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中国古玉概论(四)

 南山五彦 2017-02-01

中国古玉概论(四)

 

周南泉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暨玉器鉴定组组长

 

  五、从西周向战国过渡的春秋玉器

  (一)春秋玉器的重要考古新发现

  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统治了近一千年,其前期,历史上称为西周,后期称为东周。而东

周又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称春秋,后一阶段称战国。

    春秋时期玉器的面貌,在一二十年前尚不明晰。近年来,随着一批春秋时期重要遗址和

墓葬的清理发掘,人们对春秋玉器的情况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其中有重要玉器发现的,有山

西省曲沃县春秋早期的晋侯墓地M93M102两墓、河南省信阳地区春秋早期的黄君孟夫妻合葬墓、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中晚期的楚墓群、江苏省苏州市附近的春秋晚期吴国墓地和窖藏等。

    综观上述各墓地和窖藏出土玉器,其品类较之其前已有很大的变化:玉制工具和仪仗器

已消失不见,即使有个别发现,也多是前期的遗物;“六器”中,较常见的唯有“琥”。若此

期的虎形玉器确为玉琥的话,则其数量是相当多的,往往在一墓中就有数件乃至十余件;玉

佩饰中的玉笄、玉梳仍有所见,且形式变化不大。唯成组玉佩,不仅数量有增无减,且组合

形式也大变,出现上有珩、中有璧或环、下有左右分列璜和冲牙,并于各器间缀串琚、踽等

饰的复杂组合。人神和像生器中,人首或人面形器仅见有两例,表明这种器形已走下坡路并

发展到末期。相对而言,跪坐式或直立式玉人则颇有生气,与以往不同的是出现,拱手而坐

或拱手而立之式,且生动写实。此外,在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两件独特造型之物,形作人首

蛇(或龙)身,分别为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和伏羲像。像生器至此期更少,见者仅有虎、蝉、鱼等数种。神灵动物中,虽龙风尚存,但趋向细小和更抽象变形,且多以纹图形式表现,而罕见单个为器者。

    春秋玉器中,亦发现若干前所未见的新品种,其中玉带钩的出现最为突出,并把以往认

为玉带钩在中原地区出现始自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时(战国中期),又向前推进了一二百年。此外,西周始见的玉剑饰,由前期只有玉剑把嵌缀物,发展演变为有嵌缀于剑首和剑格之上的玉剑首和玉?两种器类。

    (二)春秋玉器的时代风格

    春秋玉器中,除品种形式变化较大外,在其他方面也具明显变化,并构成其时代特点。

此期选用的玉料,虽仍是杂玉并用期,但品种相对少。此前已有的青色或黄色的蛇纹石(岫玉)与和田地区产的昆仑玉料逐渐多起来,并向单一的方向发展。

    此期的玉器制作技术也有新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开料薄和厚薄均匀,厚度一般从以往的

0.4厘米减到0.2厘米。曾多次发现做好的一件两面纹饰相同的玉器从中间对剖成两件相同

之器。结果玉器一分为二后因器体太薄而无法再在其剖开一面重新饰纹,从而形成一面有饰

纹、一面光素无纹的器物。

    春秋玉器的饰纹,早期虽然仍见殷商至西周流行的双钩线纹,但此期的双钩线已无西周

时有粗细之分的特色,多呈细密布局,线条短小,图纹更抽象变形而不识为何物。及至春秋

的中晚期,上述现象除在陕西省雍城(先秦国都城)出土物中尚见单条或双条阴线组成的纹图外,在其他地区,则由隐起加细线纹代替阴线刻纹,并多像夔龙纹。鉴于此类饰纹虽做工极精致,但均抽象变形,且各条夔龙间界线不清,首尾互缠,奇特细密并给人以似有似无之感,故有人又称其为“寄生虫纹”。

    此期玉器中,在穿孔的位置和粗细等方面也有一些特点。如此前玉璜穿孔的位置,或一

端有一至两个孔,或两端各有一或两个孔。及至春秋的中晚期,其穿孔除两端仍有对称的各

一孔外,另在弧凸一边的中央增加一个孔,结果是当用其佩挂时,此前是凸边朝下,凹边朝

上,而此时则朝向正好相反。又如穿孔的直径,春秋早期仍与前期各代同,即穿孔是人口大

出口小,孔较短、较粗。及至中晚期,有的孔眼因开始用铁钻穿孔,故孔径用肉眼观看时已

大小相等,扎眼也更细、更长,甚至有的长达十多厘米。

    (三)春秋之成组佩玉

    考古与文献资料说明,春秋之前用玉者的心态,主要是显示威严、高贵和美感。及至春

秋,这种心态似在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对玉料的质地要求的提高和对它的特性赋予

人格化推崇。春秋晚期孔子等人倡导的“君子比德于玉”等学说及大量发现成组佩玉的情况,

春秋战国间文献中常见的玉有“德”之论及“首德次符”、“玉不琢不成器”、“君子必佩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等词句即是这种人格化推崇的体现。所谓的玉“德”,是借玉料特性比附人格化的“仁、义、廉、信、道”等(孔子总结成十一个)来表示。所谓“符”,是指其上的玉色和饰纹等。“玉不琢不成器”虽是比喻培养人才之不易,但也说明当时要求采用的玉材,必须用当时最坚硬之物雕刻琢磨方能成器。“君子必佩玉”来源于“首德次符”说及“君子比德于玉”说。因为人们佩上成组佩玉后,若走路太慢,就没有相互冲击而发出的叮当声,即所谓“其声不扬”;若走得太快,则撞击的叮当声会杂乱无章,即表示“君子”伦理失道;唯一的办法是佩玉君子走路时要求不慢不快,方能使玉佩发出动听适度的美“德”之声。君子“必佩玉”,发出的声音,除表示“君子”已“比德于玉”和“节步”外,亦表示“君子”为人的光明正大。

 

    因为这种动听之音,使一定距离前后左右之人都能听到,从而防止非正人君子去跟随别

人的行动和偷听别人说话的不道德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