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鼠狼是人类的朋友,它不爱吃鸡?

 知识分享zhsh 2017-02-02
                             黄鼠狼,学名黄鼬,体内具有臭腺,在遇到威胁时排出臭气,以麻痹敌人。第二天,往笼子里放进鸡、鸽子、蟾蜍和老鼠,黄鼬吃掉了部分蟾蜍,吃光了老鼠;另外,黄鼬体型太小,抓鸡有点困难,还是老鼠更适合:黄鼠狼偷鸡不成反被鸡蹬死。

黄鼠狼,学名黄鼬,体内具有臭腺,在遇到威胁时排出臭气,以麻痹敌人。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其它小型哺乳动物,民间谚语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没安好心,指伪装善良,实则包藏祸心。长期以来,黄鼠狼背了个偷鸡贼的罪名,遭受着“害兽”的待遇。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科学工作者曾经专门对黄鼬的生活习性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解剖了5000只黄鼬,对它胃里的食物进行分析和鉴别。结果发现,黄鼬虽然吃的食物种类很多,但主要是蛇、青蛙、鸟、蝗虫和蜈蚣等,最多的是野生鼠类。解剖发现了仅有2只黄鼬吃了鸡。

科学工作者又做了另外一个实验,把黄鼬关在笼子里,分次放入各种食物,以此观察黄鼬喜欢吃什么。第一天,往笼子里放进3只活鸡和一段带鱼,黄鼬只吃了带鱼;第二天,往笼子里放进鸡、鸽子、蟾蜍和老鼠,黄鼬吃掉了部分蟾蜍,吃光了老鼠;第三天,往笼子里放进活鸡、活鸽子,黄鼬把鸽子咬死了,没有吃鸡……;最后一天,只放进了活鸡,黄鼬在没有别的食物可吃的时候才把鸡吃掉了。

科学工作者得出结论,黄鼬是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有益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以上言论并非网络谣言,关于这则记载早见于1990年版《动物园的内幕》(中国林业出版社)。

盛和林,我国野生动物研究者,他曾于1979年和1993年在《大自然》杂志发表过类似的论文。

那么,解剖了近5000只黄鼬的研究,至少是1979年之前的事情了。另外,黄鼬体型太小,抓鸡有点困难,还是老鼠更适合:黄鼠狼偷鸡不成反被鸡蹬死。

如果事实如此,那为什么农民朋友还会担心黄鼠狼为祸呢?

还有一种可能,这个实验被中国传统故事里的内容给误导了——故事里黄鼠狼总是给母鸡拜年……其实,黄鼠狼危害的主要不是禽类的成年个体,而是幼雏(小鸡仔、小鸭仔等)。

正如“黄鼠狼自助餐实验中”提到的,黄鼠狼在面对鸽子和鸡(应该是成年鸡)时,选择了鸽子。这是因为鸽子体型更小,易于捕捉。而且鸽子体型大小的禽类,所提供的肉食已经足够一只成年黄鼠狼吃的了。

所以可能有另外一种可能,黄鼠狼是在禽类的幼雏期时为祸,等鸡鸭成年之后,就不用担心遭到黄鼠狼的侵扰了。

正所谓事出必有因,没有空穴来风的事儿!

我想起赫尔摩尔的一句话:“人若无常识而有科学知识会更可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