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初学问答

 天地虚怀xia 2017-01-30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初学问答

 

  动作类:

  1.内家拳是要求人练功的时候,象伸懒腰一样,而气功则在很多的方面要求是全身放松。在练易筋经的时候,要求是什么状态呢?

  ---周版易筋经要求“松”,“柔”书上要求用力一撑就是在松柔的基础上做到动作最大,就和你说的,像伸懒腰一样。

  2.能详细谈谈练易筋经的时候对身体的要求么?详细的含胸拔背之类的,古书上写的和现在的有点不一样,不太好理解。

  -----身体主要要求竖起脊柱,眼观鼻,鼻观心,目光收敛,看一尺内,膝盖要直,但不要用力往后,做到松最重要。

  3.易筋经的脚尖好像都是要点起来的,是要点起来到什么程度啊?脚背和小腿直吗?

  ---脚趾要下扣,贴住地面,脚跟要离地,不用太高,稍离地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阴跷搭起,以便通关。

  4.手是要靠着身体还是离开身体一定的距离啊?肩是往下沉还是要往上抬啊?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动作有27式,有靠近也有离开的。和太极拳不一样。

  5.是要求早上晚上都要练习还是只是晚上或者早上练习一次啊?

  ----一天两次,每次练正身图2-3遍。

  6.在练习的时候,是不是要禁欲啊?

  ----不要求禁欲,但是要节制。这个任何功法都差不多。

  7.正身图步法分成左右式吗?

  ----步伐没左右式,开步即可

  8.正身图说中三才通气第一式中两手交叠是双手十指交叉还是双掌上下放让手指尽量重叠?

  ----交叉和相叠都可以的

  9.双凤朝阳是不是两掌心相对?孔德的怎么掌心向前?

  ----孔德很多东西都不正确,连呼吸都错了,有分歧以原版为准

  10.正向图中第五至第九势中"计气毕"指呼吸几次?

  ----都是计3次呼吸

  11.仰面朝天式:何为双目反视?何为倒气逆行?何为不可过倒?

  ----双目反视我理解为双目内视,因为这式要求稍加意念应该,但是意念不可过重,稍加即可。导气逆行吸气时候沿任脉向上,呼吸沿督脉向下。导气从脚尖,翻泥丸,到尾闾。

  12.功法里的丹田,在什么位置?是脐下一寸三分还是脐下三寸?是皮下肉上,还是小腹中央?

  -----丹田在肚脐下,大概三个手指宽度的地方,在腹腔里

  13.牙关紧扣,会不会练功是的放松相悖啊?

  ------不是用力咬住,牙关扣住即可,太重的话太阳穴会疼

  14;由飞鹰展翅到双手托塔怎样过渡啊?是从两边划弧升到头顶,还是先收回胸前再托起双手啊?

  ---从两本直接上举,三才通气第8式过渡到第9式的时候要从耳边,其实过渡不重要,重要的是定式呼吸。

  15.三峰对峙,是头和双手在同一平面,还是两手位于胸前啊?

  ----做到膀肱曲折,两腋挟紧,可以使三腕开张,天骨开张。三脘开张就是做到那些要求,这三个穴位就会通畅,天骨是头骨,就是说头骨会开张,片片开裂。(别认为这是假的,我师父和我说过,通周的时候头盖骨是会有片片开裂的感觉)。

  16.龙探爪势,头和上身需要转动吗?我看图只是头左右转动了。

  -----头要转,身体不用的

  17.那如何收功呢?

  ------最后一式以后,震脚收功,目的是气震周身,免的气留在一个地方引起痞块痞块就是气长期留在某个地方,不流通引起的肿块,前期不用担心,但是震脚是和好方法,要用.

  18.正身图中最后一式为环拱正立式,此时双脚跟已经落地。收功时,是否在抬起后落地震脚?需要双手向上再向下式导引气归丹田吗?如果正身图练多遍,是否为最后一遍练完后再收功,还是每次都要收功?

  ---是的,踮起来后震脚落地,做最后一式的时候已经要导气归丹田了,然后才震脚,做多遍每次练好都要收功,因为做好后要缓缓才能做第二遍

  19.请问仰面朝天这一式,怎么做?

  是否手上举,仰头的时候吸气,定式后呼气,然后吸气、呼气,然后下放,头收吸气,还原后呼气?

