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名家画鸡,大吉大利!

 【漏痕斋】 2017-01-31

一叫千门万户开

古人认为:鸡有“五德”。“鸡”与“吉”谐音,因此又被视为吉祥之禽。在中国国画中鸡的题材有着大吉大利、吉祥如意、金鸡报晓、雄鸡报捷、金鸡迎春、鸡鸣富贵、闻鸡起舞等等吉祥寓意,受历代画家喜爱。

早在周代,先民就画鸡驱邪;

六朝以后,鸡成了文人画的重要题材;

五代时,画家开始精细入微地

刻画鸡的外部特征和好斗特性;

宋人画母鸡护小鸡,

寄寓了“仁”的道德观念;

明代画鸡名家多自宫廷画家之手,

皆属精丽华贵的工笔画风;

清代则静默地守护着小写意;

近代画家任伯年以水墨写意画鸡,

笔墨放逸而不失灵秀;

徐悲鸿的大写意雄鸡在风雨萧瑟中鸣唱,

呼唤自由民主新世界;

齐白石水墨淋漓的没骨鸡雏,

展现了新生命的勃勃生机;

陈大羽则以夸张的造型和雄浑的笔墨,

挥洒出雄鹫天下、睥睨万物的大公鸡……

2017年是鸡年,欣赏历代名家画笔下的鸡自是别有一番意趣,各位大可一饱眼福!

宋代

赵佶(1082——1135年)

芙蓉锦鸡图

明代

沈周(1427—1509年)



雄鸡图

吕纪(1477?)

八大山人(1626—1705年)

清代

锦春图

任伯年(1840—1896年)



菊花白鸡

近现代

齐白石(1864—1957年)



趣图


柳树双鸡


群鸡图


育鸡图






桃花双鸡


雄鸡图


公鸡


群鸡图


雏鸡月季




大吉图


母子图




编后语

画家们从这些寻常所见的弱小生命里,感悟到许多人生哲理、道德品性、生活理念、艺术情趣。画鸡题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审美上的视觉享受,更蕴涵着激情与奋进、安详与平和,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新技能

喜欢书画半亩吗?喜欢就把“书画半亩”置顶咯!

播放GIF

书画半亩

传统文化、书画名家、艺术品收藏、茶道、天籁琴音

插花艺术、旅行摄影、养生美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