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绍兴90后看不懂的照片,今天刷爆了绍兴人的朋友圈!

 cxag 2017-01-30


绍兴,生于斯长于斯,无论你到哪,路有多远、年纪有多大、官位有多高、钱财多厚重,都会深深怀念爱恋这个让你成长、让你梦萦、让你追寻的地方。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花甲之岁童心不泯。唯有留下的老照片尚能唤起你平静而模糊的回忆,激发你往昔的人事和情怀。


这些老照片你还认识记得吗?



1980年前后,在绍兴市区的王家山上远摄的城北桥轮船码头周边地区,当时房屋建筑物星零分布、低矮破旧,田野水荡与之共存,河道中舟楫众多,还少有城市气氛。


同一位置的拍摄,如今原先的水田变成了水木清华、火车站、大滩、外滩……


当今的解放路鲁迅路大云桥口,鲁迅路南侧新貌


1990年代的鲁迅路大云桥口,同一位置上


1970年代的解放路鲁迅路大云桥口,同一位置,你还有印象吗?


当今的解放路鲁迅路大云桥口,鲁迅路北侧


1970年代的鲁迅路大云桥口,与上图同一位置,站着人的这个门是鲁迅路邮电所(当时绍兴城关镇仅有的三个邮政邮电网点:东街邮局、上大路邮电所、鲁迅路邮电所)。图中有个老邮筒,现在已经是古董式物件,老邮筒后左转即南后街(旧社会叫会稽大街,相对于现在的解放路一一旧时叫山阴大街)。进南后街数十米即西咸欢河沿。


如今的城北桥环城河段景色


与上图同一位置,当年的城北桥轮船码头,1975年12月绍兴城区赴东浦绸厂参加工作的俊男靓女,手拿日常生活用品、肩背被舖兴致勃勃地在这里乘坐轮船,前往东浦绸厂一一那时的好处去、好行当:工厂做工人。

同志们还记得吗?往事真的如烟,一瞬间40余年过去了


如今的西郭迎恩桥(菜市桥)及水街面貌,正在建设中,当局试图恢复昔日西郭门外水街风情


同一位置上旧时的迎恩桥近景


从西郭吊桥远眺1970年代的迎恩桥和水街,同志们是否感到好熟悉、好亲切、好怀旧。



如今的解放路东街口绿花带


同一位置从高处拍摄的1990年代的解放路东街口广场景象


同一位置,1970年代的东街口,图中寒风凛冽雪花纷扬,街上人们行迹匆匆。身穿棉衣、撑着雨伞背着包的女子站在那里,或许是当时社会环境造就的“黄牛党”一分子呢?

当时的东街街景是如此的古老而破绽,很有怀旧感!


改革开放中的东街口小商品市场,你也应该记忆犹新吧,肯定也曾经穿梭于其间,挑选你想要的“价廉物美”(但质次。当时的商品质量大多较差)的东西。


今日胜利路鲤鱼桥边的古越藏书楼,焕然一新


旧时的古越藏书楼,是绍兴乡绅徐树兰于1900年创办,是国内第一家公共图书馆。

蔡元培曾是徐树兰长子徐维则的家中伴读;

中国“二弹一星”元勋之一的钱三强,他的母亲婉贞即徐树兰孙女;

古越藏书楼随着时间,逐步演变充实集成绍兴县立图书馆再到绍兴图书馆;

现仅为文保单位,内已无藏书。


如今西郭新吊桥


七、八十年代的西郭老吊桥


这图片是现今胜利路鲤鱼桥上向东拍摄的场景照片


同一位置上,1980年前后拍摄的场景,街上步行者较多,那时无电动车,胜利路两边旧房屋鳞次栉比,图右边的房子如今悉数拆除,拓成柏油路


此图系如今胜利路城市广场往仓桥直街去的入口处,拍摄位置在绍兴一中初中部(老一中)门口东


同一位置上,1980年前后的场景,图中间的一整排低屋尚未拆除,胜利路还未拓宽。旧时图中小屋后面是一条河,直通向东,过大街再往东去,河北之沿岸叫水澄巷,是昔日繁华商贾之地,解放后水澄巷部分河道填河造路,图中低屋处是西来河道之尽头,六、七十年代,此处河道尽头还是乡下埠船进绍兴城的船埠头,绍兴西面的乡下人进城来这里上岸,到大街购物非常近便。