  还是,手上举,仰头,吸气的时候,导气沿督脉上行,还原的时候呼气,导气归丹田?

  ----手上举,仰头的时候吸气,定式后呼气,然后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稍微有点意导,吸时沿任脉向上,呼时沿督脉向下,一点点就行,不可过重

  20.泥丸在头上什么位置震脚又是怎样震的

  --在头顶,百会穴附近,震脚就是从踮脚放下的时候,全身一震。

  21.第一式环拱正立式,右手固握,放于左手,是否拳心向上?

  是,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固握就是拇指抵无名指根,其余四指虚握拇指,模仿婴儿的握拳

  22.双手托塔式,是指尖相对,还是指尖向后?

  ---指尖相对

  23、三峰峙立式,是否手掌相对?膀肱曲折是什么意思?

  ---手掌向前(外)的,膀是上臂,肱是前臂,就是手臂折起来

  24、三才通气十四式里,除了4、8、9、13式外,其他都是十指相交吗?

  -----相交或相叠都可以

  25.右龙探爪伸出的手是不是手心向下?

  ---是

  26.三才通气第四式,时不时手心向两侧,手指朝前呢?

  ----是的,如果你面向东,两手心朝南北,手指朝东

  27.三才通气式第5式,是否为双手在背后交叉,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向后一掷何解?

  -----是双手在背后,手心向上,手背向下,这个动作手指交叉或相叠都可以,向后一掷就是感觉肩向后打开,手往下拉伸

  28、握固的右手放在左手之上吗?环拱正立式中的“脚尖立地”和“气由鼻出”怎么理解?

  导气逆行,吸气和呼气的时候从什么穴位引导到什么穴位?比如说:吸气是否是从承浆引到丹田?

  ----是的,脚尖立地我理解是脚趾抓地,而是不踮起来,因为下面一式献杵起功的里面有明确说脚跟离地的,如果环拱式要离地的话,书里应该会直说的,气由鼻出就是鼻子呼气啊,整套易筋经除了吐纳都是鼻吸鼻呼。而且如果初学最好不要导气,自然呼吸最好

  29、请问:开步献杵,由此起功。开步是什么意思啊?

  ----脚分开成八字站立,后跟相距大概30CM

  三才通气第三势,双手相叠交吗?

  --相叠

  是否和第七势相同?

  --是

  第四势是否和第八势相同?

  --是

  第五势阳掌向上,阴掌向下,阳掌是否手心向上,阴掌是否手心向下?

  --你这样说是对的,不过在书里阳掌就是手心,阴掌就是手背,

  可否理解为先向上,然后翻转向下一按呢?

  --不是,就手心向上,手背向下

  第五势是否和第十四势相同?

  --是的

  第十四势是阳掌下按。

  --还是手心朝上

  14势和5势相同,按周夫子的法,应写明同第五势省笔才对?

  --没省,其实是一样的

  行功过程的脚跟离地,是不是一定要两脚分开成外八字,双脚平行可以吗

  ---双脚平行应该可以

  三才通气第一势是不是双手十指相交,掌心向下

  ---是

  三才通气第二势是不是将两手掌向下直按丹田位置,然后叠交的两手分开,两手心向前慢慢托起与肩平,然后再相叠交,接着翻掌完成第三势,

  ---不用分开,直接举起,掌心向外。

  还有第五势与六势怎样过渡

  ----手伸直,擦着身侧举起,直到和肩平,十指相交。

  请问:环拱正立左手阳掌,右手握固,左手是托住还是抓住右手?三才通气中两掌相外平是什么意思?平倒两掌是什么意思?还有我练完后,嗓子发干很厉害是怎么回事?

  ----

  是拖住

  平倒两掌就是掌心向外,指尖朝前。

  口干是因为练好后火重,你别意导,心要静,舌抵上颚会分泌口水,咽下口水可以降心火。

  是三才通气4势,两掌相外平平尽力朝两边一排,两掌相外平指的是掌心相外,指尖相前吗?此势到位后两手是什么状态?是掌心相外,指尖相前?还是掌心向后,指尖朝左右?4、8、13势是否相同?

  ------

  是掌心相外,指尖相前吗?是的

  此势到位后两手是什么状态?是掌心相外,指尖相前

  4、8、13势是否相同?是的.

