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顶级Hi-Fi评论员的家里,究竟藏了哪些宝贝?

 山西的老杨 2017-02-03



年嘛,少不了走亲访友。但是每年都串同样的门儿,多少还是缺点新意。


今天不一样了!小编带你串(窜?)出国门,一起看看国外发烧友们家里都藏了哪些宝贝器材吧!

Ola Bj?rling

我痴迷音乐和发烧器材可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7岁起,我就把所有的零用钱拿来买唱片(为此童年的我可是欠了我爸不少钱……)。说起我爸,那也不是一般人,当年他收藏了60多台Tandberg的reel-to-reel磁带机。从小家里音乐不断也给我以后的发烧之路做了充足的铺垫。早年我喜欢重金属和电子音乐,越是怪异、极端和非常规的音乐越是令我着迷。为此我甚至花了大约十年时间做业余DJ,在墨西哥的丛林、比利时的地下仓库和和克罗地亚的山区都留下过我的音乐足迹。现在我和妻子Emelie都痴迷音乐和Hi-Fi器材,在瑞典的家里我们有6000多张唱片收藏。 2013年,我们搬到了纽约。我现在从事虚拟现实设计工作,担任Media Monks公司的全球VR总监。

Ola Bj?rling的设备清单

音箱: Focal Scala Utopia

功放: MBL C51 (integrated)

DAC: Weiss DAC202

电脑: 2013年版27寸iMac

存储器: Synology DS916+

(含4块4TB企业盘)


唱机 1: Dr Feickert

Jelco SA-750EB唱臂

Dynavector XX-2 mkII唱头

唱机前级: Manley Steelhead


唱机 2/3: Technics SL-1200GAE

Ortofon Concorde Gold DJ唱头

音频混音: Rane MP2015

耳机: Audeze LCD-X

Sennheiser HD-25

Bose QuietComfort 25

唱臂线: Oyaide PA-2075 DR

唱机/DAC连接器: Wireworld Gold Eclipse 7 RCA

DJ连接器: Acrolink 7N-A2200III

电源线: Assorted Pangea models

从声学角度讲,把上述这些器材都放在我们布鲁克林公寓的小房间里似乎并不科学,但事实证明,与我们在瑞典的大房间相比,小房间的声音表现出人意料得好。当然,当音量播放到最大的时候,还是不得不面对一些不可避免的共振问题。


DJ部分器材对我的音频创作方面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但它占用了放大器上唯一的XLR输入,这就是为什么DAC在RCA上运行的原因。


我们将下一步升级的重点放在扩音设备上,我们打算添置一台卡带式录音机(受我爸这个Tandberg迷的影响,我非常痴迷3014A)。至于那对Focal音箱,是Scala第一代,现在来说应该很稀有了吧——所以这一定是目前我们所有器材里最不可能被替换掉的!



Jana Dagdagan

我在美国檀香山出生长大,现居布鲁克林。4岁学钢琴,9岁开始学中音萨克斯管,18岁被The New School录取学习爵士和现代音乐。20岁对我来说是一个小转折,因为我开始做Old School音乐的DJ,并开始尝试流行和电子音乐。近期我更倾向于选择打击乐。


我的发烧经历包括:参与Head-Fi teenage nights、DIY mods/Pete Millett放大器制作尝试,短暂YouTube耳机评测播主经历,以及更短暂的高保真音响销售人员。2016年3月起,我成为了Stereophile,Audio Stream,Analog Planet和Inner Fidelity的编辑,并担任Stereophile网站的专栏作家。

Jana Dagdagan的设备清单


第一阶段

音箱:Rogers LS3/5A

脚架:Skylan

接收器:Fisher 800-C

唱机:Technics SL-1200 Mk II 

唱头:Audio Technica AT440MLa

播放:黑胶/iPhone 6/Macbook Pro

电源线: 原装线材、AudioQuest入门级线材


第二阶段

音箱:Focal Alpha 65

支架:Auralex MoPADs

音频接口: Apogee Duet 2

播放:Macbook Pro

线材:AudioQuest, Mogami GOLD


耳机:AKG k700

AudioQuest Nighthawk

Audio Technica ATH-M50

Sony MDR-1000X

Beyerdynamic DT 770



John Darko

我为数字音频评论(Digital Audio Review,也称DAR)做编辑出版已经6年了,并长年为6moons供稿。然而事实上,我个人对音频的兴趣远超DAC、流媒体和播放软件。同时,我也深度发烧耳机、便携式音频和(有源)扬声器,我也不排斥蓝牙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Spotify。对我来说,高音质比高价格更简单粗暴。


虽然我主要写关于数字音频的评测文章,但并不意味着我只热衷于数字音频。购买和收集黑胶唱片给我带来了与DAC一样多的乐趣。2016年,我带着我的几百张黑胶唱片从悉尼搬到了柏林,家中和工作室里的几台唱机也是我音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哦,当然也不只是“一切为了音乐”啦!其实Apple的耳机和蓝牙单声道盒我也能玩出乐趣。我认为自己是一个音频器材爱好者和音乐爱好者。我喜欢电子音乐——主要是techno和IDM,还有独立摇滚,以及像David Bowie,Tom Waits和Neil Young这样的经典。


小编注:John Darko是国外有名的音响器材评论家,但此处并没有进一步分享他的器材清单。如果大家感兴趣,以后我们再来深扒吧!



Alex Halbers-tadt

我的第一次正式的供稿经历是为Art Dudley写唱片评论。从那之后,我先后为《纽约客》《纽约时报》《GQ》《Food & Wine》等媒体供稿,并出版了Lonely Avenue——一本关于摇滚歌曲作者Doc Pomus的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亚马逊上找到这本书)。在家里,我最喜欢的一样东西就是我的唱机——一部有着快60年历史的Garrard 301。 现在,我还在努力学习尤克里里。

Alex Halberstadt的设备清单

音箱:Tannoy Arden

前级: Shindo Aurieges

功放: Shindo Montille

DAC: Ayre Codex

播放源:Pono Player/iPhone SE

唱机:Garrard 301

唱臂:SME 3012 

唱头:Ortofon SPU Classic GM


耳机:Audio Technica ATH-W3000ANV

Hifiman HE400S

Sennheiser HD650

IEMs: Flare Audio R2A, Hifiman RE-400

音箱线材:Auditorium 23

电源线:Shunyata



Joe Surdna

某一年圣诞节,我置办了一台唱机,它有十磅重,我还记得它有个盖子和一个唱臂。我入手的第一张唱片来自Beatles披头士。第一张专辑收藏是《奶油十字路口》,但当时的我其实并不能完全听明白。直到我母亲让我把这玩意儿关了吧耳朵都要听出茧了!我才发现,我就这样走上了发烧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