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岸线:比风景更精彩的是生活

 又一本 2017-01-31
走岸线:比风景更精彩的是生活
徒步鸭绿江口
--------------------------------------------------------------
体验者  许临时(文字)  体验者   刘晓东(图片)
出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10期

        “  在许临时360天徒步中国海岸线的路程中,鸭绿江口这段,令他最为难忘。不仅因为这是他全部行程中“万事开头难”的“开头”那段;也因为这段路上的风景与众不同——水之隔即是他国,行走间对岸的风景历历在目;更因为这短短的一段路程,让他获得了许多新的人生感悟。”

 
体验者 许临时(文字)
2015年4月11日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口出发,一个人背着行囊沿中国海岸线徒步,2016年4月6日到达防城港北仑河口。有人说他伟大、有人说他疯狂、有人说他有趣、有人说他无聊,可他自己却觉得很平常。

体验者 刘晓东(图片)
河北唐山人,喜欢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常常感叹大自然的奥妙和博大。

      在丹东市火车站,我拦住一位大哥问路:“鸭绿江怎么走?”大哥看看身背沉重行囊的我问:“你这是去干什么?”我告诉大哥,我想一个人徒步中国海岸线,从鸭绿江口走到北仑河口。大哥立刻显得忧心忡忡,说:“坏人这么多,你一个人要走那么远的路,不怕吗?”

      我一愣,没有想到大哥竟是一下子就相信了我,还这么为我着想。其实在出发前,我设想过无数可能,设想自己会有去无回、没饭吃、没地方住、被人当做骗子、遇到打劫的……可我还是坚定地出发了,我不想在一切还没开始之前就因为“设想”而退缩,那样会把对这个世界的“偏见”一直留在心里,并且一直“偏见”下去。请注意,我用到了“偏见”这个词,因为后来发生的一切,都跟我设想的不一样。

      比如,那位大哥就非常热情地把我带到鸭绿江边,走的时候,还说:“路上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儿。”我说:“您看,好人还是多吧。您就是好人。”他笑笑,没有说话,朝着自己家的方向离开了。

    我朝着我的路,继续走。


    鸭绿江中朝友谊桥和鸭绿江断桥,是我国鸭绿江口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关于抗美援朝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

    时至今日,许多中国人都来到鸭绿江大桥游览拍照,是为了欣赏滔滔江水、一桥跨两国的特殊景观,更是在缅怀当年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我站在江边看风景      

       经过一块色彩鲜艳的写着“丹东您好”四个字的大牌子,我来到了鸭绿江边上的鸭绿江公园。

      雾霾还没散去,阳光斜射着,穿透层层的PM2.5,折射,散漫地撞在空中,钻入瞳孔,昏黄又刺眼,我不得不戴上墨镜。

       江边很多小伙儿,懒洋洋地高喊:“朝鲜一日游,朝鲜一日游。” 

       我朝鸭绿江对岸的朝鲜新义州望去。那边光秃秃的,只看到一个堡垒样的建筑杵在那儿,除此以外几乎看不到别的房屋,更别提人了。但看得久了,又发现不时有一些小黑点在来回移动。仔细看,是行人或者骑着自行车的人在来回走。我默默地计了下时,发现有俩人大约七八分钟就交会一次,每次交会的地点都差不多。站在我旁边的丹东大叔告诉我,那是扮成平民在巡逻的朝鲜警察,是为了防止朝鲜民众逃亡到能吃饱饭的中国。“前几天,他们那边还过来抓人呢,抓回去就是枪毙。那边的墙上,还贴着抓朝鲜人的告示呢。”大叔说。

     在夜晚看鸭绿江两岸,丹东一侧灯火璀璨,高楼林立,朝鲜一侧则黯然失色,一片寂静。

  即使这样,朝鲜在某些方面似乎还是引起了大叔的羡慕:“这鸭绿江水有说法,咱们中国这半边是浑的,朝鲜那半边的水是清的,一眼就能看到江底。”我以为有什么传奇,急问为什么。大叔一愣,大概觉得我在装不知道,说:“嗨,咱们这边污染多严重啊,工业化工什么的,废水都排到江里了。”我低头看,脚下的江水确实不干净,像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我忽然有些疑虑:如果让我选,吃不饱饭的青山绿水和吃饱饭的雾霾污水,我该怎么选呢?人生总是充满这样两难的选择吗?有没有第三条路呢? 