  呼吸类:

  1.吸下呼上是何意思?盼解。

  -----吸气的时候意念导气,从任脉下丹田,呼吸的时候意念导气,从督脉上泥丸。

  2.刚练时就要导气吗?

  ----刚练的时候自然呼吸

  3.练出气感在导吗?

  ----不是特意的去引导,气足了,它自动会导。

  4.怎么样才能气足呢

  ----练正身图就行,动作呼吸到位自然就聚气了

  5.在周版易筋经练习到一到两周的时候,在起功或者行功过程中会有不停倒气的现象发生,何为倒气?

  ----倒气就是会打嗝

  6.三才通气十四势书中所写均为呼吸一次,是不是做完动作后再呼吸一次就行了?

  ----做动作的时候吸气,动作到位后呼气,然后再做下个动作的时候吸气,到位了呼气,如果是计三口呼吸,就是做动作的时候吸气,然后呼气,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然后再吸气做下个动作。

  7.第二十七势中平气一口作何解?

  ---平一口气,就是自然呼吸

  8.正身图中三才通气呼吸一口,是不是吸气的时候做动作,式定后呼气,再吸气时做下一动作

  ----是的

  9.第一式:环拱正立式,是不是采用吐纳法,后面几式为呼吸法?正身图最后一式环拱正立式也为呼吸法?

  --是的。第一式先吐纳,吐纳方法如下:

  第一步骤,舌抵上腭,微闭双唇,只用鼻来将清新空气徐徐吸入体内,一直吸入下腹,吸到不能在吸的时候,口中默念“哼”字,用口和鼻将气完全吐出,此步功夫是起到吐出上焦之浊气的作用。

  第二步骤,舌抵上腭,微闭双唇,只用鼻来将清新空气徐徐吸入体内,一直吸入下腹,吸到不能在吸的时候,口中默念“哈”字,用口和鼻将气完全吐出,此步功夫是起到吐出中焦之浊气的作用。

  第三步骤,舌抵上腭,微闭双唇,只用鼻来将清新空气徐徐吸入体内,一直吸入下腹,吸到不能在吸的时候,口中默念“海”字,用口和鼻将气完全吐出,此步功夫是起到吐出下焦之浊气的作用。

  以上吐纳功夫每次起功前至少练习一遍,三遍更佳,等到将重浊之气排尽,轻清之气就会自然布满全身,此为易筋经吐纳之绝妙法门,也属于口传部分,希望广大爱好易筋经的朋友多多体会。

  最后一式也是呼吸,呼吸后收功

  10、采纳法是否为采新吐旧,鼻吸口鼻呼?呼吸法是否为吸由任脉下,呼由督脉上?这样好像和一般的呼气任脉下,吸气督脉升相反(真气运行法如是),为何?

  ----这里的呼吸都是鼻吸鼻呼。关于吸下呼上,还是呼下吸上,其实都是有效的,不同的功夫有不同的要求,易筋经要求的吸下呼上,即为吸由任脉下,呼由督脉上。

  11.正身图二十七式用时多少?为何我仅用5-6分钟,而看网站介绍要20分钟?

  ---正身式呼吸要求细慢匀长,以耳朵听不到呼吸为标准。等呼吸长了,一遍自然能到20分钟左右。你只有5-6分钟说明你呼吸没有到位。

  12.请问仰面朝天这一式,怎么做?

  是否手上举,仰头的时候吸气,定式后呼气,然后吸气、呼气,然后下放,头收吸气,还原后呼气?

  还是,手上举,仰头,吸气的时候,导气沿督脉上行,还原的时候呼气,导气归丹田?

  ----手上举,仰头的时候吸气,定式后呼气,然后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稍微有点意导,逆运呼吸,吸时候沿任脉向上,呼沿督脉向下。

  13.这个易筋经里有许多,一撑,的动作,请问一撑的时候的呼吸状态?是闭气,还是吸气?

  ----你理解错误了,一撑并不是说,动作到位后,再一撑,而是动作在过度到下一式的时候直接做到最大的拉伸,是在吸气时候做的。要的注意的是,在撑的过程中不要用拙力,要在松的前提下,做到最大的拉伸!

  14.什么是气顺行,气逆行?逆行是任下督上,顺行是任上督下吗?

