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的力量,却在一个综艺节目里呈现

 jzswq1979 2017-02-02

春节过得差不多了,大家有不少人都离开家,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我不知道各位在春节有没有这样一个困扰,就是面对家里亲戚的问题你很难回答。特别是当有人问你:


你在外面是干什么的啊?



你一枪打死我吧,我的工作还蛮难解释的。。。


我们在外工作的时候,好像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职能甚至未来愿景,可是当我们要回答亲戚的这样问题的时候,好像又不知如何去解释,连一个字都说不出。


不过,经常看我文章的父亲却在酒桌上他就有了一套如何把我的工作介绍给亲戚朋友的厉害技能:


我把他的文字找给你看,你就知道了。


在我看来,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是一位父亲对儿子最大的理解与支持了,也是我码字到现在最大的收获。


而这也许正是对『见字如面』最浅显的一点点诠释吧。


而当我在春节的最后两天看了一部好评如潮画风清奇的网络综艺节目后,我又对这四个字颇有感触,对文字的力量也再次感觉惊叹。


这个网综就是:


『见字如面』第一季

网友们对它的评价有多高呢?

豆瓣评分达到了惊人的9.1分。


画风有多清奇呢?


这是一档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


没有绚烂的灯光,没有新奇的道具,没有狗血的故事,只有让声控们集体高潮的声线。


一个人,一封信,一个麦克风,不费力卖笑挤眼泪的听众。


在所有网综都在深挖喧哗闹人的话题时,这个节目却在和汉字、词语、长句、短句、文言文以及中华文化死磕。


张国立老师读信时用的是精心翻译后的白话文,温暖直白打动人心,而字幕用的是信件原本的文言文,深邃质朴引人思考。


除了张国立老师,这档节目还召集了归亚蕾、张涵予、张国立、何冰、王耀庆、蒋勤勤、林更新等一众老中青演员作为读信嘉宾。


手握这么一群大咖,不来个什么“孙子爷爷奶奶向前冲”岂不浪费?


可是,『见字如面』就是一档把这些明星资源“不当一回事”的奇葩综艺。


这里只有演员们用虔诚动听的声音去简单地读一封封信,浓郁的情绪就那样随意地打动了观众。当你还在回味,读信者便已深深鞠了个躬,道了声谢谢就走下台去。


随后,几位文学专家简单解读之后,下一位读信者又捧着另一封信,带着另一个故事,款款而来。


如此复始,一期节目五个来回,整个过程安安静静,确是一副严肃的人文综艺态度。可是,即使它没有热热闹闹的综艺气息


但是它却能给我们带来足够多的震撼和反思。


例如


借由一些信件,直接抨击了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陈寅恪致傅斯年』一信中,一九三六年的清华教授,就点破当时存在的教育问题,


然后我们惊人地发现一百年以后的今天,这个教育问题依旧存在。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一百年之后,现在教育的问题依旧无法改变?


再例如


张国立读完陈寅恪致傅斯年后,林更新登台,读了罗永浩当初应聘新东方给俞敏洪的求职信,后来王耀庆又登台,读了狂生李白的求职信『与韩荆州信』


罗永浩和李白,他们两人有一个共同点——


罗永浩高二辍学,李白不参加科举,但是罗永浩创办锤子,诗仙李白千古留名所以他们都是体制教育之外的成功者。



教育制度就是规定我们要打十环,不接受其他结果,而社会基本也给不到所谓的异类一丝一毫机会,所以几千年几乎只出了罗永浩和李白两个人而已。





除了读信者醉人的声线和动情的演绎,除了对现实的抨击,最能带来震撼的还是那一封封信,以及背后藏着的故事和动人感情。


书信有很多,其中最让我动容的有几个。


第一封信便是中国历史上可考证的最早的一封家书。



『这场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这是参加统一六国之战的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写给大哥衷的信件,信中让家里给他们寄一些钱财和衣物,以便在战乱之中有所依仗。


信中兄弟二人唠唠叨叨,琐事居多,有恨不得向所有认识的亲朋好友问好,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参加的是场什么战争。


