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选] 你为什么做不出好方案?

 HjAces 2017-01-31

本文已获得授权


这篇文章您可能看过,因为它是2016年度精选。



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我做不好方案?


其实,表达也是方案的一部分,他俩分的根本没那么清,今天我们就从“大设计”的范畴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这也是,

多少人用尽一生没都搞清的问题,

我今天尝试换个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

希望能够成功.....


很多人在做方案,还没动笔就犯了一个错误。


这个错误就是:你认为读者能看懂你画的是什么,但实际上不是!!!


这方案整得一坨一坨的,五颜六色的,作者认为,读者看了肯定会产生高潮。但实际上不是,不仅高潮没有,而且连方案都看不懂...



说实话,我,自认为水平还可以,都读不懂这方案,更别说门外汉级别的甲方了....


所以,在让受众觉得你方案牛逼前,首先要做的是让他们看懂你的方案!而不是,把自己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而让人看懂方案的前提是:自己要知道方案在讲什么,重点是什么!!


比如这个方案,上去就形象的告诉读者这是个什么。


它的重点在哪里。


方案讲了个啥


进一步讲解方案的深化


因而,我们在进行方案创作的同时,要经常从设计师与读者的模式切换。换个角度去审视自己,审视方案...


换个角度看:为什么人家看不懂你的方案?


我们从信息传递机制来研究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你的重点没拎出来。


我们大脑皮层几乎有一半是被视觉皮层占据。


而视觉皮层里,又分成不同的区域组成。


当我们看到物体时,视觉刺激自上而下的从视网膜到皮层传递,最终汇集到海马状突起。而这个海马突起是信息处理的中央处理器。




当我们面临的信息太多,而大脑处理能力有限,海马状突起,扮演信息筛选器的职责,帮我们过滤绝大部分无关信息。


海马状突起把我们眼前的绝大部分信息过滤掉,只让少数信息进入注意力。很多情况是你的方案传递信息太多,让海马状突起无从下手。


以下图为例,方案创作者利用手法帮助海马体进行信息筛选。


中间橙色区域实际上是作者要表达的最重要信息。


我们把现状,简单的方案,处理好的方案罗列出来看,明显能感觉,处理好的方案更容易被海马状突起吸收,从而进入下一阶段的评价思考。


所以,要想让人看懂你的方案,要尝试着把方案的重点突出的表现出来。抛掉哪些无用的信息....


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方案?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解答:一是技术部分,二是艺术感受。


1、技术部分:是海马状突起对信息处理后,对问题的总结分析,这部分有一定的评价标准。


比如《九项原则》,它至少是个原则,可以帮助你评价。




2、艺术感受:是信息从视网膜到海马突起整个传递过程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表达。但这条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只有一个大的趋势。


比如Zaha,他作品中存在一种流动性的艺术感受,与她的崇拜者有一定关系,但这种感受又没有个标准答案。


Zaha曾在RA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自己的建筑创作灵感来源于俄罗斯著名画家马列维奇.....


RA杂志


扎哈早期的作品:The Peak Blue Slabs (1982/83)在线条与体量的视觉连接方面,和马列维奇的作品超像........


扎哈作品:The Peak Blue Slabs


马列维奇作品:Supremacist Composition


好的方案,是在满足技术的前提下,能给人额外的艺术享受。这种享受,是在潜意识里对大脑皮层的刺激。


这也是为什么大师们都钟爱艺术作品的重要原因!!!!!


怎样才能做出超赞的方案?


假如你已经拥有完美的技术实力和一定的艺术功底,我给你的建议是:用逻辑的思维诱导对方的海马突起去处理信息。


比如波士顿长码头项目,设计师在表达技术艺术感受的同时,还将轮船与飞机行驶线路融入到方案中,让受众能筛选出更有的信息


轮船航线


交通组织


设计逻辑


绿地系统


当然,方案不单纯指总图,只是用总图表达更贴切而已。比如,某次竞赛的获胜者,在表达方案的同时,还能传递信息,用表达去诱导海马状突起去更深入的思考。



别小看这条诱导线(航线),它将方案几个零碎的组团给串联在一起了,并能让阅读者去主动思考各个组团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整个体系中的定位。



其实这种诱导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包括在效果图的制作上


总结


今天所讲的重点比较清晰:假如你有志于创作出“酷炫拽”的方案,要常常在设计师与受众的模式之间切换,尝试换个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方案。


在学好技术与艺术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去诱导受众的海马状突起,按照你设定的想法去思考问题。


我把这个方法,

定义为:

钓。鱼。执。法。方案创作法!


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