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十四)

 自在飞熊 2017-02-01

  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大意】

  兵是不吉祥的工具。众人厌恶它,所以懂得道的人不希望自处于这种境地。君子居处贵重左,而用兵却贵重右。因而兵不是君子该用的工具;兵是不吉祥的工具,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它。兵以锐利能够制敌为上乘,无须称美。如果称美它,是乐于杀人。因为乐于杀人,就难以实现治理天下的志向。喜事崇尚右,丧事崇尚左。所以副将居于左,主将居于右。表明是以丧礼来处置的。战事如果杀伤甚多,应当用悲伤的心情来治丧;战胜之后如同丧礼一般来善后。

  【解读】

  承上章继续阐明兵是不祥的工具,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使用之后,要善于安抚善后,以免产生负面作用。企业使用市场竞争的强硬手段也应当谨慎,取胜之后也不可喜于形色,给自己制造负面影响。反要如同丧事之后那样注重安抚善后,消除负面影响。

  【附注】

  本章似有注语杂入。朱谦之认为应删去杂入部分,归还为注语。

  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也。

  【大意】

  道遍满了就返归於无名状态,也就是未经加工的无名之朴。虽然微小,天下却没人敢於臣伏它。侯王如果能守住这个道,各种事物将会自己宾服。就像天地相合甘露自降一样,百姓无须号令就会自己均沾其泽。无名之朴经过制作有了名。名既然有了,使用起来亦要知道它的局限性,知道它的局限性才能避免失误。道处于宇宙间,就好比川谷汇入江海的那种关系。

  【解读】

  朴的本意为未经加工的原木。老子用它比喻与“名”对应的“实”,正是取其未经加工的原材之意:无名之朴是未经思维加工的本原,经思维加工后才制作成所谓的“名”。“名”制作出来之后,只不过是用它来映照实的虚的观念。观念毕竟不是它所映像的本源,无论“道”是如何的重要,使用起来也不可以忘其所以,竟然把作为名的“道”当成了世界本源了。那样不知道观念的局限性而无限制地使用是会导致严重失误的。依照这个哲理,理论也只是一种观念,无论它如何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某些规律性,也不可以不知道理论的局限性,毫无节制地任意使用它,否则也会导致严重的失误。中国思想界最不幸结果是后期的程朱理学的兴起。朱熹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用“理”取代“道”,以“理”束缚人的思想和创造行为,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朱熹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只有理在那里”。说是“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朱子语类》)“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朱子语类》)在朱熹理学中,“理”这种“名”的使用“不知止”,竟然混同于“实”自身,简直成了世界的本源。朱熹的理学终于在中国占据了正统的地位,开始了唯“理”是从,以“理”控制人们的思想,“以理杀人”的专制时代。而且其毒害一直延续至今而阴魂不散,我们从“有理走遍天下”,空讲理不重实践的陋俗就可见其一斑。而占据了正统的地位的朱熹理学动摇了中国哲学根基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近代的衰落和民族的耻辱。代价十分惨重。由此足见,老子关于“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的告诫是何等的重要。不知止的祸害又是何等的严重!

  【附注】

  文中“道恒无名,朴”句。恒,遍满之谊。《汉书、叙传、答宾戏》曰:“恒以年岁”,为前后相接。是以“道恒无名,朴”句的含义是,道遍满了就与无名的状态相接,犹如木器之与未加工之前的原木那样地密切相关联。始,女之初也。见诸《说文》。始,初也,根也。文中用以指“朴”为“道”之根,之初。初,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见诸《说文》。制,作也。《孟子、梁惠王》:“可使制挺”是其谊。是以“始制有名”句的含义是:“朴”经过人为的裁割制作才产生了“名”。因此,作为“名”的“道”,也是经过人为的裁割制作才产生的,它与“无名之朴”虽然亲密无间,但毕竟并不就是它本身。经过“裁割制作”之后,名所反映的像是有局限性的,因而不可无限制地使用,甚至混同名实,造成混乱。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忘者寿。

  【大意】

  知人的有智慧,自知的明达。制胜人的有力量,自制的强大。知足的富有,勉为其难的有志气。不失却办事依据的经久不衰,虽死但不被人忘却的长寿。

  【解读】

  知人、胜人者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实力,但真正难得的却是自知和自制。能够自知和自制的人才真正明达和强大。这对于领导者和治理者来说,十分重要。不能自知的人,不能战胜自我的人,将无法胜任自己的重任。

  【附注】

  “死而不忘者寿”句,它本作“死而不亡者寿”,其义不通。帛书甲乙本均作“忘”,义顺。据改。

  第三十四章

  道汜兮,其可左右。成功遂事而不名有,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於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大意】

  道广阔啊,它随处而有。诸事办妥了也不会称说它有功劳,诸名物都遵从它也不会充当万物的宗主。所以常持无欲望的心境,就可以称说事物的精微之理。诸名物都遵从它也不会充当万物的宗主,就可以称说事物的总体规律。因而圣人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是因为他并不只做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解读】

  本章的“道”显然做规律解。诸事依规律而成,规律当然不会充当什么万物的宗主,成为有人格的神而居功,或者滥用主人的权利随意干扰万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只是自自然然地运作,不因任何人的愿望而改变。因此认识规律需处于无欲望的状态,不可掺杂个人的欲望,这才能把握事物的精妙之理——“小”。不会滥用主人的权利随意干扰万物的自然发展才能够获得遍满整个事物的共通规律。“小”如一章所析,含“理微”之谊。“大”则是极尽事物之整体,与“一”的一种含义相通。老子认为应当“理微”而知“大”,知“大”,认识了事物的整体规律“道”,才能能够成就大事,所以说不为大而能成大。

  【附注】

  文中“道汜兮”句它本或作“大道汜兮”,帛书甲、乙本均无“大”字,据删。“道”是“朴”之名,“大”是对“朴”的补充称说,“大”有极尽之的含义,说明“道”指的是事物的整体规律。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也,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足既也。

  【大意】

  把握住大的映像——道,天下就随之而往。往又不加损害,安定就达到了极点。若又乐于给予食物,连过境之客也会留下来。道的语言表述,清淡得没啥味道,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可看得,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可听的,但用起来似乎不会穷尽。

  【解读】

  象,映像。大,朴的一种称呼。大象也就是道。后面的句中也就直称为“道”。道是总体规律,规律不在于动不动听,而在于有不尽之用。对于领导人或治理者而言,治理、治理理论也不在于时髦不时髦,动听不动听,而在于使用起来是否有无穷尽的功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