为了激励战士,七国都设立了封侯制,封了侯的士兵,家人将得到很好的抚恤。而在战场上,唯一衡量标准就是你在战场上砍了多少敌人的脑袋。所以,当时的战场极其残酷。


让我鼻酸的,是他们在信中向母亲写了这样一句话:


求神的时候如果是下下签


那只是因为我打到敌城里去了


您别多想。



您别多想。


出门在外的人,应该太熟悉这句话。我们现在和家里人通电话的时候,也总是报喜不报忧,总叫父母不要挂念。


可是,人离故土格外贱,一旦离家远行,哪有不吃苦头的儿女呢?又哪有不牵肠挂肚的父母呢?更何况那是血淋淋的战场。


这种亲人间的羁绊,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依然惊人地相似,依然叫人动容。


最后,黑夫和惊的家书,在大哥衷的墓中被发现,可衷的墓旁,却并没有他二人的尸骨。


想必,早已死在了战场上吧。


第二封信是一位父亲与儿子来往的家书。



2010年,摄影师郑国强和理想主义的儿子郑艺互通书信,在网上曝光之后,引起人们热议,而这对父子之间朋友一样的坦诚与恩爱,也让人羡慕。


爸爸给儿子的信中,用朋友的口吻,调侃了一下儿子不知道的小秘密。



我想读信的宋提刑,此刻憋笑一定很不容易吧。


父亲的信里,还分享了小时候给儿子看性启蒙教育书籍的糗事。


为了不让儿子难为情,母亲才装得不好意思。可是后来父亲才发现,儿子当时的难为情原来是装的,于是坦言,其实父母也是装的。


这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博弈,好像在每个家庭都在上演。


而大人的小心思,孩子们总归是看不透的。


关于孩子的理想,爸爸很是开明,只要儿子快乐并坚持自己喜欢的事,那就是对的。


当涉及到儿子买房这种现实问题,父亲则在信中给出了很有逻辑的几点建议。


首先,房子是要靠一个男人自己挣。



然后:


要么你一边坚持自己的理想,一边挣够钱买房子。


要么就是为了房子,妥协你自己的理想。


再要么就是有本事找一个和你一样理想主义的人,压根不需要房子。


于是,几乎困扰了所有中国年轻人的买房问题,我们最终所必须做出的种种选择,都被一个父亲简单直白地写进了家书里,而且精准的可怕。



而儿子写给爸爸的回信同样也让人感动。


儿子在信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愧疚、感激和深爱。


你年轻的时候,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

让我以

这是郑国强的儿子

骄傲地在丽水生活着

接下来

应该轮到是你以

这是郑艺的爸爸

骄傲地存活于这个世上的时候了


而面对买房这个问题,儿子几乎说出了所有年轻人都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有人说,当今的爱情

是在房产证里的爱情

我还真不信我买不起房子就招不来小美眉

你理想主义了30年

我也很想看一看

一个平凡的工作

和一间狭小的出租屋

会不会摧毁我的精神追求



我想,之所以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叫嚣着不快乐、被摧毁、被抹杀了理想,我想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三个答案该选哪一个,而是因为三个答案都想选,任何一个都不想放弃,因为它们都弥足珍贵。


可也正因为它们任何一个都太珍贵了,珍贵到选择任何一个,都足以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


郑国强也许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他才会如此开明豁达,而他的儿子郑艺也必不会轻易被摧毁。



第三封信是黄永玉&曹禺的往来信。


曹禺,中国著名剧作家,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在其中年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却和很多创作者一样陷入了暮年危机,晚年的一些作品几乎丢失了灵魂与精髓。


于是,身为他的后辈、崇拜者、鞭笞者的黄永玉,就写下了这样一封可以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册的一封信:


『你多么需要他那么点草莽精神』


这两封来往书信,由两位实力派演员张国立和王耀庆演绎,这段同台飚戏也是看得让人大呼过瘾。


黄永玉在信的开头,短暂的寒暄之后,就开始了对曹禺大篇幅的鞭笞,可谓真知灼见,字字珠玑。


信中他这样说道:


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

一个也不喜欢

你心不在戏里

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

你为势位所误!



