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队管理与情商(赵玉平) 三亿文库

 budaozheli 2017-01-31

三国演义当中的第二件事:挥泪斩马谡。从哪讲起呢?从一个游戏讲起:不知道各位是不是喜欢下象棋,象棋是谁发明的呢?是舜发明的。舜耕于历山,就是济南的历山,发明了象棋。象棋到了韩信那个时候,被韩信给改造了,象棋中间叫楚河汉界,到了南宋年间,象棋增加了一个炮,反映了中国军事斗争武器装备的变化,以前只有车和卒,连马都没有,后来骑兵成为主战斗力才有了马。马走日,什么意思?骑兵进攻得侧翼,只有不懂军事的人,才把骑兵派到正面,对着敌人的炮火一排一排往上冲,大家有机会看看成吉思汗那十几万骑兵的斜刀阵,都是斜着从侧翼进攻,所以马走日,骑兵要侧翼攻击。卒一次只能走一步,卒相当于什么?基层一线的员工,所以卒一次走一步告诉我们:一线步子不可迈的太大,迈的太大容易失控。老将在九宫里不出九宫格,这说明什么?说明司令员一般不离开指挥部。象棋里边最神奇的是“士”。专门给大家讲讲“士”的问题。就是团队中的专家学者的问题,高级知识分子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团队中高级知识分子、专家学者越来越多,中国的象棋给“士”定了三个规则,第一个规则“士不出九宫”,什么意思?参谋助手搞谋划的人不到一线搞执行。执行的是另外一拨人;第二个规则叫“支士”,参谋助手只能支招不能拍板,如果又支招又拍板叫大全旁握,权界在外,祸乱始生;第三个规则“士走对角线”,出主意的参谋助手不露正脸,这叫幕后策划。我们高层的谋划过程是不能向员工公开的,真正出主意的参谋助手是不要让他露正脸的,所以叫幕后策划,策划完了领导当众来表态,策划的过程不能让员工知道。给“士”设的这三个规则,代表了中国古人对领导班子里边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高级知识份子一个深刻的理解。为什么出主意的人就不能到一线去搞执行?大家看马谡,马谡是诸葛亮的参军,高级参谋助手,诸葛亮就让他到一线搞执行,而且让他自己拍板决策,拿士当卒用,结果马谡大败。所以诸葛亮是用象棋规则来看士,错把士当卒用,最后战役崩溃。

普通人叫常识思维,常识思维建立在95%的正常情况下,专家思维叫极端思维,极端思维建立在5%的特定基础上,搞实际工作的需要常识思维,搞舆论研究的需要极端思维。这是思维模式的问题。人成长的过程有可能是知识增加智慧减少的过程。智慧的本质是什么?在常识真理面前毫不犹豫,这叫基本智慧。所以诸葛亮对马谡这件事情,马谡就是一个有极端思维的理论专家,诸葛亮没经过训练,没经过调整,直接让他到一线搞执行,由于思维模式没有转换,导致了灾难发生。中国的博士,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是12年,大学4年,硕士3年,博士4年,共23年。7岁上学一直到三十岁,他连世界什么样还没见过。所以告诉大家,很多高级知识分子,每天睁开眼睛都是他梦的开始,很多搞理论的人,他们的实际经历是欠缺的,是苍白的。毛主席的话说的特别对,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定要走跟工农兵结合的路。高级知识分子的软肋就是极端思维,如果不经过常识训练、磨练,他就容易做很多极端错误的事情。理论水平越高的人往往管理上越难。或许我们今天讲的很多管理规律一辈子都用不上,或许小时候我们讲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有一本最著名的书叫《当和尚遇到钻石》,是一个和尚写的,美国人到印度去寻佛,然后还俗做公司卖钻石,他发现佛法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就来经营公司一样可以成功。没学过工商管理,做到了世界前几名。结果他发现,人们都是用最基本最重要的常识来最后成功的,守得住常识才是根本。这是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中的一个前提条件,理论水平高的人是有这个软肋的。马谡把城丢了,诸葛亮决定挥泪斩马谡,《资治通鉴》上边有这一个记载,当时诸葛亮哭的叫涕泗滂沱,孔明先生奔五十的人了,大老爷们哭的满脸都是液体,有人说了,你这么哭,就别杀不就得了?那不行,军法无情必须得杀,那你狠心必须得杀,你又哭,杀也是真杀,哭也是真哭,这个规律叫做:掉着眼泪杀人,用温柔的手段做冷酷的事情。这是一个情商高的管理者的基本方法。下狠手却要掉眼泪,我们很多领导对待员工拍桌子瞪眼,