  ----顺行是吸气的时候以意领气顺任脉下,呼气时候领气顺督脉上行。

  逆行是吸气的时候是以意领气顺任脉而上,呼气的时候领气顺督脉而下行,从脚尖开始,翻泥丸,至尾闾!

  15、"止心随息"心法,呼吸四象

  你入手注意调整呼吸,这是对的,调整呼吸的训练,在气功三调里叫“调息”。气功的呼吸方法不下几百种,都是根据各种功法,各种训练的目标而制定的相应的呼吸方法。但初学入手,以自然呼吸为好。就是要把自然呼吸调和,调和到息相上。古人说“息调则心定,心定则气凝”。调和呼吸的方法即是一个初学的必修功法,也是一个入静的很有效的方法。只要你呼吸调整好了,入静这一关,也基本上路了。

  什么是息相呢?呼吸有四相,“呼吸有声者风也,守风则散,虽无声而鼻中濇滞者喘也,守喘则结,不声不滞而往来有形者气也,守气则劳,不声不滞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神气相依,是息相也”:

  风相:耳朵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似呼呼风声,为风相。守息守此风相,则气不能凝,使气散无功。

  喘相:虽然呼吸无声,但鼻中似乎阻塞不畅,或是刻意为不出声而强制压低呼吸,使其无声,这样呼吸同样憋闷不畅,或是呼吸始终感觉上气不接下气,这都属于喘相。守住喘相则使气於结不畅,容易造成憋闷气喘。

  气相:虽然呼吸不喘不滞,往来也很顺畅,耳中也听不到声音。但呼吸一来一往,非常“清楚明显”,这就是气相,守此气相,使人不能真正放松,徒劳无功。

  息相:呼吸无声往来顺畅,呼吸如游丝一般,绵绵柔柔,似乎消失了,而又似乎存在,非常微弱,心神与气息亦是绵绵细长,神息绵绵相抱,这就是息相。

  刚开始入手调息,一般人都是表现出的风、喘、气相中的其中一种。这都不是调息要调到的状态。这时也不要急,也不能刻意去控制成“息相”。这样就违背了自然协调的原则。采用的方法,就是数息法与观息法。

  数息,就是心中默数你呼吸的次数。这能让你注意呼吸,以一念代万念,杂念就少了。但你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数上,数的过程中,要听息、观息。用耳朵听自己的呼吸声,刚开始能听到,也不用刻意,训练一段时间,呼吸调好了,自然听不到了。观息,就是注意自己的呼吸往来,刚开始可能粗声粗气,喘滞不畅,但你只要注意它,似有似无的守着它,它自然会慢慢的微弱,慢慢的柔和绵长,经过一段时间顺其自然的训练,就会慢慢过度到息相上,这样你的初步功夫也告成了。先跟你说这么多,认真开始训练。

  易筋经练功注意事项:

  1.饭后一小时,方可练习易筋经,否则长时间练习,影响肠胃功能.

  2.大雾天气,不可练习易筋经,否则长时间练习,影响心肺功能.

  3.一般下雨时是可以练习的,但雷电天气不可练习,以免受惊吓.

  4.在易筋经练完后,不可马上用冷水洗澡,因为练功是毛孔是张开的,用冷水一激

  很容易落下毛病,半小时后才可进行,但最好不要用冷水,最好用温水为益.

  5.易筋经外经的第一步练完后,可以在身体和肢体上轻轻拍打,

  帮助身体松弛和缓解;同时也可对血液流通产生一定益处.

  6.在易筋经外经练完后,要注意收功;使气归于下丹田.注意,切记不可用意念引导,

  只需意守,长期以往,丹田久会有感觉.

  7.易筋经练习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而定,没时间时,可选一两式进行练习,没必要

  把一套练完,因人而定.

  8.练功是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呼吸,不要人为的去调节呼吸,呼吸以顺畅

  舒服为益,切记不可弩气,吞气等.

