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前后3天内不能喝酒
一般来说,服用头孢类药物三天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成分将消失,大部分的双硫仑样反应均集中发生在用药前、后3天内有饮酒史的患者。也就是说,吃药前后3天,都不能喝酒。 这就要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说起。 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在人体里会先分解成乙醛,然后,在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乙醛再分解成为乙酸,然后再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乙醛是有毒性的物质,如果蓄积在体内,会出现面部潮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等醉酒症状。一个人的酒量好不好,和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的数量有直接关系。这种酶的数量多,能够快速将乙醛分解成乙酸,就不容易醉酒,反之,一个人喝一点点酒就脸色发红,心跳加速,说明体内这种酶的数量很少。 而抗生素尤其是头孢类、甲硝唑类,会抑制肝醛脱氢酶的作用,阻断乙醛向乙酸进一步转化,引起乙醛在体内蓄积,引发面部潮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等一系列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由于这种反应与服用戒酒药双硫仑的反应相似,所以被叫做双硫仑样反应。 哪些药物和酒同服很危险? 这些食物与药物也含有酒精 除了饮酒,有些药物或食物含有酒精,也不能与抗生素类混合服用。 含有乙醇的饮食: 白酒、洋酒、黄酒、红酒、葡萄酒、啤酒、漱口水、酸梅汤、蛋黄派、酒心巧克力、腐乳等。 含有酒精的药物: 不小心中招了该怎么急救? 首先要立刻停止饮酒,催吐,保持呼吸通畅,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和呕吐物,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如果正在用药期间发生反应的患者,立刻停药。症状轻微者,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保暖,饮用糖水,促进排尿,病情较重者应及时送医。到医院就诊时,应详细告知医师您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规避双硫仑反应及其他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名词解释】双硫仑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服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 邀您添加《健康快讯》 公众号 |
|
来自: 万事顺达 > 《健康知识 致富信息》