  大叔没有让我走神太久,继续主动向我介绍着,“那个双层铁桥,通往朝鲜,上边可以走汽车,下边通火车。那边还有一个断桥,1950年被美国人炸掉了一半,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其实出发之前我做过一些功课,知道那座连通的桥叫中朝友谊桥,那座断桥也有一个很正式的名字“鸭绿江断桥”——金灿灿的5个大字就写在桥头钢梁下悬挂的紫铜巨匾上。 

  我看到中朝友谊桥上时不时有车经过,大多是些中型巴士或面包车,里面似乎坐满了人。他们是去对岸旅游参观的吗?

  近年来朝鲜旅游热日益升温,许许多多的国人赶赴丹东这座边境小城,目的就是去朝鲜。可去朝鲜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亲身体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豪迈吗?还是就像旅行社打出的广告所说:“去往'全世界幸福感、安全感最高的国家——朝鲜’,去寻找似曾相识的昔日中国。”朝鲜真的像昔日中国吗?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我不知道答案。 

  我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思绪也在信马由缰。我发现身体在不断机械重复一个动作时,脑子反倒处在一种很奇特的状态,好像是放空的,又好像在以比平时高几倍的速度不断运转。

 
  图中部分滨海路线紧贴朝鲜,这是因为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界河,它的河道变迁与其内岛屿岸线的变化会引起两国国土面积的变化。根据吉林大学闻雅等人的研究,鸭绿江口地区,从1968年到2008年,朝方岛屿和河岸的面积共增加量大于80平方公里,我国变化微弱,增加不足1平方公里。引起朝方面积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干预——朝方在其岛上大修丁坝,使得河水对我岸的冲刷力加强。 

看风景的人在路上看我 

  和大部分人来丹东目标就是鸭绿江大桥或对岸的朝鲜不同,我的目标还在遥远的南方。 

  沿着滨江公路继续往西南走,一条街上尽是中朝百货、朝韩百货、朝鲜百货等名字颇为相似的纪念品商店,透过橱窗我看见店里摆着印有朝鲜文字的烧酒和香烟;除此之外就尽是些朝鲜风味的饭店了。 

  就这么一直走,一直走,我就可以看到大海了,然后可以到大连了,再往前走,就可以到青岛……最终就能走到广西,中越边界了。哪有这么轻松,你想得美,我暗暗唾弃了一下自己。再细想,可不就是这样嘛,只要一直走,不放弃,终能到达想要去的地方。 

  我把一个80L的户外旅行包背在背上,一个装贵重物品的小包挂着胸前。才走了3.6公里,兴奋劲儿就殆尽,只觉得腰酸背痛,肩膀快要被勒断了。 

  我把包卸下来歇了一会儿,想站起来继续走,去发现站不起来了。一些路过的人,好奇地打量着我。一位大叔跑到我身后,要帮我提包,我说:“不用,不用,这以后都得我自己来。”大叔和我聊了起来,听说我要徒步中国海岸线,他竖起了大拇指。另一位大妈,还递给我一瓶矿泉水,让我喝口水,缓口气,再继续走。 

  当我成功地背起包,大家纷纷鼓掌,甚至有几个人,围上来要跟我合影留念,我受宠若惊。也有很多朋友给我支招:买个小推车推着多好?骑个自行车多好? 

  我以前也骑自行车旅行,自行车一天能骑150公里,拼下命,能多骑30公里,也就是两个城镇间的距离。于是,每天都想着要多骑一会儿,再多骑十几公里,旅途就变成了赶路,历程也变得急促,慢不下来了,风景和心情也就成了摆设。而走路不一样,一小时最多走个5公里,再努力,也走不出一两个村,也就放弃了赶路,以最慢的速度,感受生命。也让我非常清晰地意识到,每走一步路,生命里也真的就少了一步路,对生命就更加敬畏了。 

  江越来越宽了,江上有许多采砂石的船,都挂着中国国旗,没看到一只挂朝鲜国旗的。 

  我走到了月亮岛边上,这是一个位于江上的沙洲岛,是鸭绿江上少有的归中国管辖的岛屿之一。岛上建了许多高楼和别墅,还有一座威尼斯建国酒店。

 

  侯西勇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这是关于中国大陆海岸线广为人知的说法,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讲基本没有问题。但如果认真界定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南北端点,则涉及边境线问题,具有政治敏感性。1962年10月12日,中朝两国达成协议,确定三处地理坐标点来确定鸭绿江口的江海分界线,其中,有两处在朝鲜境内,另一处在我国东港市大东港区内,3个坐标点的连线即为鸭绿江的江海分界线。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大陆海岸线北端的起点应据此江海分界线而定。