  易筋经初级三层征验

  周版易筋经微妙至极,虽然动作繁多,但编排皆有条不紊、步步加功、毫无流弊,只要勤加练习就会感受到周版的魅力,其实任何功夫对于习练者来说最终追求的还是结果,但结果是需要在循序渐进的习练过程中慢慢达到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所以很多人在练习过程中刚开始是充满信心,但最后都是对达到结果的过程太漫长或者太遥远而放弃,真正可惜的很,其实只要坚持练习,虽然达到最高阶段会因个人禀赋而有快有慢,但练功的征验却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我就把周版易筋经初级练习的几层征验简单阐述下,希望对大家有借鉴作用。

  第一阶段:

  通气

  在周版易筋经练习到一到两周的时候,在起功或者行功过程中会有不停倒气的现象发生,这就是三才通气十四式这些动作起的作用,以一气贯三才,使三焦通达,所以有此征验,学者发生这样的现象不要惊慌,因为这是好现象。

  第二阶段:

  拍浊

  在周版易筋经练习到第三周的时候,就会发生不停打屁的声音,打屁既有可能发生在收功后,也可以发生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打屁的次数明显增多,一天起码100-200多个,这是以一气贯三才后,人体产生明显清升浊降的现象,也属于非常好的现象,正所谓“雷鸣地震,清浊攸分”就是此意。

  第三阶段:

  腾筋

  在周版易筋经练习到第五周左右的时候,肚子上会腾起两条筋来,手摸上去很像是两根肋骨的感觉,随着练习的深入这两条腾起的筋会越来越硬,这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这也是正常现象,属于积气到一定程度上产生的正常征验。

  关于选择练习哪个版本的易筋经的意见

  我也参考了很多版本~所以发表点拙见~

  其实功夫没有好坏~只要行持无间就会有效果~坚持是第一重要的~

  在刚开始练习~我认为八段锦就很好`做为筑基功夫很适合~因为八段锦主要是活血~运动血脉~

  十二大劲专修运力~主要锻炼力的功效~动作简单~效果神奇(近代熊长卿练习此功证明其增力效果神奇,大家可以参考熊氏易筋经的序)但练习起来要求很多~比如100天不能行房也不能遗精~如果大家想练习有效果的话就应该要严格遵守那些要求~在练习过程中建议参考熊氏易筋经.

  韦驮十二式~专求易筋~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姿势和少部分要领~但呼吸方面则没有一个系统正确的东西传下来~所以本人不太建议练习~因为导引气功是由姿势~呼吸~意念配合才能有效果~如果只有姿势`没有正确的呼吸配合则与体操无异~不过大家如果想练习的话建议参考释德扬的架子~因为他的姿势还是比较标准的~至于释德虔的动作有点松垮~有些时候也不太标准~所以参考下就行了~

  最正宗最系统的首推周述官的<<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因为其传承有序~来源明确~而周老夫子亲身验证其神奇效果,并手书增演3部,只要大家仔细研究下就会感觉到其动作编排确实很精妙,有条不紊~步步加功~因此说其为正宗的上乘内功当毫无疑问`

  关于练习此功~广大功友一定为周半文言文的注解和要领所迷惑~其实我认为只要细心琢磨`就会感觉到其实周老夫子把该讲的都讲了~如果大家还是不太明晰~那就建议参考下孔德的注解~但一定要记得是参考~因为孔德注解的版本大部分是对的~但还有一小部分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人一直认为不要崇拜什么专家~专家的东西也要客观的去参考~不要认为专家就一定是对的~但总的来说孔德的注解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这点毋庸质疑~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就是释延王的版本~参考下他的动作就行了~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因为他练的其实就是周版的~但把里面很多重要的东西全去掉了(比如正身图中的三才通气十四式),还有就是自做聪明的加了些他自己创造的姿势,而且呼吸也很多地方不对,因此大家千万别以为他是少林的就认为是正宗的~因为现在的少林已经不是当初的少林了~基本没什么真功夫了~这个大家了解下少林的近代历史就明白了~这里就不赘述了~现在少林真正把最传统的禅\武\医\传承下来的只有释德建一人~

  综合起来看我认为~如果只是简单的锻炼身体~少生病~那八段锦足矣~因为简单有效~如果想提高劲力~那就练习下十二劲~如果大家有充足时间练习`有对传统内功有深刻渴求的~那最佳选择就是周版易筋洗髓~但要注意的就是我上面阐述的一些观点~但有一条就是必须遵守的~那就是在练习过程中有分歧的地方~要忠于原版~

  所以让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进步~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观看~

==============================================================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初学问答(转帖)_感悟本心_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aeecf40100b5h6.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