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段话出自哪里,今天,就要来介绍下留有这段无名氏墓志铭的地方: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始建于公元960年(中国那一年刚好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那时候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远不如现在那么宏伟。 根据记载,有个叫做奥德里奇的年轻渔夫在泰晤士河旁看到圣彼得,在之后的几年,他都从泰晤士河得到了鲑鱼。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一家鱼贩公司每年还会赠出一条鲑鱼。在奥德里奇发现圣彼得身影后的公元960年(也可能更晚些),在埃德加国王的支持下,圣邓斯坦建立了本地的一所本笃会教士的聚集场所,里面供奉着圣彼得。 之后,原始建筑被毁坏,究竟是被人毁坏的还是自然毁坏,历史上记录很模糊,只是提及这座建筑物在1042到1052年之间进行了重修。重修的原因是爱德华国王需要一座能够安葬他自己的教堂。这座被重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是英国第一座罗马式教堂。就在爱德华国王去世前的一个礼拜,1065年的12月28日,教堂建成,他也遂了自己的心愿在一周后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九年之后,他的王后也随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之后,他的继任者也是如此。然而,这种习俗一直到了两百年后才再次被延续,而在这期间,威斯敏斯特教堂被用作加冕场所。
(内部) 16世纪到17世纪,解散修道院的调查中显示,威斯敏斯特教堂排在格拉斯顿伯里大修道院之后,拥有每年2400到2800英镑的收入(这笔钱相当于2015年1,320,000 到 1,540,000英镑购买力的价值)。亨利八世在1539年授予皇家修道院教堂,在1540年被特许的状态下,亨利八世宣布建立威斯敏斯特教区。 之后,英国的女王到国王又把这座皇家修道院进行了各种“乱炖式”修葺,令整个教堂建筑结构复杂,而在承担英国王室加冕和安息责任下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还有了一个奇葩的事儿。死去的奥利弗-克伦威尔被人从坟里掘出来后,砍断头挂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顶上整整数十年。18 世纪,英国建筑家尼古拉斯·霍克斯穆尔建造了教堂西端的双塔。1875 年起,教堂正面由英国建筑师、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运动的领袖人物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整修。 经过多次的建设,威斯敏斯特教堂不仅超越了整个英国其他教堂,成为英国的第三大地标建筑,更成为了教堂建筑史上的不朽作品。在庄严豪华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一共有四十多为君主加冕,更有四千左右的人安息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例如大家熟知的牛顿,达尔文,狄更斯,丘吉尔,英国人,甚至是欧洲名人把能够安息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作为一种荣誉来看。 可以说,经历了千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从最初的简单建筑到繁华建筑,见证了英国与人类历史,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都可以去看看。 至于文章开头的第一段墓志铭,出自一位无名氏,但他所写的却是威斯敏斯特教堂中的一个亮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