于家庭琐事多不管不问。教儿女学武,多是严苛过于溺爱。练武戒色,因而对妻子也较少温存。武术家在自己家里从精神上讲也存在着孤独感。那么,当他临终前回首往事时,一定也会有某种失落感袭上心头,觉得愧对妻子儿女。但此时悔悟,已经无法挽回,只能成为终生的又一遗憾。

    颜元在临终前半年写下了“立心高明,俯视一切”八个字,可作为他一生的写照,这大概也是不少武林高手们暮年心境的反映。大概正是由于“立心高明,俯视一切”,他们才不屑为荣辱贵贱所动,不屑与芸芸众生为伍,而心甘情愿地长年忍受着孤独的折磨,为自己珍爱的武术事业奉献出宝贵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