第二天开除了,你以为别人说你有理有据呀?说你铁面无私呀?员工有错误不处理,我们权威性受到影响,如果我们下狠手,亲和力就下降了,那我们怎么办呢?诸葛亮给我们的方法就是用温柔的手段做冷酷的事情。你动了感情,首先跟他的关系留有余地,另外给周围的人做个榜样,我不是铁石心肠,我是富有感情的人,所以,越是下狠手就越是要动感情。如果我们想饶过他,你倒是可以骂两句踢几脚,这叫用冷酷的手段做温柔的事情,你想饶过一个人的时候就踹他两脚骂他两句。这是诸葛亮给我们展示的一个策略,所以在挥泪斩马谡方面有一错误,错误用马谡,有一对的,掉眼泪杀,杀对了。这是在三国里边给大家讲的第二个例子。

12、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人变成君子

孔明先生最后英年早逝,死在岐山北麓渭水南岸的一个地方叫五丈原,公元234年深秋时节,刚过中秋节,病死了。孔明先生临死之前,他做了两件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第一件事:拿出笔在病榻上颤颤巍巍给自己年幼的小儿子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在《诫子书》里边,诸葛亮强调,中国文化最大的成就在于把一个中国人教育成君子。各位看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天也不蓝了,水也不清了,食物中也有添加剂了,路上倒一个老人我们都不敢扶了。为什么?就因为我们这个年代君子太少了。所以诸葛亮告诉自己的儿子,人生最大的成功是把自己培养成君子。作为一个君子最重要的两条,第一是静,情绪稳定;第二是俭,生活简朴。一切的优点一切的优势一切的修养都是从这两个字中来的,一旦失去了静,失去了俭,一个人就会失去一切。这个事是个普通人就能理解,一旦到了一个荣华富

贵的位臵,位高权重呼风唤雨,他就特别容易丢掉这两个字。所以各位,中国古人装尸体的容器叫什么?棺材。什么叫棺材,升官又发财,就离这事不远了。《论语》上记载,曾子之死前,把弟子们都叫进来,告诉弟子们:把我的手抬起来,把我的脚抬起来。他说,作为一个成功人士,我每天的生活原则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每天都加着小心,时刻管住自己的脾气,管住自己的行为,今天我的生命要结束了,我终于可以活的不用这么纠结了,我终于可以放松而去了,可是孩子们呀,你们还要在这人生路上往前走,一定要记住管得住自己。说完,闭上眼睛就走了。我想告诉大家,中国古人说:贫贱成人,富贵杀人。我们身上所有的优点都是在艰难痛苦的时候磨练出来的,我们身上所有的臭毛病都是在荣华富贵里边养出来的,因此当你有一天位高权重的时候,当你有一天真的能够呼风唤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生活不离这个“俭”字,不离这个“静”字,这个特别的重要。一个人一旦闪光了,别人就不教育你了,我们就得自己教育自己。《诫子书》里边包含着中国古人的成功哲学,那么诸葛亮给他儿子写的这封信本身含有一个信号,曹操临死前最后一件事给儿子写封信,刘备临死前最后一件事给儿子写封信,诸葛亮临死前最后一件事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这件事说明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子女教育,一个人这一辈子干什么事都成功,只要有一件事没干成,死的时候就闭不上眼,这件事就是子女教育。同理,一个人这一辈子干什么事都失败,只有一件事干成了,死的时候就闭的上眼,这件事情也是子女教育。所以我们把子女教育定义一个名字叫“闭眼工程”。一个女人过了35岁,一个男人过了40岁,要把战略重点转移到“闭眼工程”上来,这叫事业的未来。所以诸葛亮教育儿子就说明中国古人很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亲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给父亲的教育定义为三个规则,第一叫讲规则,权利是一辆车,规则是交通标志红绿灯,如果一辆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他自己就会翻车,所以人得讲规则,这个规则得遵守好。我们现在很多父亲就是只讲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