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已经决定不再说老虎吃人的事情了,因为我感觉我已经把观点表达得非常清楚了,但是晚上发现,一大帮煽情派选手喷薄而出,开始围剿我的后台。甚至网上也有不少学者教授站出来,替这位死者鸣不平。 根据我粗浅的判断,这些煽情派选手已经深得两大人文社科类杂志《知音》和《故事会》的精髓,层层假设,步步煽情,简直要把一个逃票的中年人塑造成一个有家庭责任感、为了妻儿的幸福不惜以身饲虎(他们还把饲字写成了伺字,这完全是两层含义)、为了美好生活打拼的凄苦男人的形象,想把逃票的钱省下来给孩子买书、给孩子上学,还说我们根本就不配批评他…… 这和我认为的价值观有些不一样,确切地说,我是惊呆了。 我完全想不到,逃票居然有这么崇高的理由,还能从这个方向进行煽情。按照这种说法,福布斯排行榜100名以后的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各种商店随便拿东西了,因为这也是人家想要给妻儿更好生活质量的方式,虽然他们没给钱,但是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种强大的家庭责任感。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种不当的方式,是因为他们的钱不够,或者他们想把自己的钱用在自己想用的其他地方。 为人父母,除了要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你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我说直白一点,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有极大可能变成什么样的人,这既是基因,也是环境。就好比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至少都站着两个以上的熊家长一样。 这是一种残酷的现实,逼着父母在孩子面前用最严苛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哪怕你自己觉得不舒服、不适应,你也得为了孩子,尽最大可能把自己装成一个道德模范。 我认为,这才叫真正的家庭责任感。 如果你不这么做,就一定会有报应。这种报应,要么出现在自己身上,要么出现在孩子身上,屡试不爽。 我们大部分人在孩子面前,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了事情,他倒好,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违反契约精神,采取逃票的手段翻墙进入动物园,我不但认为这不叫家庭责任感,反而觉得这种行为更应该“罪”加一等。 孩子是你自己的,你这么做,是要教你的孩子去用欺骗的手段逃票,还是教你的孩子去“以身伺虎”? 你就是死了,也是死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被老虎咬死,不知道会给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心理阴影。 从这一点来说,这样的行为更没家庭责任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