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每年冬至、大年初一、正月十五都有吃汤圆的习俗,象征着合家团圆幸福、万事如意。尤其是大年初一这天,为了讨个好口彩,汤圆不叫“汤圆”,要叫“元宝”,吃汤圆也叫“得元宝”。 位于闵行的七宝老街是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之一,说起七宝,老底子上海人首先想到的,想必就是摩肩接踵的人群,以及那一碗碗热腾腾白胖胖的老街汤团了。 这是七宝老街上人气最高的一家老店!店面干净整洁,名气传千里,任何时段都人满为患。 排队的有阿姨爷叔,有情侣,也有家长带着孩子……很多人都是远道慕名而来,为了一饱口福,都是一副“枪打都不走”的架势。 从这强势的队伍以及闪闪的荣誉墙便能得知,这是一家味道非常棒的汤团店,错不了! 透过水泄不通的人群,可以依稀看到门口木刻板上的清单,鲜肉、荠菜、豆沙、枣泥……口味多样,每一种几乎都成了经典。 圆乎乎白胖胖的汤团乖巧地躺在滚热的大锅中,全部完好,没有一个破皮,升腾起来的蒸汽能瞬间将寒意驱散。 端上桌,一刻也不能等,立马送入口中,热乎乎,甜丝丝,油滋滋,每一口都是小辰光的味道,简直就是视觉、味觉相结合的艺术品。 阿拉老底子上海人最喜欢的还是芝麻汤团,清水煮熟后,晶莹剔透,大而饱满。 排队等候的时候,客人可以透过玻璃窗观赏到汤团制作的全过程。 所有制作的原料齐备,大方地呈现在你面前。 手工制作的汤团还要讲究技巧,一定要用水磨粉,个头要大,粘性要好,外形好看,馅料要足,皮子扎实,完全不是超市速冻那种,一煮就软趴趴,而是要坚挺有力、久煮不破,才是顶顶上品的汤团。 如果抢不到现煮的汤团,也可以买回去自己煮,每一颗都饱含纯朴的气质。如此白白胖胖的小家伙,快到我碗里来。 阿拉上海人爱吃汤圆 卖相好、味道佳、寓意美 吃完一整年顺顺溜溜,圆圆满满 大年初一走起吧!
□ 编辑|莽夫 图片|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