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种野草随手一抓一大把,常被当杂草挖掉,有治头痛眩晕、祛风除湿的功效 茎皮纤维可供作制纸之用;种子榨油可供作工业用,油饼则可作为肥料;全草于秋季时晒干可熏杀蚊虫;亦可作为牧草。本种果实因具刺状物而得名刺蒺藜。 主要药物疗效为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去风下气,行水化症之药也。其性宣通快便,能运能消,行肝脾滞气,多服久服蒺藜,有去滞之功。 生态环境 1.生于荒丘、田边及田间。 2.生于海滨砂滩或荒地上。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于海南、云南。 营养分析 目前临床主要是将蒺藜子作为疏肝祛风、利水明目药使用。药理研究结果表明,白蒺藜有降压作用,并有利尿功能;临床也证实,白蒺藜对腹水及水肿病人有效。其所含哈尔满碱对皮层及其运动中枢、脊髓有兴奋作用。它还有抗胆碱脂酶的作用,使组织对乙酰胆碱的敏感度增加。 近来有人发现,白蒺藜有抗食欲活性和精神健康活性。因为白蒺藜有抗食欲作用,故应有减肥效果。消除肥胖、保持精神情绪的健康,与抗衰防老和延年益寿是有密切关系的。以此来看,长服蒺藜子是确有可能使人达到“身轻长生”目的的。 适合人群 血虚气弱及孕妇慎服。 食疗作用 刺蒺藜味辛、苦,性平;归肺、肝肾经;体轻宣散,可升可降;具有平肝明目,疏肝解郁,祛风除湿的功效;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胸胁不舒,乳房胀痛,产后乳难,经闭,风疹瘙痒,白癜风,瘰疬恶疮 做法指导 1.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者可与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同用,以平肝潜阳熄风。 2. 肝气郁结,胸胁或乳房胀痛者,可与香附、郁金、青皮、瓜蒌等配伍,以疏肝理气止痛。 3. 风疹瘙痒属风邪偏盛者,多与荆芥、防风、羌活等配伍, 以祛风止痒。 注:很多野草有的可以野菜食用,有的可以入药,但是药三分毒,如果用做要用治疗疾病,还需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正确食用,不可盲目。 农村有一种野草随手一抓一大把,常被当杂草挖掉,有治头痛眩晕、祛风除湿的功效 |
|
来自: 千金一方 > 《中药(用药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