感受陌生人的温暖

 走到第8公里的时候,我感觉脚上起了泡,只能一瘸一拐地往前挪。之后,便开始了500米一歇,100米一歇……就这样走了18公里。 

  下午5点多,天色已晚,我找到一个建设中的工地,工人允许我在工地的围墙外搭帐篷。那里有另一间房子是工地的厨房,厨师大妈笑着露出她的两颗银牙,用东北话跟我说:“小伙儿,你有啥需要跟我说就行。”我就一直在问:“这里安全吧,要是有啥事,你可得帮我。”大妈说:“你放心,我们这嘎哒治安还是很好的。”以后到了每一个地方,在我问当地人安全与否的时候,他们都会这么回答:“我们这里治安很好,比前几年好多了。”我想,我们的社会真的一直在变好。 

  我自己架了锅,薅了些野草烧火煮粥。没经验,看上很多的草,一会儿就烧完了,还没来得及薅更多草,火就熄了。再继续点火,反复几次,小米粥终于熟了。这粥真是浓稠香甜啊,用燃气或电是煮不出这种味道的。大妈一边打着手电给我照亮,一边跟我抱歉:“工地上有俩人还没吃饭,给人家留了两碗,不然就给你吃了。”我连说不用不用。 

  吃完饭,我钻进帐篷,迷迷糊糊睡着了。半夜,被冻醒了,东北的春天一点儿没有春天的温柔,冷气像一只只冰冷的手从地里长出来,钻进我的后背肌肉里,把我身体里的温度一点点拔出来,我迷迷糊糊,不想动。也实在是受不了了,就爬起来,把所有的衣服都拽出来垫在身下,可根本就抵挡不住这浩瀚的自然之力,只能自己把自己抱得更紧一点儿,我在梦里模糊地想,人啊,终究是渺小的,无法跟这自然抗衡。终于天亮了,我想,我活过来了。 

  大妈说:“进屋给你弄碗饭吧。”于是,我吃了一碗热的南瓜粥,饱饱上路。

     东港市原名东沟县,后由于在此修建了大东港港口,立市更名。现在,从东港市大东港港区出发,沿鸭绿江溯江而上,有辽宁省滨海大道丹东段和丹东市内的沿江公路相连,可直达丹东鸭绿江断桥等区域,非常适合徒步和骑行。 

路的另一边不是海是铁丝网  

  我看到路名从鸭绿江大街变成了滨海公路,不由精神一震。 

  但万万没想到,继续走,路的另一边出现的不是海,而是铁丝网。铁丝网上还挂着“不许拍照”、“翻越危险”之类的牌子。铁丝网的那一边,是一条用石灰铺的低洼马路,很窄,大约只能通过一辆车。这样的路持续了八九公里,我只看到一辆军车通过。 

  再往里看,就是大片的耕地,耕地中央有很分散的低矮房子。我看到大约是一家的5口人,一对中年夫妇和三个成年女孩,他们精瘦,皮肤偏暗,甚至连嘴唇都发黄,在离我20米左右的地方,用一种木质的农具犁地,没有牛,也没有任何机械工具。我在那站了20多分钟,他们没有抬头看我一眼,也没有互相看谁一眼。 

  我对这个画面印象深刻,当时就觉得那就是朝鲜。可朝鲜不应该和我们隔着鸭绿江吗?我充满了疑惑,事后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鸭绿江河口分布的众多岛屿,绝大多数归朝鲜所有,由于地势原因,这些岛上泥沙不断淤积,边滩加高转为陆地,现在几乎就与我国国土相连了。于是就出现了我看到的“滨海公路”对面是铁丝网和朝鲜农田的奇景。 

  问了人,说再走十多公里到了南台子,就真的是海了。我一直盼着的海,这也让我把脚下的痛暂时屏蔽,加快了步频。可真走到了,只想哭。说是海,其实看不到海,只看到大片大片黑泥。路边的老人告诉我,这就是海,现在退潮了,根本看不到水。我看到有鸟儿飞起又落下,爪子印连成一片一片的。涨潮了会好看一点儿吗?眼前的景象完全出乎意料,让我很失望。出发前,我以为沿滨海公路徒步就一直可以看到海,身上脏了就下海洗澡,饿了就挖蛤蜊煮着吃,累了就在沙滩上躺着晒太阳,晚上困了就在海边搭帐篷,与海为伴,也算浪漫的事儿。没想到现实完全不是这样。再想想,人生中很多事儿,真的做起来,都会发现跟设想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但是很多事,做了才知道,有不一样的爽。 

  第二天,徒步距离25公里。最终,我走到了东港市大东港港区,看到了真正的海。 

责任编辑/张璇 图片编辑/宋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