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赵金成0 2017-02-02

甘草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甘草又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甘草的功效是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甘草的作用是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咳嗽痰多,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甘草用药禁忌是湿盛胀满,浮肿者不宜用

目录
  • · 基本概述
  • · 炮制方法
  • · 功效作用
  • · 食用方法
  • · 用药禁忌

基本概述回目录

药名:甘草
甘草甘草

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胃经。
功效: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主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物、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煎服,3~10 g。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药材基源: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炮制方法回目录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功效作用回目录

1、甘草治婴儿目涩,月内目闭不开,或肿,羞明,甚至出血者,名慢肝风:甘草一截,以猪胆汁炙,为末,每用米泔调和少许灌之。
2、甘草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
3、甘草治热嗽:甘草二两,猪胆汁浸五宿,漉出炙香,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食后薄荷汤下十五丸。
4、甘草治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
5、甘草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
6、甘草治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两,研细。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7、甘草治痘疮烦渴:粉甘草(炙)、栝楼根等分。水煎服之。
8、甘草治小儿撮口风:用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 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9、《本草通玄》记载:甘草甘平之品,独入脾胃,李时珍曰能通入十二经者,非也。稼穑作甘,土之正味,故甘草为中宫补剂。
10、甘草治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11、甘草治冻疮发裂: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芩共研为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
12、甘草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13、甘草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斤,麻仁半升,大枣(擘)三十枚。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14、《本草衍义补遗》记载:甘草味甘,大缓诸火。下焦药少用,恐大缓不能直达。
15、甘草治小儿热嗽: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16、《本草汇言》记载: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健脾胃,固中气之虚羸,协阴阳,和不调之营卫。故治劳损内伤,脾气虚弱,元阳不足,肺气衰虚,其甘温平补,效与参、芪并也。又如咽喉肿痛,佐枳实、鼠粘,可以清肺开咽;痰涎咳嗽,共苏子、二陈,可以消痰顺气。佐黄芪、防风,能运毒走表,为痘疹气血两虚者,首尾必资之剂。得黄芩、白芍药,止下痢腹痛;得金银花、紫花地丁,消一切疔毒;得川黄连,解胎毒于有生之初;得连翘,散悬痈于垂成之际。凡用纯热纯寒之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势,寒热相杂之药,必用甘草以和其性。高元鼎云,实满忌甘草固矣,若中虚五阳不布,以致气逆不下,滞而为满,服甘草七剂即通。
17、甘草治舌肿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险):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
18、甘草治赤白痢:甘草一尺长,灸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19、甘草治阴部垂痈(生于肛门前后,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渐红肿如桃子。成脓破口,便难治好):用甘草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自早至午,至水尽为度。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取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温服。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
20、甘草治汤火灼疮:甘草煎蜜涂。
21、甘草治饮馔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饮无虞。(《本草蒙筌》) ⒃治铅中毒:生甘草三钱,杏仁(去皮、尖)四钱。二味煎服,一日两次,可连服三至五天。
22、甘草治口疮:用甘草二寸、白矾一块(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细嚼,汁咽下。
23、甘草治儿童遗尿: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24、甘草治小儿干瘦:用甘草三两,灸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25、《药品化义》记载: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
26、《日华子本草》记载:甘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27、甘草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一钱,石菖蒲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内服。
28、甘草治疟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共研细末,于发作前二小时取用一分放肚脐上,以胶布或小膏药贴之。
29、甘草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㈠瓦楞子五两(煅研细末),甘草一两(研细末)。混匀,每服2钱,每日3次。㈡甘草粉1.0克,鸡蛋壳粉1.5克,曼陀罗叶粉0.05克。混匀,饭前或痛时服,每服3克,日服三次。
30、甘草治初起乳痈:用灸甘草二钱,新汲水煎服。外咂乳头,免致阻塞。
31、甘草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上药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32、甘草治婴儿初生便闭: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
33、甘草治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34、《药性论》记载:甘草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35、甘草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36、甘草治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 此方名甘草汤。
37、甘草治小儿尿中带血: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岁儿一天服尽。
38、甘草治背疽: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少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 冷了再换。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
39、甘草治痘疮: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40、甘草治各种痈疽:用甘草三两,微灸,切细,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铅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复九次。令病人饮此酒至醉,痈疽自渐愈。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浓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此方名国老膏。消肿去毒,功效显著。

食用方法回目录

用法用量:煎服,3~10 g。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甘草三豆饮
材料:绿豆10克 赤小豆10克 黑豆10克 生甘草3克
制作: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
用法:以上为1次量,每日2~3次,连用5~7天。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小儿水痘。
禁忌:在治疗期间忌食鱼腥及辛辣食物。
来源:民间方

解忧甘草茶
材料:甘草3钱,小麦1两,红枣3钱,开水1000ml。
做法:将所有药材加入1000ml的水煮沸,小火续煮15分钟,去药渣即可当成平时茶饮。
功效:适用于焦虑不安、不易入睡或浅眠易醒的人、可宣郁解忧、益气健脾。

甘草麻黄汤
处方:用药 甘草二两(6g) 麻黄四两(12g)
随证加减:若腹满者,加厚朴、生姜,以行气消胀;若食少者,加扁豆、薏苡仁,以健脾化湿和胃等。
煎服方法: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方证研究:寒湿侵袭,脾胃阳郁,浊气不降,则饮食不佳;寒湿困阻脾胃,气机壅滞,则脘腹胀满;寒湿肆虐,阳不化气,水气内盛而外溢,则四肢困重,或全身水肿,或腰以上肿明显,按之没指;水气内结而不得下行,则小便不利或少;舌淡,苔薄白,脉缓或迟均为脾寒阳郁水气之征。其治当理脾散寒,发越郁阳。
方中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之气。麻黄发越脾胃郁阳,宣畅脾胃气机。
使用禁忌:脾胃阴虚证,湿热蕴结证,慎用本方。

川贝甘草茶
材料:川贝母、款冬花、甘草各3克,杏仁2克,麻黄1克,茶叶5克。
制法:将川贝母、款冬花、麻黄、杏仁放入清水锅中煮沸,再加入茶叶、甘草略煮,即可倒入杯中。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药禁忌回目录

1、湿盛胀满,浮肿者不宜用甘草。
2、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肿等。
3、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4、不可与鲤鱼同食,同食会中毒。

甘草图片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2甘草的功效与作用2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3甘草的功效与作用3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4甘草的功效与作用4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5甘草的功效与作用5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6甘草的功效与作用6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7甘草的功效与作用7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8甘草的功效与作用8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9甘草的功效与作用9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0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0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1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1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2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2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3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3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4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4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5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5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6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6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7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7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8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