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在中国境内的七种鹦鹉

 RK588 2017-02-02

鹦鹉科鸟类,全世界共有约 330 种,澳洲界、东洋界及新热带界具有最多的种类。

中国原生种记录有7种。分别属于鹦鹉属短尾鹦鹉属


鹦鹉属


中文名:长尾鹦鹉

英文名:Long-tailed parakeet

学名:Psittacula longicauda

雄鸟拥有绿色顶冠,头两侧红色,上嘴红色,具有黑色颊纹,胸绿色,上背浅蓝,尾尖端黄色,两翼淡蓝。

雌鸟黑色嘴,髭须偏绿,背上无蓝色。黄色翼衬, 黄绿虹膜。 叫声刺耳。

分布在森林、红树林、沼泽、雨林边缘、次要林区、部分被开垦地、棕榈园。食物为水果、种子、花朵、植物嫩芽、树木嫩叶。



中文名:大紫胸鹦鹉

英文名:Lord Derby's parakeet

学名:Psittacula derbiana

雄鸟眼部周围及额头呈淡绿色,上嘴红色,下嘴黑色。

雌鸟嘴全黑,前顶冠无蓝色。

大紫胸鹦鹉,又称大绯胸鹦鹉、四川鹦鹉、大鹦哥,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及西藏高原东南部至中国西南的丘陵林区及山林中,最高可至海拔4000米。食物以坚果、浆果、玉米、稻谷等为主。



中文名:绯胸鹦鹉

英文名:Red-breasted parakeet

学名:Psittacula alexandri

绯胸鹦鹉,又称小绯胸鹦鹉,以同大绯胸鹦鹉(大紫胸鹦鹉)相区别。中国民间又称鹦哥、莺哥。红嘴、绿背,喉、胸橙红色。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

绯胸鹦鹉,擅长学习人语。主要食物为植物种子、水果、浆果、栗子、花朵、花蜜。



中文名:花头鹦鹉

英文名:Blossom-headed parakeet

学名:Psittacula roseata

花头鹦鹉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主要生活于低山及平原地带以及特别是耕地周围的林木。



中文名:灰头鹦鹉

英文名:Slaty-headed parakeet

学名:Psittacula himalayana

灰头鹦鹉,为鹦鹉科鹦鹉属的鸟类。分布于巴基斯坦、不丹、印度、缅甸、至中南半岛以及中国,主要生活于山谷雨林、山坡疏林的阔叶林上、山林边缘地带多野果的树上以及耕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中文名:红领绿鹦鹉

英文名:Rose-ringed parakeet

学名:Psittacula krameri

红领绿鹦鹉,又称玫瑰环鹦鹉、环颈鹦鹉、月轮。红嘴,蓝尾。体长38-42厘米,体重100克左右。

分布于非洲、印度、中国东南部、东南亚一带。食物包括种子、水果、浆果、花朵、花蜜等。


短尾鹦鹉属


中文名:短尾鹦鹉

英文名:Vernal hanging parrot

学名:Loriculus vernalis

短尾鹦鹉,是一种小型鹦鹉,短尾鹦鹉属的典型物种。羽毛为绿色,体型很小,加上尾巴也只有14厘米左右。

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印度、锡金、孟加拉、斯里兰卡、中南半岛。以果实(尤其喜爱无花果和番石榴)、浆果、花、花蜜和种子为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