想必知青们应该也坐过这个埠头的埠船去插队的地方。


如今的绍兴第二医院


同一位置上西洋格局的绍兴福康医院(又名高氏医院)。福康医院由美国人高福林购地创办,是典型的教会医院,医院建于1910年,距今已逾过百年,其老式建筑结构依然美观而坚固,实为国人建筑之榜样。图中医院门前的南街人烟稀少,仅十字路口二人,旧时此地多为居民菜地、农民园地,少房屋建筑,地处已较偏僻。


高福林擅长眼科,他在绍兴共呆了34年,后于1937年回国。1949年绍兴解放,福康医院收归政府,改名绍兴第二医院。


现绍兴二院大门新貌


八十年代及以前的二院大门


如今延安路新建路十字路口,照片拍摄位置是福康医院老楼边上


同一位置,1980年前后的场景,此处变化不是很大,大多还是当年景象


现在的人民西路府直街十字路口新貌,拍摄位置在银泰大酒店旁


1980年前后的同一位置上的旧场景,觉得变化大也


绍兴九城门之一的都泗门新貌,美丽的环城河一处景观


1980年前后的都泗门,桥洞所见全是田野地头


民国初期的都泗门。那时绍兴城城墙尚存,在旧时绍兴富商金汤侯建造萧绍公路时率先拆除城北城墙,剩东、南、西三面,待“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1938年绍兴三面城墙尽拆除,古城墙从此不复存在。

这也是珍贵的老照片


当年绍兴家喻户晓的绍兴百货大楼全貌。

绍兴百货大楼创办于1972年,是当时绍兴地区最大的商场型百货零售企业,想必极大多数人都光顾这个大商场购物浏览。现在仅剩下记忆,曾几何风光一时,股票上市,现在彻底消失贻尽


这是绍兴百货大楼位置上的老早前身一一大善寺门口旧照片,想必毛七十岁年纪的人见到过这个大门。

大善寺,建于梁天监年间,古藉载:钱氏女,未嫁死,遗言以奁中资建寺,僧澄贯主其役,未期年而成,赐名大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善寺犹如绍兴之上海大世界第二,里面各种玩、乐、吃、买、看、嬉等等场面都有,是我们小孩子的理想乐园。


这是解放路上华联商厦路段现状


同一位置上八十年代的解放路旧场景,当时有了第一辆公共汽车,那时还不叫“公交车”。街上多的是行人


当今绍兴城中的稽山中学,现代与古韵并存


摄于二、三十年代的稽山中学,门口是现在的新建南路,旧地名:石柱头,此校门一直用到1980年代。

1932年,稽山中学由绍兴名人国民党元老邵力子会同朱仲华、金汤侯、汤日新等10位乡贤出资创办;校址为绍兴府学旧址;邵力子题校训:卧薪尝胆;蔡元培题写校名:私立绍兴中学。1933年改名稽山中学


如今的绍兴一中,现代化的中学校园


民国时期的绍兴一中旧照片,绍兴一中系前图原古越藏书楼主人徐树兰先生捐银千两,并得捐款四千元于大清光绪年间创办,仿天津中西学堂规制建的绍郡中西学堂。

绍兴乡贤徐树兰实能为后人所敬仰和纪念,但大家去问一下当代的年轻人、哪怕是年长的人:你知道徐树兰吗?他是谁?

答案会告诉你:不清楚

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当今的柯岩云骨,变成了一个著名景区


1977年冬拍摄的柯岩云骨景色,那时云骨与石佛尚在田畈之中,如遇盛夏,二石置于一片绿色稻浪中,很原始,亦很质朴自然,与现景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1980年前后的绍兴鉴湖边某个自然村落,夕阳映照着收畈归来的农家摇着橹桨,临近岸边,好一幅美丽的水乡夕照。赞!


照片里的景已不在,

照片里的人或许也已不在…

看完这些老照片,想必你一定?入沉思之中,

慢慢回忆吧,快乐的回忆吧!


来源:美篇-大师兄、网络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