当黄永玉的这些犀利的文字字通过王耀庆之口,铿锵有力地说出你为势位所误时,我脑中瞬间浮现出黄永玉一脸失望地指着曹禺鼻子骂,曹禺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低着头沉默。


尽管身为后辈,黄永玉却义正言辞。


在黄永玉眼中,这个前辈像是混沌的老人,他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


他的作品开始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得也不透彻。


他恨不得冲着这个老人大喊,哪怕吼破喉咙也要喊醒他。


“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


这是一种不尊重么?或者,用时髦的语言来形容,这是『黑粉』么?


当然是了,毕竟黄永玉是后辈,而且他是那么地尊重曹禺,可是这样的『黑粉』却难能可贵。


最关键的是,黄永玉说的每一个字都有情有义有理有据,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刀,无情地切到了曹禺的痛点上,


让他心悦诚服。


曹禺在回信中是这样表达他读完这封信的感受。



这是不可数量的珍宝。


他反复地看,叫上妻女一同地看,还把它裱在相框里看。


在信中,曹禺也许是第一次这样清醒地反省自己,他这样写道:


我现在正在写一个剧本

它还泥陷于几十年的旧烂坑里

写得太实也陈腐

仿佛只知沿着老道跋涉

不知回头是岸

岸上有多少新鲜的大路可走

你叫我

醒来啊,把沉睡赶走

我一定

但我仍然在朦胧半醒中

心里很清楚我又迷了路

但愿迷途未远

我还有时间能追回已逝去的光阴


看完这一段文字,我心里五味杂陈,而首先联想到的,便是周星驰先生最近颇受争议的『西游伏妖篇』


任何一个创作者,到了一定时段难免陷入困顿,这是事实,也很正常。可是面对这种情况,外界的一味讨好和捧高毫无积极的意义,这些称赞虽迷惑不了他,但能混乱他,作贱他。


反之,一味无脑地去黑去杀去骂,又何尝不是作贱了围观者自己。


漫天的无脑辱骂毫无意义,这些文字对任何人都毫无存在的价值,它们几乎和最原始的性行为一样,只是为了满足条件反射般的欲望。


甚至,我都羞耻于称之为『文字』。


其实,人们需要的是像黄庆玉那样的人,能让曹禺们蓦然警醒,就算无法迷途知返,也能清楚自己在迷途上。


曹禺在回信的最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你的长信已经一页一页端正地

放在相簿里

现在我可以随时翻开

在我疲乏时

在我偶尔失去信心时

我将在里面看到火辣辣的词句

它将促我再拿起笔再写下去

在我想入歪道

又进入魔道

为势位所误时

我将清醒,再写下去。


这也向我们证明了:


唯有像黄庆玉这样的文字,同时带着虔诚、鞭笞、情绪与反思的文字,才有传于世、警于人的意义吧。



除了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这几封,这个节目中的每一封信,每一段文字,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反复聆听。


因为这些穿越了几十上百甚至两千年的书信文字,其所能给予我们的,远比字面上体现的还要深远的多得多。


而那些伟大的作家,其实就是字写得多了,一个人的灵魂便很难在局限于软弱幼稚的皮囊里,一些人寻常的眼光,看法,便也成为笑谈。


『见字如面』,这是我认为2017年伊始最值得看的网综,没有喧哗闹人的话题,只有安静地写,安静地读,安静地听,还有那超脱任何束缚的真情实感。


而这部网综的出现,好像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字的未来:


那里安静平和

纷扰难扰


愿所有文字,都可以像这档综艺节目里一样,被温柔以待


ps:虽然洋洋洒洒码到深夜,可是我拙劣的文字依旧无法描绘出这些信件的魅力,哪怕只万一。

再加上读信者的声音让人沉醉,表演让人着迷,所以在最后面放上几段我最喜欢的,大家可以收藏起来慢慢看,想看完整版的,腾讯视频就有。


视频时长:5min                                                         

『这场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视频时长:15min                                                                         

『郑国强父子往来书信』




视频时长:15min                                                                         

『曹禺黄庆玉往来书信』




以上为正文,文字来自杨六娃


转载带上这张图我就不和你计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