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王继泉

 Derek9988 2017-02-02



读王继泉

 



遵王冬兄嘱,藉《壶天问艺》付梓,写一个读后忝列其中,遂写就如下文字。

历数中国内画之山东画派,名家如林,沧泉居主人王继泉是艺术个性很强的一位,诸家均游艺于书法、绘画、内画,而像王继泉这样,特别重视写生的内画家却是不多。


中西传统绘画都重视写生,用画笔代替相机定格场景,是写生的作用之一,他的写生不是这样,虽然王继泉不用手机,也不玩照相机。

中国画一代宗师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云:“郭河阳论画,山有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余曰:江南江北,水陆平川,新沙古岸,是可居者;浅则赤壁苍横,湖桥断岸,深则林峦翠滴,瀑水悬争,是可游者;峰峰入云,飞岩堕日,山无凡土,石长无根,木不妄有,是可望者。今之游于笔墨者,总是名山大川未览,幽岩独屋何居?出郭何曾百里,入室那容半年。交泛滥之酒杯,货簇新之古董。道眼未明,纵横习气安可辩焉?”这是师法造化。写生可促进原始的眼手协调,视、听、味、触觉,身心灵全方位沉浸其中,捕捉保留珍贵的第一觉知。王继泉视写生为生活本身。他13岁考入博山美术琉璃厂内画组,拜内画老

艺人张文堂、薛京万为师学习内画,23岁开始携速写本游历写生,一发而不可收,登泰山无数,系“七上黄山绝顶人”,四登华山,庐山、峨眉、太行、三清山、九华山都有他的足迹,家乡的溪山是他每周必去的课程。每年的第一场大雪,西郊白石洞总会按时出现他的身影,如约而至。他的画稿,既有当下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即时反映,也有历次审美经验在其中的累积沉淀,其审美历程的循环往复,诠释着主人公独特的人格和价值观。市井生活的圈囿,已经无法阻止他对名山大川的“依附和眷恋”(沧浪居主人语)。这种人生姿态,在王继泉的中国画、内画作品中得到了很好地结合与体现,他的写生稿,自誉为“还在生长的活的画面”,说得多好!


写生以外,北宋山水三大名家、隋唐的青绿山水令他心向往之。当代的秦岭云、王遐举、李可染,都是王继泉交往的对象。那时候人际简单,拿着画作,登门请教,先生们都会耐心指点。某年某月某日中午,与孙即杰赴京拜访秦岭云,适搬入军队大院,警卫森严,俩人迂回至大墙一隅,攀壁翻墙而过,把正在午睡的秦岭云敲醒。“你俩咋进来的?”“爬墙进来的。”“老王厉害!”秦岭云不仅热情招呼,还在王继泉的画稿上一一题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72岁的王继泉已经远离了“刀马人物”,他50年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些草稿浓缩进壶中方寸,变成了水墨意象,变成了家乡山水。《过雨岩》《孝妇河畔》《炉神庙》《儿时印象》等等,终将彪炳山东画派一个新的美学走向。

爱家乡爱生活,是人的基本道德。读王继泉,收获这一条强烈感受,我要谢谢老先生!

 

阅读更多

博山雨点釉(上)

博山雨点釉(下)

大康子玉 师生情深

锦隐堂民俗博物馆记

曹子玉的书法与书仪

从笔墨意识到意识笔墨

同治八年博山德国的对话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